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开发孩子的语言智能》4月17日

(2011-05-03 18:10:13)
标签:

育儿

袁爱玲

黄绎霖

语言能力

宝宝

分类: 早期教育

           --- YY语音专家在线解答活动

嘉宾介绍:

袁爱玲老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博士点负责人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小学(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特聘教授、副会长。

 

黄绎霖老师    婴幼儿教育专家,儿童文学作家

          06年、07年两届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

          《中国教育报》201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

           新浪网、腾讯育儿频道亲子课堂、网易育儿频道早期教育在线专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园艺术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

          

          

主持人: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活动主持人vivi。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老师在百忙之中 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 YY语音《如何开发孩子的语言智能-专家在线问答》的活动。语言既是思维工具,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孩子的语言能力 直接 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语言智能发展良好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一般较高。同时,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可见 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就是在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在发展他们的智力。那我们该用怎么样方法来开发孩子的语言智能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呢?

    今天很荣幸地请到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袁爱玲教授婴幼儿教育专家黄绎霖老师一起来为大家进行在线解答。首先有请袁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各年龄段宝宝的语言智能发展特点。

 

老师: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我是华南师范大学的袁爱玲教授,很高兴可以用这种形式和各位家长聊天,进行如何开发孩子语言智能的互动。刚才已经从主持人的介绍中知道了语言智能的重要性,除了语言本身的重要,更需要大家知道的不是所有在发展都要放在幼儿阶段来学, 但是语言智能的发展却不然,幼儿阶段是各种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母语还是外语。这个阶段学习都可以有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敏感期是不能错过的,错过了语言智能就再也达不到它应有的高度了。举个例子来讲,如果你的语言智能可以发展到一百度的话,六岁就已经是晚了的,甚至是你在孩子三岁才大力开始对语言智能进行开发,是肯定达不到100度的,所以不能耽误。语言在零到六岁阶段,它一直在迅速发展的。首先零至三岁的这个阶段,是侧重母语的口语能力发展,到三至六岁阶段时,孩子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学习中都能有很好的接受能力,这时也要抓紧。因为今天不是专门的讲座,我还是想针对各位家长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在回答的过程中把我们的这些观点、理念、理论渗透进去,这样针对性和互动性就更强一些。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袁老师的精彩讲解,现在请各位家长开始提问吧!

 

乐儿妈:袁老师好,我的女儿今年三岁多了,她的语言能力特别不好,她遇见不太熟的人,或是老师提问的时候都特别积极,但真正让她回答问题她就表现得特别激动一样,有话就说不出来,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一样。我不知道是不是和我的教育方法有关系,我都不太清楚了,我平时都有给她讲故事,带她去跟小朋友玩,但是好像都不怎么起作用一样。

 

袁老师:好,刚才你对孩子语言能力现状的描述我觉得是不够清晰,你说的很清楚,但是病因搞不太清楚,到底你是认为你的孩子是在想急于表达的时候表达不出来呢?还是不爱说话呢?还是孩子在日常生活当中说的很好,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有点胆怯呢?到底哪一种情况比较严重,我们要针对最突出的问题解决。

 

乐儿妈:她在家说话的时候也说的挺好的,也爱说,表达的也还行,特别是在回答问题的时   

候,人多的场合或是人不太熟的时候,好像是太激动的感觉,想表达表达不清楚。

 

袁老师:看来你的孩子并不是语言发展有障碍,而是在特定的情境当中,她的表达达不到家  

长定下的流畅、自如的高要求。首先提一句,刚才家长和我们说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不是很好,这句话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因为这是消极暗示。如果你发现孩子越想表达越急于表达还越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呢,你要提醒她:不要急,慢慢的。或者是说你觉得她紧张而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就要说一些安慰的话,没必要也一起紧张着急。当她越在心情气和的情况下,越表达的好的话,就表示并不是她的语言能力没有到那,而是完全被当时的心情所决定的,她认为很重要或者是很想表现自己突出的时候,反而欲速则不达,越想表现越表现不好。现在我根据你的描述,我觉得妈妈以后要在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之前,先给她打个预防针,比如说:宝宝,待会说话的时候不用着急,在幼儿园发言的时候也是哦,要慢慢说,大家才能听得清楚,慢慢地有意识地去暗示她。妈妈自己也要以身示范,和宝宝说话的时候不要急,把语速放慢下来。常常孩子是思维组织已经到那里,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所以才表达不出。这是因为孩子思维转得太快而孩子的语言器官还没有思维那么高峰运转,可能出现词不达意拉,口语障碍等等,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放慢速度跑起来。因为时间关系,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

 

乐儿妈:谢谢袁老师!

