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滇池南岸寻古(下)

(2022-08-26 09:13:57)
标签:

晋宁

河泊所

螺蛳壳

房子

滇池

分类: 走遍云南
滇池南岸寻古(下)
滇池南岸寻古(下)
       这一集我们去距离石寨山不远的河泊所村看看,那些螺蛳壳建成的房子。
       河泊所村大部分村民都是从通海江户等地的渔民迁徙而来,靠捕鱼、捞螺蛳生活,先民们就地取材,把堆积如山的螺蛳壳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和上泥夯成墙,耐水、耐腐蚀,还有拉力,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建材,居民说这样的材料砌墙冬暖夏凉。
       这个村子为什么叫河泊所呢?村中的老人说,古代这里是滇池东岸上的一个重要码头,官府还在这里设置了管理滇池和河流的衙门叫“河泊所”,这个机构类似于现在的滇池管理局。
       村里人从前都靠着滇池生活,人们在滇池中捕鱼捞虾捡螺蛳,既能自足又能卖钱。而剩下来的螺蛳壳被丢弃在村里的角落,经年累月,一座螺蛳山就形成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村中的先民很快发现了这些螺蛳壳很坚硬,防水防腐,和泥用来夯墙非常合适。于是房屋在建造师,会在一楼承重的土墙上加入螺蛳壳,也有部分房屋会层层叠叠使用螺蛳壳,最多的甚至达到了七层,延伸至房屋二楼。
         大量的螺蛳壳被混入土基墙中,点缀在土黄色的外墙上,呈现出一种鲜亮和和谐,土地和湖泊之间仿佛有了巧妙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除了能提高房屋的坚固程度外,螺蛳壳还能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让房子达到冬暖夏凉的小锅。渐渐地,螺蛳壳被大范围地运用到当地土造房子中,在经济不甚发达的年代,螺蛳壳以及其他贝壳合着泥土,成就了这个村庄。
        村中最古老的建筑望海楼依旧矗立在滇池边。这座用螺蛳壳和泥一起垒起来的望海楼同时也是当地第一座螺蛳壳夯墙建筑。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顺天乡试,蔡琼考取了“拔贡”功名,后来官至陕西兵备道、浙江盐运吏,在他衣锦还乡后,在滇池边上捐资修建了这座“望海楼”。
P1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
滇池南岸寻古(下)
P6
滇池南岸寻古(下)
P7
滇池南岸寻古(下)
P8
滇池南岸寻古(下)
P9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0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1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2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3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4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5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6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7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8
滇池南岸寻古(下)
P19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0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1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2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3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4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5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6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7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8
滇池南岸寻古(下)
P29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0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1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2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3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4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5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6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7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8
滇池南岸寻古(下)
P39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0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1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2 望海楼,木有开门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3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4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5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6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7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8
滇池南岸寻古(下)
P49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0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1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2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3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4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5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6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7
滇池南岸寻古(下)
P58
滇池南岸寻古(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1283]姜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