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鹰-迷朦花红洞
山鹰-迷朦花红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377
  • 关注人气:1,2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2023-11-30 09:09:46)
分类: 华东印象
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金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以"京口三山"之首,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有44米高, 520米周长,原是扬子江中的唯一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称。由于“大江东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
        宋朝沈括的"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的诗句,就是对当年金山的写照。金山佛寺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造,殿宇厅堂,亭台楼阁,椽木栋 接,相比相衔,丹辉碧映,加上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使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的奇特风貌。
主要景点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时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南朝时始称金山寺。清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五年题“江天寺”名并赐“江天寺”匾。康熙御赐“江天寺”匾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现金山寺山门牌坊上悬挂的“康熙御笔之宝 江天禅寺”匾是1982--1985年间伪造的。金山寺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和尚三千多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在佛教禅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是中国有名的古刹。清代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为中国的四大名寺。我国的寺庙布局,大多是在中轴线上前后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室和藏经楼等。而金山寺的建筑则具有独特的风格,寺庙依山而造,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从山麓到山顶,一层层殿阁,一座座楼台,将金山密密地包裹起来,山与寺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椽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形成一种“寺裹山”的奇特风貌。这种奇异的建筑,集中体现了唐,宋,元,清各朝建筑的艺术精华和主要特征。为此,北京万寿山的“佛香阁”,承德避暑山庄“天宇咸畅”的金山亭,扬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都吸取了金山寺的建筑特点。

       法海洞又名裴公洞,位于金山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法海和尚裴头陀苦修之处。据说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裴休笃信佛教,便送子出家,取名法海。
        他尊重父意,立志向往佛学,先在江西庐山学道修禅,后从庐山顺江东下,来到镇江金山,那时山上寺宇荒废,荆棘丛生,还有蟒蛇为害。后来,他把原来盘踞岩洞中的一条白蟒斗败,驱蟒入海后便住在洞中。法海在此苦修,并开山种田、艰苦振寺,为创建金山寺历经了千辛万苦。法海是开山祖师,为了创建金山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在《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的神话故事中,却把法海说成是阻碍破坏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美满婚姻的罪魁祸首,深遭世人谴责。当然,千秋功罪,历史自有评论。正如宋朝张商英诗云:“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寺僧将这首诗做成楹联,悬挂在洞门两边,以表寸心。同时在洞中塑有法海像一尊,以示纪念。

       金山寺西500米处有中泠泉,被唐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石栏的南壁上刻着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写的“天下第一泉”五字。历代文人雅士对中泠泉颇为向往,所留名诗佳作甚多。
   “ 中泠泉”又名“天下第一泉”,原在扬子江心,是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泉眼。中泠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名列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唐代名士刘伯刍品尝了全国各地沏茶的水质后,将水分为七等,中泠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为第一等,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盈杯不溢出。南宋名将文天祥畅饮后,豪情奔放赋诗一首:“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诗,闲品茶经拜祠仙。”
       用中泠泉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之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见沉底。


       慈寿塔矗立于金山的西北峰,塔高30米,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齐梁,宋哲宗元符末年,宰相曾布在金山寺超荐其母,在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荐慈塔”、另一名“荐寿塔”。明初,双塔倒坍。双塔倒坍后,在光绪年间重建现塔,适逢慈禧60寿辰,取名慈寿塔。此塔玲珑、秀丽、挺拔。塔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内有旋式木梯,外有栏杆相倚,面面有景,层层风光各异。若游人登塔凭栏眺望,江天市廛,尽收眼底。
P1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5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6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7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8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9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0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1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2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3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4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5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6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7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8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19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0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1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2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3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4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5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6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7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8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29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0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1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2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3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4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5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6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7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8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39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0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1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2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3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4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5 法海洞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6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7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8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49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P50
[江苏]镇江三山一渡之金山(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