 

晨露斗斗奶奶:两位老师好,我的宝宝现在一岁四个月,我不知道从哪可以引导他说话,他现在能发很多音,但是不能组词,就像妈妈,爸爸,看到了以后就是叫一下,就是想知道一岁四个月的宝宝,该怎么教他说话。

 

黄老师:首先告诉奶奶的孩子的言语智能的发育水平的是正常的。因为在正常的水平下,宝宝这个年龄段除了会说爸爸妈妈,他还会说十个字,所以他的发育水平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来说说怎么做,首先你要每天给宝宝讲故事,是固定的故事,反反复复地给孩子讲。因为孩子的信息来源是从这个故事里面来的,第一是从书面语中学习从而形成一个句子,比如说故事里有“小猪肥肥他很爱哭。”这句话,他就会学着讲小猪肥肥爱哭。他会从故事里头不断地去积累学会发这些音,学会组合。其次就是,我们平常和孩子说一句话的时候也尽量从三个字开始,再增加到五个字。如我们可以和他说“过来看!一起玩”切不可再和他说一个字,因为你如果说一个字,那孩子也会跟着模仿说一个字。

 

晨露斗奶奶:谢谢黄老师,以后会照您的这些方法去训练他的。

 

美妮点点妈妈:两位老师好,我的女儿现在是三岁一个月,平时语言发育水平我觉得还是比较正常的,在家也比较能说,但是呢她有一些发音不是特别准,像是三(san)她经常会说shan,四(si)她会说成shi。我不知道需不需要刻意地去纠正她,因为我觉得怕是给小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不知道怎么引导比较好。

 

袁老师:关于这个问题,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他的口语里面有一些音发不准是非常正常的,比如说把哥哥(gege)说成dede,把姑姑(gugu)说成dudu,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孩子的整个语音装置的成熟度还没有达到和成人一样地成熟水平,她正处于成熟的过程当中,发不准音是非常正常的,妈妈不必要去刻意纠正她,更不可去取笑她,如果她叫姑姑(gugu)发成dudu,要是取笑她了,她就会很低落,是一种消极反应了。那每当她发姑姑(gugu)发生dudu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在旁边要补充一句,你是要叫姑姑(gugu),这时声音要放慢,把口型做得夸张一点,让孩子再次感受正确的发音。我们不要刻意的每个字一直重复下去的教她,只要每次和她说话时说清楚就行,我觉得重复得越多她印象越深,越抵触。现阶段家长不必要对此感到焦虑,怕孩子存在发音障碍,因为等孩子到了4、5岁或是上小学的时候都会清晰的,但如果孩子到了六岁,上小学的时候个别音还都发不准的话,我们就要注意孩子舌息带是不是短拉或者是存在其它问题,但如果不是这些问题的话随着孩子语音装置日益成熟孩子自动就发准音了

 

艺丞妈妈:宝宝20个月才开口了,是男孩。现在会说一个字一个字,要么就是一个字的重复音。现在说话的欲望也比较高,问什么都会说,自己慢慢的也会主动说,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真是急死我了。要怎么训练呢?

 

黄老师:请问宝宝现在还是20个月对吧,首先妈妈自己要放松,当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的时候你要接受,因为他现在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当平常妈妈在和宝宝互动接字的过程中,你也可以慢慢地让他去接两个字,比如说他要喝水,平常他可能说了水,你就给他喝了,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时我们是可以训练他说“喝水”这个词,平时妈妈都要完整地对宝宝说“宝宝来喝水。”反复让宝宝懂得和记忆喝水这两个字的组合,几次过后,在宝宝要喝水时,妈妈就可以试着说“宝宝来”,然后请宝宝接“喝水”二字。宝宝现在的发育水平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所以妈妈不必太着急,给孩子慢慢进步的时间。

 

