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统编版教材识字教学

(2020-02-06 14:35:12)
标签:

转载

一、统编教材识字教学的一个编排的特点和亮点

识字有三大渠道:一是集中识字;二是课文识字;三是语文园地识字,在园地里通过识字加油站板块识记生字。小朋友把低年级该掌握的2000字左右的生字,基本上通过三大渠道在两年之内要掌握。

集中识字,认识这一个单元里的所有生字,只是最基础的一个目标,还要透过这些识字课让小朋友掌握识字的方法,并能在后期的学习当中能够利用这些方法来识字。课文识字,识记课文中的生字,也是最基础的目标,同时要借助生字的学习促进课文的理解。语文园地识字,除了掌握生字之外,还要将识字指向生活,指向运用。

[转载]统编版教材识字教学

在单元识字里识记的生字,识字量并不是最大的,而是课文识字的量是最大的。所以学习课文的时候,老师心里就要建立这样一个概念: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确保识字、练习流畅朗读的时间。

 

二、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活动,到底可以怎么去设计

(一)基于热情与兴趣激发的识字教学活动设计。

其实基于热情与兴趣激发的识字教学活动,设计方法是很多的,我主要和大家分享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用微课来呈现,所以我把它叫做微课呈现法;第二个就是调动孩子的身体,所以把它叫做是具身学习法;第三个就是进行情境转换法

(二)基于思维与想象打开的识字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思维与想象打开的识字教学活动设计,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就是根据字形来组块,第二个根据词义来组块。

如“根据词义来组”:认识“人”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让小朋友感知字的文化内涵。如:人与人见面了,互相鞠躬,人是知礼仪的;人会劳动,和动物不一样。再引导学生读准字。我们就得读准字设计成学习活动。那可以怎么设计呢?可以让小朋友来跟对对子。这样就把放到具体的词语学习活动当中,学习起来也就比较有趣味了。

 

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单元集中识字教学策略

策略一:尊重编写意图,体现识字方法的多样性

[转载]统编版教材识字教学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总共5篇课文,每一篇课文的识字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一下里的两个识字单元,也是如此,每篇识字课文,指向的识字方法是不一样的。编者试图通过单元集中识字,把低年级小朋友应该掌握的一些识字方法,尽量在识字课里进行教授,让他们理解掌握。

 

策略二:尊重文本特质,体现识字方法的契合性

蒙学识字,除了反复诵读熟悉生字,对那些识记有困难的同字符的生字,可以借助字符的表义作用,引导学生归类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识记。

如《古对今》中三个带有“日”字符的生字——暮、朝、晨。汉字中“日”在字的不同位置也表示不同的时间。教学时围绕“日”字符的表义作用,用课件演示三个汉字的演变过程,结合讲解“日”字符的表义作用。

 

策略三:尊重构字规律,体现识字方法的科学性

以字符分析为主要理论依据,引导学生通过汉字之间“音、形、义”的比较,同一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比较等多种方式,发现“这义汉字”与“这一类汉字”之间的共性以及“这一类汉字”的独特性,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展开教学,彰显汉字的趣味。

从字符分析角度看,汉字所使用的字符有“音符、形符、义符、记号”四种。

 

阅读教学中的识字策略

[转载]统编版教材识字教学

识字课和语文园地里的识字,重点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汉字,了解并掌握识字方法。阅读中的识字,除了以上目的外,还要引导学生借助汉字感悟语言,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内涵,享受阅读的快乐。教师要创设条件把生字置于语言情境里,引导学生领悟汉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这义汉字”在“这一处”的独特魅力。

策略一:探究字理,建立字族概念

哪个生字重点教,哪个生字简略教,有一定的考量标准,其中,生字是否带有新偏旁是标准之一。对于带有新偏旁的生字,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偏旁,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偏旁表达的意思,从而达到准确识记,实现迁移理解。

 

策略二:举一反三,掌握构字规律

教师要努力去发现每一篇课文中生字与生字之间的关联性,本课重点生字与以前学过汉字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渐渐构建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汉字记忆系统。

实现从“一个字”的教学走向“一组字”的教学。

 

策略三:引发冲突,区辨汉字意思

教师要预见到学生可能会在哪些生字理解上出现偏误,引发认知冲突,帮助他们理解“这义汉字”在“这一语境”中的意思。

让学生深入语境中去辨析。由此实现认知迁移,形成概念。

 

