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2025-05-21 09:51:33)
标签:

通海

文庙

老宅

民宿

分类: 走遍云南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去通海逛了两天。高铁昆明到通海一个半小时,公交3元可到城中。还是很方便的。
       通海文庙位于云南省通海县城南隅、坐落于秀山之麓,南北向,为中轴线  分幢迭起单体组合式古建筑群,总占地1.2万平方米。文庙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十三年《重修通海庙学记碑》载),于明万历年间迁建于后址,后存建筑为清初康熙、雍正之物,由红墙(长65米、厚1.9米、高8米)泮池、文明坊、忠烈祠、节孝祠、大成门、乡贤、名宦祠、东庑、西庑、大成殿、钟鼓楼、崇圣 祠、尊经阁组成。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漫步通海古城,行走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里,古朴的老宅历经岁月沉淀,静守街巷两旁;城中泉水涓涓,优雅别致,古城的灵性和神韵让人流连忘返。在通海,随处可见四合院、牌坊、文庙、古寺、宗祠等建筑,这些古建筑数量巨大、建筑风格多样、造型壮观而闻名遐迩。
      通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杞麓湖畔生息繁衍。唐代南诏开“通海城路”,置通海镇,设通海都督,统摄滇南地区,启通海人文之风。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三十七部,起兵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通海属大理国领地。宋代,大理国在滇南置秀山郡,通海是郡治所在地,为滇南军事、政治要地。元代设临安路,通海为路治所在地。至元十三年(1276)建通海县,置河西州,后又在河西北境之曲陀关置临安、元江、广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明代置通海御,在通海“戍兵屯田”。1949年12月,通海、河西和平解放。1956年原通海县、河西县合并为杞麓县,1958年仍称通海县至今。
      我们住的地方是通海古城文献里26号的孙氏老宅,这座孙氏老宅,已经传了二十二代,如今产权为五家人所有,多年来只有孙崇发老人和老伴两人居住,老宅多数房间处于闲置状态,一直未得到很好地保护。现在修旧如旧变成民宿。整个建筑坐东朝西,为一进两院布局,主要由大门、两厢及前三后三夹四耳的四合院等组成,建筑占地面积408.73平方米。天井为青砖地墁,保破古井一口。其建筑形制、柱础、梁回、锦窗均保存了明末有建筑风格,是通海保存较好的具有明末建筑风格的民居之一。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通海行之一通海文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