袁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有个建议,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个眼色,一个表情,她马上就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就满足了,所以孩子有时就觉得没有必要去迫不及待地表达了,家长就是一定要做到明明知道孩子想喝水,但一定要他说出喝水才把水端给他。逼迫他,让他有一种内驱力,知道我不说出这个话妈妈就不会满足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语言其实小孩和大人一样,必须是迫切地需要满足当前需求的时候,说话表达的动力才大。所以切勿孩子还没进行表达就满足孩子。如果是孩子一个眼色一个动作,你就知道他要喝水,并让他喝了,还没有说出要上街,你就马上带他出门,那他语言表达的动机就不强烈了。

 

黄老师: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给孩子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关于如何对孩子进行提问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同样的道理。我经常碰到家长会这样问孩子问题“宝宝电视机在哪里?”“宝宝冰箱在哪里?”关于这样问题孩子基本上没有表达的机会,因为他只需要指出方位就可以了,可是你如果问他“这是什么呀?”然后你说“电”,他可能就会说“脑”。这样就叫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所以我们家长要常常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不要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表达的机会。

 

艺丞妈妈: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指导。

 

山西佳佳妈:为孩子念儿歌和读绘本,哪个对孩子的语言智能发展更好一些?

 

袁老师:不能说哪个更好,这两者都需要,都是很好的方式,要保持经常有这些活动就行。

 

河南乐儿妈:袁老师你好,我现在对如何给孩子选择课外书本这个问题有疑问,我的宝宝今年3岁2个月了,我觉得只是给她念儿歌会不会太简单了一些,因为上面的词语比较少,篇幅也比较短。

 

袁老师:你的问题我已经清楚了,孩子已经3岁多一点了,那她的口语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是都有了,这个时候想把她的语言才能提高到更高一步呢就要加大语言材料的输入了,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说要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输入之后,她的语言才能发展的才可以比输入的少的人群高。所以这个时候,你要给孩子输入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文学作品的类别也要全面,比如说诗歌类,散文类,故事类等。诗歌类呢,也有很多,你还不能局限在儿歌,包括谜语、诗词、绕口令、童谣等都属于诗歌类的。还有,如果说你要给她读故事类的,也要注意选类别,不要整天就是童话故事,还可以选择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笑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等等。当然,因为孩子才三岁多,所以我们给她选择的故事尽量要简短一些,跟孩子的生活内容要贴得更近一些,更简单易懂的。但是我们还建议不要都选什么小鸡小鸭子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故事,还是要有一些内涵的,即使孩子目前不完全听得懂,哪怕是一个故事孩子只听懂百分之五十,另百分之五十仅靠孩子很强的机械记忆力记忆输入了,他也能慢慢地在这种反复听故事之中去理解。不要低估了孩子这种语言接受能力,孩子应该到了大量输入文学作品的时候了。其次,再说说绘本的阅读,我们要用比较标准的语言和孩子一起阅读,尤其是有些绘本图比较多,文字比较少。绘本的看很重要,讲解也很重要,我们要注意不要用过多的口语,儿化,比方说喝水水,上街街之类的,这就不是高水平的语言的呈现,语言要尽量标准一些,包括普通话发音、用词的准确性等。举个例子说,如果绘本的文字少,家长们觉得自己一时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给孩子讲解绘本,就可以自己事先读懂绘本,好好编一段文字,再进行润色,然后再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听,这样语言表达的水平就高一点了,也能给予孩子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了,听着描述脑海中就能有一幅美丽的图画。

 

乐儿妈:老师我想问问,我觉得童话故事好像对孩子没有什么用?我觉得那都是一些特别幼稚的话。

 

袁老师:这就是要我们家长要自己去拣选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童话,首先就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再来就是获得冰心图书奖的童话,国外的一些获奖童话等。一般获奖都是受到检验和认可的。如蒲蒲兰引进翻译的绘本就都很不错。 

加贝妈妈:加贝已经22个月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但是到了陌生的环境或是碰到陌生人她就不愿意开口,想问问老师这个问题该这么帮助孩子解决。

 

