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行之三秀山(上)
秀山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县城南隅,是一个集宗教、建筑、中国园林、匾联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化名山,至今完整保留着自宋、元、明、清至今的七大古建筑群。秀山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在明代《大明一统志》里,秀山就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苍山一起,并称为云南四大名山,清代,秀山享有“秀甲南滇”
“冠冕南州”的美誉。现在秀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秀山总面积155
万平方米,古建筑群面积5万多平方米,其内遍悬历代名人墨客题写的匾、联、碑、刻250余块,被誉为“匾山联海”。
秀山是集佛、道、儒家思想(三教合一)于一体的宗教文化旅游名山,其拥有丰富的建筑资源、楹联文化及园林资源。其中拥有佛教建筑——涌金寺、普光寺、清凉台、普济寺,道教建筑——玉皇阁,儒家建筑——文庙,古乐——妙善女子洞经和古楹联文化。
秀山,始于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时名青山,唐谓秀山,宋名普光山,元、明称玉隐山,清代又恢复了秀山之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始名秀山公园。汉元鼎元年,汉武帝封庄跷的后裔毋波为田勾町王,始在秀山辟园林,建古刹。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今尚存田勾町王庙、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涌金寺、白龙寺七大古建筑群体。秀山,自西汉元鼎元年始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沧桑,历史悠久,多元文化积淀丰厚。据《大明一统志》载,秀山是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齐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