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9期目录欣赏

(2012-09-10 17:17:59)
标签: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杂志订阅

订杂志

网上订阅

杂谈

分类: 杂志介绍
主题报道

  燕山:最近的却是最远的

  沿着峡谷穿越燕山

  撰文/萧凌波 摄影/杨孝 等

  在中国版图上,燕山处在真正意义上的咽喉要道,是中国最广袤的两片平原之间最显著的界标。穿行于燕山的峡谷中,这里的岩石、流水、小道,无一不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携带的信息,将我们带回数百、数千以至数十亿年前。

  跨越燕山:中国历史的永恒动力

  撰文/唐晓峰 摄影/李少白 等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座山脉像燕山一样,把战争与和平悉收眼底。从春秋时期开始修建的长城,像一条条缝合线,把燕山南北的诸多民族和形态迥异的文化对接在了一起。跨越燕山的冲动,是中国历史特有的推动力。

  卷首语

  云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特别策划

  九州流云——仰首可观的天空之城

  撰文/王燕平

  天上的流云姿态万千,错综变幻,却离不开“地”的属性。“宋云如车,鲁云如马,燕云如树,秦云如美人”,古人把天空上云的形状与地理结合在一起,将其视为代表一方水土之“气”。在中国大江南北,在一处处特定的地理位置上,不同城市上空的云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异?云卷云舒之间,又暗含着哪些与地形、气候相关的玄机和美丽?

  建闸能救鄱阳湖吗?

  撰文/庞岚

  近年来,被称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持续干旱,今年1月的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为了破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面临的困境,水利枢纽呼之欲出,可“以闸抗枯”的水利枢纽,会不会错上加错?

  人造天坑:露天采矿留给大地的地质奇观

  撰文/范晓 摄影/张源

  这是百余年来最为神秘的风景,它们在煤炭、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年复一年地生长,却不是自然形成的。它们有些曾是中国的超大工程,从久远的年代一直走到今天,不仅创造了历史,也让自身成为让人惊叹的地理奇观。

  荒谬的烟草

  撰文/萧春雷

  在人类的文明史中,烟草是个荒谬的存在。烟草有毒,却因其毒性而受到人类的青睐;各国政府一方面警告人们吸烟有害健康,一方面却在广泛种植和销售烟草。烟草是怎样进入人类视野的?又是怎样被引进到中国并传播开来的?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真的是尼古丁和焦油吗?本文将为您一一解读。

  中国“天漠”家族——飞来的“迷你沙漠”

  撰文/化英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它们究竟从何处而来?又如何在这沙漠的异乡落地生根?

  兴凯湖:断裂的北国明珠

  撰文/老米 摄影/吕忠信 等

  唐代叫“湄沱湖”、金代为“北琴海”、清代定名“兴凯湖”。直到151 年前,这个大湖的命运发生了剧变:1861 年一次勘界后,中国曾经的最大淡水湖变成了中俄界湖。现在地图上的“白棱河”背后有什么故事?后来的蜂蜜山之战是如何发生的?本文将带我们去触摸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远东要塞双城子:被肢解的“龙兴之地”

  撰文/孙越 摄影/叶明鸣

  百多年前,中俄签署了多个不平等的边界条约,中国割地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这些中国失去的土地上,是否存留有中国人斑驳的史迹?如今,又是否重新弥漫着中国的气息?

  拉萨河:托起西藏文明的“蓝色哈达”

  撰文/崔士鑫

  “红山矗立,碧水中流”是对拉萨景观最贴切的描绘。雪域圣城从古至今都与雅鲁藏布江的最大支流——拉萨河息息相关。作者全程考察了拉萨河,将带我们一起穿越这条美丽的“蓝色哈达”。

文章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铺2013年杂志征订目录下载全面开放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