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2011-04-12 14:13:14)
标签:

育儿

分类: 妈妈心声

    自从升级为母亲后我对孩子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每天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育儿信息。作为母亲这是当仁不让的职责,因此也在不断地思考着教育的问题,我没有觉得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要是多么的了不起,但是首先他要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我们明白以任何一种社会类型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压力,每一个人生都充满各种大大小小的坎坷。培养良好的性格其实是比学好本领更为重要之事。我们真的不能只是为满足当父母的那份虚荣心而片面的要求孩子,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前几天我从上海回来,恰巧就看到浦东机场的留学生刺母事件的新闻报道。当时我的内心真的很不是滋味,就像有些网友说的这位留学生刺伤的不只是一个母亲的心!如果说这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不能引发我的深思就未免太麻木了。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同情这位受伤的妈妈,也都气愤得要对这位弑母的逆子唾弃一番。更有网友谴责:早知如此就该在当初连同胎衣丢弃掉。现在说这些似乎都无济于事了,倒是我们要看看这个事件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摘录一段报道:在面对记者时,兄妹俩(伤母的兄妹)才对躺在病床上的顾女士直言:“出这事,肯定和你平时教育脱不了干系。”“她平时太宠孩子了,都给惯坏了。”妹妹坦言,“以前回来,有时连家都不住,直接住宾馆。”在亲戚看来,只要是儿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什么,顾女士总是想尽办法满足。“可以说,要什么给什么,没有的话,也要想尽办法变成有。”看完这段,我们当父母是否要反思了?教育到底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孩子出事必定是有父母的错?我们一定要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哪些是不能丢弃的,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一味的纵贯孩子百害无益,品德教育才是第一位的!

    上个周五我也遇到了关于道德方面的育儿事件。儿子去绘画班学习,爸爸去接他回来的时候发现他手里拿着小零食。爸爸问他零食从哪里来的?儿子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爸爸。回到我的店里,博爸让我来处理这件事。原来儿子在画桌下捡到4元钱,他拿着这个钱去画室旁边的小卖部买了4个巧克力味的冰冻果冻,分了两个给其他的小朋友,自己吃了一个,另一个带回来了。正是这个剩下的果冻让我们发现了问题。我一听完博爸的述说,就对博崽说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儿子把头深深地埋进我的怀里,我稍微用力也没法把他的身子扶直。这个举动大概说明他感到内疚了,我顺势把他搂住。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我用平缓的语气跟他说这个事。告诉他捡到东西首先要想到丢东西的人一定很伤心,我们要想办法归还。我们不能随便占有捡来的东西,在学校捡到东西要交给老师去寻找丢掉东西的那个小朋友。告诉他如果是他丢了东西是不是也会很伤心,心里肯定也特别希望有人捡到后能归还给你。这个钱虽然你用完了,但是妈妈可以借钱给你还上。博爸也在一边对博崽说道理,我们俩十分理智的注意了说话的口气。孩子还小,出现这种行为也不能过度怪责他。说实在的,之前我们还真没在这类事件方面进行过教育。我特意为了这件事抽空去送博崽上绘画课,跟儿子一起把4元钱交给老师,请老师帮我们找到丢钱的小朋友并还给他。绘画老师当即表扬博崽,说他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老师能这样配合我也很高兴,希望这件事的处理对博崽的成长不造成伤害,能让他学到正确的处事方法。

    我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一直都感到很温暖的,真的,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我们也要在孩子面前懂得感恩。我不是那种很细心的妈妈,我经常在感觉别人的冷暖时很迟钝。儿子在这些方面似乎胜于我。早上,如果我比儿子晚起床。他自己穿好衣服就去洗手间漱口洗脸,等到我去洗手间的时候,他已经帮我把牙膏挤好,漱口水接好了。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让我感动不已。有一次我先起床了,我正在漱口,儿子也进来了。他对我说:“妈妈,你怎么没帮我挤好牙膏呢?你比我早起来也要帮我挤好牙膏不!”我一听,孩子说的真有道理。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想到我了,而我怎么就没想到他呢?!于是我跟他道歉,说我真的忘了。但是我也跟他说,这样的事并不要刻意要求别人做,本来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人帮忙了就感谢他,没有人帮就自己做。当然我们还是多多为对方做一些事,彼此都更友好一点。儿子和我之间因为这样的小事关系很亲密。我们的内心都是装着对方的,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是需要彼此关心的,感恩就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吧。 

     每一位母亲都带着美好的希望培养自己的孩子,真正做出对孩子的成长有利的行为是需要我们时刻反省,认真学习的。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把能做的都做了,如果孩子不能成为有所成就的人是没关系的,仍然是只要身心健康就好。这就是父母的伟大之处,所以真的别把学多少看的那么重,孩子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让我们一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时刻在一起分享快乐,担当困难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留学生刺母事件续:

http://news.sina.com.cn/s/2011-04-11/034322267761.shtml

 

 

事件评论:以下摘录来源东方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现在每个父母的最大心愿。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长为了孩子的发展更是不遗余力、倾其所有,只是为了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却不懂得感恩,甚至出现了向母亲连刺数刀的情况的呢?这无疑是我们的教育值得深思的。
现在许多孩子都是家庭里面的中心。家长们的期待,在他们的眼中则成为了他对于父母的期望。似乎只要自己学习好了,就能得到家长的任何承诺。只要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孩子就会有不满足感。

    但发生孩子连刺母亲的情况毕竟还是少数,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还是希望能够在将来能够回报父母的,但是其中许多首先想到的是物质上的给予,但事实上大多数父母期待子女精神上的体贴比物质上的给予重要得多。这无疑提醒我们的社会,要“教育”和“育人”并重,不只是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会知足,学会感恩,这无疑是现在孩子教育中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环节。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人成才始于孝敬。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连起父母都不孝顺,还能反哺社会。从小培养孩子尊老、孝敬的美德,对于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意义和作用非同寻常,这比给予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杨羽)
 

 

微博转载:

柯云路的广播:【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由药家鑫杀人与留学生刺母想到的:不懂得成功之外还需要健康,是很愚昧的;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方面是心理健康,是不具备现代意识的;把子女当做实现自己虚荣的工具和精神寄托,而不考虑孩子未来的发展,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而不关心其心理健康,是不称职的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