袁老师:那就是孩子有些怯生了,因为平时她都表达的很自如,这就并不是语言发展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孩子到了陌生环境,本能地就会对陌生环境有一种惧怕,这是正常的。那在这种情况下她比较紧张啊,不愿意和生人交往阿,就不是语言问题了,属于孩子性格内敛,害羞方面的问题,矫正的方式就和语言培养是不一样的了。针对这个情况,就是要想办法让孩子性格变得更开朗外向一些,比如说多一些去与人互动,多带孩子到小朋友多的环境当中去交流。选择什么样的互动交流环境也是有讲究的,开始的时候要选择一些攻击性没有那么强的孩子去交流互动,因为孩子本身就比较怯生了,万一碰上攻击性比较强的孩子又抓又打的,她可能就更加害怕以后和生人接触,一惧怕生人了就更不会主动和他人说话,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建议这位家长多带孩子到小区里面或是早教机构接触一些同龄的孩子,多一点之后孩子的心结就打开了,也能转变得外向一些。不然整天对着几个大人,也很容易造成孩子更封闭自己。让孩子处于正常的生长环境当中去成长,因为孩子正常发育是非常需要伙伴的,不是说在大人的环境里面就足够了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是如此。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沟通是不一样地,这两种环境都存在才更有利于孩子发展。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的性格更开朗,更阳光大方,她语言也就自然地跟上去了。针对你刚才说的情况,我认为不是语言方面的问题,而是性格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更多从性格方面去改善,好吗。

 

加贝妈妈:非常感谢老师的解答。

 

乐乐妈妈:我今天看到袁老师微博里有一句话,宝宝早教要越早越好,这个语言能力呢?一个多月的宝宝可以给她语一些儿歌吗(我家有一个一个多月的侄女)

 

袁老师:根据我个人经验来讲呢,六个月的宝宝对他朗诵一些儿歌诗歌更恰当,因为这个阶段主要是语音刺激,故事诗歌其实他们都是听不懂的,但诗歌这一类作品呢韵律特别好,又琅琅上口又节奏性强,更适合朗诵给孩子听。我自己的孩子就是从四个月开始就给她朗诵诗歌,到她六个月咿呀发音学语的时候,她就是一串串地往外说,七个字一个韵律,七个字一个韵律地说话。八九个月的时候家里人就都会叫了,一岁多就能背30多首诗歌,后来她也一直都很喜欢诗歌,这都和早期的时候朗诵这些诗歌是有密切关系的。越年龄小的宝宝,他其实对节律是特别敏感的,因为从胎内环境开始,孩子就听到心脏的声音,心脏的跳动是有节律的,对于节律他是很熟悉也比较易接受的。所以诗歌的节律性强,更适合孩子接受。这是我的一个经验交流。

 

山东子林妈妈:我想请问一下老师,我的女儿现在十个月左右,胎教的时候我就经常给她念一些诗歌、儿歌、绕口令等,就像是逗她玩那样,但是现在她十个月了,她自己会抓会拿东西了,我要给她念的话她就会自己动手抓,拿我手中的书本,所以我想如果我要是背下来,背给她听的话会不会对她的语言智能有刺激作用。

 

袁老师:是的,这个当然是有刺激作用的。刚才我们说孩子不仅要接受口语刺激也要接受书面语刺激。小孩到了十个月左右处于口腔敏感期,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包括书她也不例外,因此现在市面上有那么经得住啃的、不怕撕的书,比如说布书,有塑料皮的书等等,当然前提是这些书要保证安全,对孩子无毒害无副作用。如果家长是出于孩子撕书咬书的原因而不给孩子书,那现在有这些不怕撕不怕咬的书你就可以给她买,至于里面的内容,你刚才说的背给她听的这个方法是很好的。

 

黄老师:孩子撕书、咬书本身就是前阅读行为的,就是让她认识书的,这时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书,书是什么样子,这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舒心妈妈:我家宝宝4个月了,姥姥和奶奶带的时候就会咿呀咿呀的发好多音,可是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很少了,我该怎么加强与孩子互动呢?

 

黄老师:很多老人带孩子的时候都很会逗孩子的,她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抱着孩子说:“宝贝呀,你看你笑得多好啊!真可爱啊”表情丰富地一直与孩子说话。妈妈可以想想,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都和宝宝说什么呢,和老人带他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呢。四个月的孩子,他言语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模仿,第二就是他喜欢看人的脸,你很开心地看着他和他说话,他就会很开心地和你咿咿呀呀互动,哪怕你只是做他的应声虫,他就会非常多的“阿”“哆”“呀”地和你发音,但是如果你如果只是看着他,你也没有说什么,他当然不会和你咿咿呀呀了。

 

舒心妈妈:我明白了,平时姥姥带孩子和孩子说话时表情很多,所以孩子很喜欢和姥姥互动发音。谢谢老师的指点。

 

