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龄,85岁的周瑞英老奶奶却独自在马甸桥地下通道内卖菜。近日,这位在网络上走红的“果蔬奶奶”受到了不少关注,很多居民在下班时都会刻意路过给她捧个场。(京华时报)
http://s8/middle/686ed83fha7e1ddb58647&690
“果蔬奶奶”眼睛不太好,看不清斤两时顾客都会多算一些斤两。
文,苦涩的美丽
百善孝为先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没有体味到里面有任何喜剧的元素。老太太走红的方式很特别,但是这样的走红更让人感到些许悲凉。老太太有两个孩子,一个还考上了清华大学,并在美国攻读研究生。但是这有什么用呢?相隔万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且,这位儿子也颇有“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嫌疑。三十年来儿子只回来一次,还是自己老伴去世的时候。为啥不回来,老太太解释说因为路费太贵。可是,作为儿子一方,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了自己一辈子,很不容易,况且,母亲远在万里之外的故乡,理应怀着对故土的感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来探望母亲,而且笔者相信这位海龟有能力承担起这样高昂的路费。三十年只回来看望自己的母亲一次,还是顺道,不能称得上孝顺。而像周老太太儿子这样的海龟,中国还有多少呢?我们的海龟儿女们在海外的时候,应该时刻惦记着自己的故土,惦记着养育自己的老父老母亲,而且应该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不要自己有了高等的学历,却顶着低等的感情。海龟们应该记住,自己是去海外学习的是别人先进的技术,应该保守的是自己的孝道,自己的根本。如果拿到了先进的技术,却扔掉了最根本的孝道,无疑会令世人唾弃。百善孝为先,无论在何时,在何地,也无论自己身居何位,我们都应该谨记。
社会保障的缺失
其次,为啥85岁的老太太会在暮年的时候还在卖菜?她自己自食其力,自愿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不正是没人管她的生活吗?如果我们有着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那么我们这些老人就有条件安享自己的晚年。但是,社会现状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远远不能保障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最基本的生存。活着,始终是我们出生之后面对世界的一个重大的难题,无论是出生了多久。活着的问题尚且不能解决,更不要说怎么好好的有品质的活了。
我们的一些长辈,在晚年的时候不仅要怀着见不到儿女的伤痛,对儿女无限的思念,更是要在一把年纪的时候自食其力,外出劳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可能每个人都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享受保障的只能是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的老人们要活下去,必须自食其力,而这样的自食其力更让人心酸。像老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不仅需要我们的相关部分出台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更需要这些“儿女们”能承担起自己抚养自己父母的义务,即便是自己没有条件去在身边孝敬父母,也不要让自己年迈的母亲在外卖菜。
海归应对家和国心存热爱
再次,我们还应该思考的是,现在我们国家出国留学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如何保护自己本民族的人才无疑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的努力,以及我们高等教学质量的提升了。而这种提升,不仅应该在知识层面上,更应该在人的品格的塑造上。而这种品格的塑造,首先应该体现在个人对于家和国的热爱上。
最后,真的希望老太太能健健康康的生活下去。也希望我们每一位老人都能健康的活下去,只要自己健康的活着,就比什么都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