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之行之沧源零星

标签:
沧源班洪抗英纪念碑四大嫂饭店 |
分类: 走遍云南 |
1景迈山之行之沧源零星
↓P1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祖国西南边陲的阿佤山班洪,曾爆发过英勇抗英,维护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的“班洪事件”,而被列入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其实,这里还有另一张享誉全国的红色名片——“班洪四大嫂”。
班洪饭店建于
1965
年,是一家国营的饭店。建设初期,饭店和旅社的条件非常简陋,困难重重,由罗灿玲、李秀玲、武国馨、李帮秀4位平均年龄40多岁的大嫂负责经营。
开始,4位大嫂工作积极性不高,都不大安心饭店的服务工作,一些过往旅客很有意见。这些事被驻地的解放军知道后,他们就经常到饭店组织几位大嫂学习关于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文章。
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困难,全国上下粮食、蔬菜、肉食供应紧张,为解决食材供应的难题,四位大嫂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不辞辛劳先后开荒种地一百多亩,饲料地2亩,种植蔬菜2.5亩,养猪50余头,养鸡1千多只。
她们自力更生,解决了肉食及蔬菜的来源问题,既减轻了国家负担,又降低了成本,饭菜花色品种也从原来的一、两种增加到十来种,她们把饭店经营得有声有色,深受顾客欢迎。
她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境内外的过往旅客,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好评。
大家把她们四位大嫂亲切地称为“班洪四大嫂”,这个“不简单”的小店叫做“贴心店”。她们的事迹,一经报道,即在全省、全国引起了轰动。
1970年
8月10日,“班洪四大嫂”的代表武国馨大嫂光荣参加了全国商业工作会议,及同年在北京举行的建国21周年庆典。“班洪四大嫂”的感人事迹是临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于奉献、乐于助人思想的写照,是阿佤人民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佤山精神的体现。

↓P17

↓P18
震惊中外的“班洪事件”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民爱国抗英斗争的历史大事件,是祖国南疆边陲各族人民团结御侮,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光辉壮举。
班洪、班老人民坚决斗争和全国社会舆论支持,国民党当局才同英帝于1935年至1937年进行第二次滇缅南段边界会勘。在大量历史事实面前,英帝终于承认班洪地区是中国领土。1941年,国民党当局和英国签订“1941年线”,将班洪班老划归英属缅甸。
1960年中缅两国友好顺利地解决了久悬不决的中缅边界问题,班洪班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前一篇:景迈山之行之沧源千米崖画(下)
后一篇:景迈山之行之双江景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