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村
蟳埔村坐落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曾是远洋商船的出发地,蟳埔女以头戴鲜花做的“簪花围”而著称,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境内顺济宫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有宁海庙、富美宫等景点。
2007年,蟳埔村被国务院列为“丰泽区蟳埔社区闽南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示范点”。
蟳埔村形成独特的本土建筑景观风貌,最鲜明的特色建筑当属蟳埔村的蚵壳厝,始建于宋末元初,由牡蛎建造而成。蚵壳屋不但具有天然的通风气孔,还具有良好的融热性,具有冬暖夏季凉爽等特点当地村民见蚵壳墙体坚固不易腐蚀,不积雨水,比红砖更加适合作为当地建房的原料,以此来抵御海边潮湿的气候环境使得房屋的寿命延长。埔村蚵壳厝建筑主体材料是蚵壳、红砖、条石、木材、瓦。不同阶段的蚵壳厝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通常是在基底以上四围铺上红砖块和条石,其他的墙面均嵌以白色蚵壳。有的蚵壳厝采用了红砖方形窗户。有的蚵壳厝则是在地基之上,砌成双勾形条石或乱石堆至窗底下以及墙角乙方石砌筑,在搭配红砖方框,最后用蚵壳做装饰,呈现出红白色相间的装饰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