袁老师:这里我再补充一点。准确抓住时间点和孩子有效互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孩子吃饱了,睡好了,清醒的时候这个时间段一定要抓紧了,孩子躺着,妈妈要俯在孩子的面前,脸部离孩子的距离不要太遥远,大约是一尺左右,你的面部表情要非常的丰富,因为这个阶段正好是孩子咿呀学语的阶段,造就了他们对嘴形特别敏感,他们会特别注意观察你的眼睛,观察你的嘴形,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把嘴形做得有张有合,较为夸张地发出a o e 的这些拼音母音去逗孩子,长一些又带有节律,小孩受到这样的刺激他会去模仿回应你的。比如说你在他面前对着他把嘴张的圆圆的,他就会有意识无意识地也把嘴张得圆圆的。因此我们要主动和孩子做这些互动,常和孩子说话,对孩子的的发音也要有常常有回应,孩子受到的刺激才会大一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上海佳佳妈妈: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 我女儿4岁了,对故事书不太感兴趣,更喜欢看动画片,怎样去激发她对读书感兴趣呢?

 

袁老师:现在,我们都在说图书阅读和电视在争夺孩子,如果孩子这么小就特别爱看电视,每天累计超过3个小时,那么孩子就可以定义为电视儿童了。电视儿童长大之后,问题很多,首先孩子的注意稳定性比较差,因为电视的画面变化的非常快,给与孩子的刺激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再给孩子看书,但书籍的画面是没有办法像电视画面变化得那么快,一下子给孩子送不来那么多的刺激,而书籍画面带来的刺激又是需要孩子慢慢感受的,相比之下,孩子就会变得不爱看书。不爱看书就不会有阅读习惯的形成,不能形成好的阅读习惯的话,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是孩子学习方面会打折扣,再一个就是精神生活比较贫乏,因为不爱读书嘛。因为人毕竟是精神和物质的一个统一体,即使一个人赚得钱再多,但他的精神生活贫乏,那他也不一定快乐,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孩子四、五岁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家长要注意一定得慢慢减少给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加强阅读。加强阅读怎么做呢,首先家庭要有这个阅读的氛围,不能说家长自己就整天看电视,然后给孩子一本书让他自己去看,这电视又吵又闹的,怎么可能有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阅读习惯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家长就是要起以身示范的作用,要带着孩子一起去阅读,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所以,我在这里要慎重提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家长们一定要多想办法,多找好书,尤其是能吸引孩子的书,把家庭读书的氛围营造起来。如果说找孩子感兴趣的书一时比较难的话,我们可以先靠外部的刺激引发孩子的看书的动机,比方说孩子喜欢什么你就可以把它作为看书的一种奖励,先依靠这种外部的吸引力刺激孩子来看书,然后再转到他对书本身的内容感兴趣,逐渐下来他的阅读习惯就能形成拉。

 

黄老师:针对你的这个问题,我还想问一下,请问家长在孩子三岁前有进行过阅读习惯的培养吗?

 

上海佳佳妈妈: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阅读训练。

 

黄老师: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尽早开始,3岁以前是一定要进行的。现在针对这位妈妈的情况呢,首先家长要有耐心,能坚持,每天和孩子有一个亲子阅读的时间,找一本有趣的绘本或是故事书给孩子讲;其次,就是互动要找到方法,并不是一定要一次就把绘本读完,因为孩子在这之前没有过阅读习惯培养的训练,所以今天可以读几页,我们就读几页,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不是说他今天一定要坐在这里坐下来和妈妈一起把书读完,这一点是很关键的,妈妈一定要注意;最后就是坚持,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这种亲子阅读,每个习惯的养成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佳佳妈妈:非常感谢两位老师。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专家语音在线活动到此结束了。相信袁老师和黄老师的精彩解答给我们家长朋友带来很多启迪和帮助, 在活动结束的同时我们也在聊天信息里公布一下袁老师和黄老师的微博地址,欢迎大家前去交流。我们今后的活动信息都会在两位老师的微博里公布的,请大家共同来关注两位老师的微博。欢迎大家的再次参与。

 

老师的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yuanailing

 

老师的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huangyilinbb

 

老师和黄老师共同办的新浪微群:http://q.weibo.com/823463 

 

让我们再次谢谢袁老师和感谢黄老师!也谢谢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谢谢,谢谢大家,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