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宝宝的社会交往的能力?

(2010-10-27 09:01:56)
标签:

社交

尊重

表演小品

社会行为

接受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黄绎霖

  “你说说,这孩子平时在家里能说会唱的,就是出不了众,让他给大家表演,他就是不干?”经常听到3岁多以上孩子的家长提出这个疑惑,当遇到这种现象时,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的选择和感受,因为孩子有权利选择他要不要去做,要什么时候去做。在尊重的前提下,掌握以下的三招我们的孩子就会逐渐愿意来“出众”,喜欢出众了;而与此同时通过家庭互动表演更能提升他的自信心­

   ­

    第一招:家长以身作则,提供有效的“模仿源”。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比言教大,已是老僧常谈的话题,可在生活中光说不练的家长还是不少的,比如:参与集体活动时,有的家长光会硬推着孩子去参与,自己却扭扭捏捏很被动;所以,我们自己要注重自己跟他人的交往方式,在活动中注重提高自己的参与度和热情度。 ­

   第二招:营造家庭晚会的氛围,创造表演的机会。晚会的时间是固定的,可以每周定一次或一个月定一次,每个成员都必须出一个节目,当然可以是几个人一起表演小品或情景剧,形式多样朗诵、游戏都可以。让孩子在与家人游戏中,享受亲子时光,热爱表演。 ­

   第三招:巧”邀请。平常我们习惯说:“宝宝来为大家表演一个吧!”或是“给大家唱首歌!”不管你的巴掌拍得有多响,孩子都未必会响应,因为这种指令性下达任务的方式对孩子的尊重度是不够的,你大人可以下任务,但我也可以根据我的喜好来选择是否配合你来完成呀!所以,请换成“宝宝,爸爸想邀请你为大家表演,你喜欢为大家讲个故事还是唱首歌呢?”这句话,用真诚尊重的态度巧妙的运用二选一的方法,引导孩子快乐的选择,巧妙的用语言为孩子指引行动的方向。  ­

  ­

   不管怎么说,除了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当时的选择、态度、处理方式和感受,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接受,接受孩子的一切:不主动、遇到要表演就往后躲、乃至哭,都需要耐心接受,只有先接受才能找到更好更适合的引导方法。并请永远记住:孩子有权利选择他要不要去做,要什么时候去做,而我们有权利选择用什么方法来引导他去做!如果我没有更好的方法,就先接受这一切!­

http://ctc.qzs.qq.com/ac/b.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