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为宝宝培养阅读习惯

(2009-04-23 20:06:21)
标签:

杂谈

一、早期亲子阅读怎么做?       三要和三不要:

   1、  要快乐:把握时间,见好就收,轻松地开始,快乐地结束

   “把握时间”就是指了解宝宝注意力的发展特点和一般水平,只有了解了宝宝一般的专注力时间才不会高要求孩子。

 

年龄

2岁/分钟

2.5岁

3岁

4-6岁

看书

形式

独自

与成人

独自

与成人

独自

与成人

独自

与成人

一般看

书时间

2-3

6-8

6-10

10-15

10-12

15-30

10-15

20-30

   2、  要四定,定时、定点、定人、定书即由固定的人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方为宝宝读固定的书。(其中固定的人和固定的书是指一段时期里)

   3、 要适合(家长:只选孩子喜欢的,不选自己喜欢的)按照年龄段来为孩子选择读物。文字:琅琅上口、能反复出现的;图画:生动活泼、色彩鲜明有变化的。

   4、不要给孩子造成压力;不要规定读书量和识字量;不要用讲解字形、字音、字义的方法教孩子认字。

   二、早期阅读的方法(怎么做)

   1、语气别太夸张,掌握好语速的轻重缓急,先读出书名,有作者的读出作者的名字;(0-1岁边读边点字)

   2、按照书中的文字朗读,别夹杂自己的语言;

   3、不怕重复(内容、人物、类似的主题、情节),熟悉和熟知的东西更容易取得快感、增强自信心。(跳一跳,摘果子,尝到甜头,更有劲头)

  4、不同年龄段阅读文字的方式:

  5、善于使用肢体语言。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父母可以将书中的内容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演给孩子看,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能激发他的想象力。

  6、睡前阅读是最佳时机。幼儿在睡前的浅睡眠时期最容易进行无意识的记忆,睡前的阅读时期一定要把握。

  7、家庭分工,快乐亲子阅读。亲子阅读不仅仅是母亲的事情,只有父母通力合作,做好分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特质的不同,母亲比较适合给孩子念亲子故事、儿歌、童话;父亲比较适合与孩子一起做游戏、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8、学会“玩书”:对已熟知的内容,在讲完后,可以通过画面来启发一些内容以外的知识。

  三、说儿歌的小技巧(五要原则):把儿歌放到适合宝宝的生活情境里来说。比如:走路的时候可以说《小脚丫》,晚上可以说《小星星》,睡觉的时候说《宝宝》,等等。会用儿歌来引导宝宝,来牵引他的思想,让他跟着你走;说得有节奏,吐字有弹性,动作做得夸张些。

       

以下是关于阅读(读书)的相关资讯:

    说起阅读,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在谈到自己成功历程时,都会说到:“多看书,”这三个字。例如:比尔˙盖茨在9岁以前就读完了大英百科全书,17岁几乎懂得全世界80%以上的知识;法国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科思撰文提出“听说读写要从最小年龄起得到发展,不仅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儿童智力、创造思维的发展。”加拿大神童凯斯˙佩里斯,3岁玩电脑,9岁上网,11岁开设Cyberteks  Design公司,12岁访问中国时,曾畅谈自己的阅读经历,他妈妈从小就给他读书,在5岁前每晚要读10-20本图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五十年代开始早期阅读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

  一、国外采颉

  美国中期:

  1、实施了“阅读计划”行动(美国教育部和家庭参与教育伙伴关系组织),为了促进儿童的阅读技能——从托儿所到小学六年级;

  2、克林顿:发起“美国阅读挑战”运动:鼓励父母在家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招募大学生担任家庭阅读辅导者;组织教师参加阅读教学的进修,等等一系列的措施来为儿童创造条件促进孩子的阅读能力。

  3、小布什: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将“阅读优先”作为主轴,还拨款50亿美金推行此计划。

  英国:10年前“读书起跑线”。

‘儿童阅读辅导组织”——由很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来为低收入家庭(4-11岁)儿童提供阅读方面的援助;

2003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的号召,宣传阅读教育的现实意义、成功做法等等。

加拿大:多伦多的地方教育董事会(TCDSB),实施以“均衡读写能力”为核心的早期阅读培养计划,制定了《均衡读写手册》,要求保育院和幼儿园的婴幼儿一周要进行四次阅读训练。(能力明显提高)

日本:10年前就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运动,鼓励新一代的父母给在摇篮里的孩子讲故事、读图书;2001年还颁布了“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指定每年的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

  二、 我国资讯

  96年,“广州市百名0-3岁婴幼儿潜能开发”

  2005年2月北京市60余家研究单位和幼儿园推出了“婴幼儿早期阅读计划”。

     台湾的信谊基金会设有亲子馆,开设了亲子阅读班。

  2007年4月3日中国首个儿童阅读日正式确定。

  三、  现状分析

 西方国家的儿童85%的知识来自阅读,而我们国家的孩子主要依靠“听和看”来获取知识,“听”成人的交流、“听”成人的教导、“听”磁带、听CD等等,孩子大部分的时间、语言的积累及生活经验都是“听”来的,还有一个途径就是“看”——我称之为“电视教学”、“省事不省心教育”,因为现在什么东西都有人把它做成了VCD,动画的儿歌、童话、故事、唐诗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家长是省事了,孩子又有事了,什么孤僻症、自闭症的儿童逐年上升,再大一点 “厌学症”又来了,因为上课的书本它不是动态的而是静态的,而对于从小受“电视教学”的孩子来说,他根本没办法接受、也无法适应,因为从小他就没有阅读的经验和习惯,只能“厌学”。

而发达国家的孩子从出生起,父母就开始跟孩子进行“亲子共读”。8岁的孩子就能独立阅读,据统计,发达国家的孩子4年读完70万字;而中国的孩子6年才读了30万字。

因此,就造成中国孩子阅读量小的事实,正由于阅读量不够,中国孩子的知识面、想像力等明显表现出缺陷。根据专家的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与家长低估孩子的领悟能力,认为孩子还不懂事有关;其二,中国婴幼儿书籍的分类太专业化(诗歌、童话),内容五花八门,既不便于家长选择,又给婴幼儿领悟带来困难,而国外孩子的书籍都是严格的按年龄段分类。

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爱读书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读书肯定不会成功。知识面广的人更容易得到成功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