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我的母校北京市第96中学

(2018-11-03 21:06: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学、中学、中专、大学时期
回忆我的母校北京市第96中学    作者:薛阳
         
http://s4/mw690/001Uybr5zy7oUJm3HaPf3&690

   我的母校是北京市第96中学。我是96中第四届毕业生(1961年9月至1964年7月在此读书)

    学校是1956年开始建设,58年竣工,1958年开始向外界正式办学招生的。
这所学校座落在崇文区的上国强胡同中部的北侧,自然学校的大门是朝南开的了,校址的前身是个姓安的人家开办的奶牛场。在解放前,安家在花市地区也算是个有小有名望的买卖人了,老板不但开着这奶牛场,而且在市内繁华地段还开有咖啡厅、西餐厅。

  学校的西侧是南找子营胡同,靠近这胡同的院墙实际上是由一排南北向的房子所组成,因此如果你从南找子营胡同行走的话,就会发现那路东面的墙上面有几个比较高的小窗户。沿着院墙由北向南走的话,没有多少步便走到尽头了,再往左一拐便是上国强胡同了,贴着院墙拐弯,往里没有走几步便会到达96中的校门口了。

校门口左、右两侧的院墙实际上也是由一间、一间房屋紧密相连所组成的。

  校门东边的房屋连成了一溜儿,紧靠学校大门的那间当然就是学校的传达室,再往东然后便是医疗室,医疗室在往东便是安家过去的老宅院了,这个宅院比较小,但是建筑的很雅致,古朴,是由青砖盖的房子,向北有个小门,里面是个两进的院子,向西也开了个门,这个门朝向操场的方向。西门的两侧房屋分别当作学校的图书馆和图书阅览室。院中有的房间被当作了教师的宿舍,有的被当作了教室,最南面的一个比较大的房间被当作了音乐教室使用了。

  在这小院子里有两棵有年头的海棠树,树木长得即茂盛又高大,每当到了春季的时候,如果在上国强胡同里行走时,老远地就能够看到院落里向外伸展出来的枝叉,上面 盛开着如云如雪的海棠花。

 学校操场的西面有一排南北向的房屋,分别被当作了会议室和职工食堂。这些房子的后面便是找子营胡同。
学校大门 西侧也有一排东西向的房子,分别当作了体育办公室、体育器材室等等,这些房子的后面便是上国强胡同。
 96中不但正面是条胡同,西面是胡同,他的北面也是一条小胡同,叫作保庆胡同。学校的后门便开在这胡同里面,平时后面的大铁门是紧锁的,只是在冬季里给学校运送煤的汽车到来时才开一下,让车进去。

  当你从上国强胡同走到96中的大门前,便看到了悬挂在门口的“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的牌子。当走进学校的大门后,在你的正前方便是教学楼了,这座楼房是三层的,由红色砖砌建而成。

   教学楼和大门之间便是比较宽大的院子了,这个院子当年的时候便算是上操和上体育课用的操场了。做早操的时候大家纷纷从楼里跑出来,然后面朝西站好队,做操用的指挥台子便设立在西面。

   学校大门和教学楼之间是有两棵枣树的。当有了大红枣儿挂在了树上面,是没有人去偷摘的,都很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

    教学楼并不高,是三层楼房。楼房的两侧向后弯了过去,若从高空俯视的话就是个典型的“凹”字形了。它每层的教室也不算多,因为每层的东西方向,一半是教室,一半是走廊。(朝向南的一面是教室,而朝向北的一面则是比较宽的走廊了,)总体上来说的话,走廊的面积和教室的面积几乎相等。学生的活动空间便比较多些,下课时有的同学不愿走的太远的话,那么就可以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呆着,在那里站着说说话,聊聊天就行了,当上课的铃声一响,便能够马上返回到教室中去。

    长长走廊的东头和西头,便开始向北转向,转向后的房屋不多,基本是老师的备课室,一层的西头转向后是锅炉房,是打开水的地方。也是冬季烧暖气的地方。

从二层楼开始走廊的北侧便有宽大的玻璃窗子,在那时崇文区还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如果在三层的窗口往北观望的话,可以看到北京火车站的主体建筑,也可以看到火车站上面的大钟所显示的时间。
(也能够听到报点的声音。)那时候因为人们生活是不富裕的,所以当时的学生们都是没有手表的,我和几位家都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早上都带着饭,中午就不回家了,把早上带的饭在锅炉房里热了热,就在班级教室里吃了,当吃过了饭,在午休的时间里,我常常和班里的一些同学跑到三楼的走廊上向北观望那个火车站上的大钟,看看时间现在是几点了,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们几个好伙伴便偷偷地溜出学校到外面玩耍去了,什么角楼呀、体育馆啦,两个多小时内哪里都想去转转,一直到快到上课时间了,才撒开腿往学校跑。

 一层有四间教室,上初一时门厅的东边有两间教室,分别是初一(1)班和初一(2)班。门厅的西边有两间教室,分别是初一(3)班和初一(4)班。
二层大概有七间教室。(正面是五间教室,侧面有两间教室。)教外语并且当我们班主任的宣传明老师的备课室是在二楼的西侧,教语文的王老师的备课室是在二楼的东侧。
三楼和二楼的设置相同,就不再说了。

   教学楼的后面是篮球场,靠近后门的东边旁边有平房,(东西向的,外面便是胡同了。)是团支部办公室和教室。后门的西侧是放煤炭的地方。

  我们那一届的学生入学人数是最多的了,初一(5)班和初一(11)班被安置在了后院(学校后门旁边),到了升上初二时,五班才搬到二层楼的西北角。而十一班同学被分散到其他的班里。
同年级的六班在那宅院的前院(西院),七班、八班、九班和十班设置在东跨院里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