策略四:勾连整合,促进课文理解

很多汉字在具体教学时,并不是只采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彼此渗透,互相补充,让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如“字形分析、语境感悟、联结自我”等,往往会交叉使用,便于学生对汉字的准确识记和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1.通过……等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初步理解生字

2.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师生接读等方式,生成语言营造的意象,体会……之情

3.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联结

如此几进几出,勾连整体,学生不但了解了生字的造字原义,还能结合课文语境,体悟生字在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生字涂抹上属于个人的情感色彩,更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和认知的基础。

 

策略五:紧扣字眼,统领全文学习

从课文学习的角度细细琢磨,一些课题中的生字都是“文眼”,能起到统领全文的教学作用。要借助这些关键生字,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发挥作用。

 

语文园地生字学习的策略

[转载]统编版教材识字教学

把语文园地里的识字根据识字方式和编写意图进行归类,大致分为:一、通过课外阅读识字。二、运用规律性的方法识字,如一上的反义词识字,一下的量词识字、字族识字、汉字加减部首识字等。三、紧密联系生活,强调生活中识字。

统编版教材非常强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案主题识字,重视识字方法的教授。通过语文园地的生字学习,以期更好地发展儿童的类别意识和分类思维能力。

 

策略一:摒弃“园地是练习集”的旧识,建立板块学习概念

除了认识新的汉字,借助这一板块,积累经验、习得识字方法、感受识字趣味、联结生活运用等,亦是其需承担的重任。

 

策略二:加强活动设计,在有趣的活动中识记生字

语文园地里的识字,需根据不同的类别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既要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也要符合这一类吧生字的学习特点。

如一上语文园地一:设计多种朗读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认读、游戏中达成准确认读。活动一:争做小小播音员;活动二:争做识字小能手;活动三:做“报数排队”游戏。

 

策略三:在识字中建立类别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所安排的识字内容,都便于、利于教师结合内容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汉字中80%左右是形声字,因此,根据不同的表音或表义的汉字字符,可组成不同的字族。

教学时,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字族识字的类别特质,在识字中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如此,学生在课堂中就不仅认识了几个生字,而是建立起字族的概念,并根据字族识记生字的特点,学习按字族特点整理学过的汉字,在编写儿歌中又能进一步发展语言。

 

策略四:与生活建立联结,增强识字的生活运用

一年级13个园地识字,有8个园地是生活识字,把识字与直接的、感性的经验进行对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这些内容,重在增进学生的生活运用,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一、借助听读,纠正读音,克服惯性思维

识字单元一要认识35个字,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联。

教师要将听读作为这个阶段学生最基本的识字方法,如先让学生看着课文听老师朗读,再跟着老师朗读,然后集体诵读、同桌互相读,在多种形式的听读中,学生就能慢慢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互教互学,相互交流,让课外习得较多的学生在互助参与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带动、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识字。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讲故事”“听故事”和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字的价值。

 

二、联系生活,整体识记,激发识字兴趣

一上要求认识300字,这些生字具有构形简单、重现率高的特点,其中的大多数能称为其它字的结构成分。

不同的汉字有不同的记忆方法,教学时可以进行必要的字形分析,以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果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已经认过的独体字,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但是,要避免对每个汉字都进行分析,尤其要避免对汉字中某些不认识的部件、字形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

 

三、突出字理,感悟方法,形成识字能力

一上集中编排了2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突出汉字的字理,要对一些典型汉字进行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四、学习朗读,及时巩固,结合语境识字

安排在课文中识记的生字有147个,占识字总数的49%;两个集中识字单元要认识90个,占识字总数的30%。因此,识字教学宜采用随文识字方式,倡导在语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

 

五、指导书写,展开过程,提高写字效率

建议教师在教学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时,随机增加笔画的练习,让学生描一描、写一写,找到写笔画的手感,为顺利写字打下基础。这个训练可以利用语文课的零散时间,每天坚持练习,可持续至第一学期学习结束。因为学生把字写好的关键是笔画写到位、结构能摆稳。

教师要提高指导写字的效率,指导既要针对每个字书写的难点、重点,也要基于学生的书写起点,不要每个字都要讲横平竖直,撇捺舒展、笔画的穿插于谦让。随着学生年级升高,每个年级指导的侧重点不一样,一般可以这样安排:一上:一笔一笔地教,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一下:一部分一部分地教,关注部件、偏旁的变化。中年级:一组一组地教;高年级有选择性地教。

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一边指导,一边示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