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2022-02-22 09:38:59)
标签:

四川

攀枝花

降温

彝族

村落

分类: 多彩西南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彝族村子迤沙拉
     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迤沙拉村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称,位于四川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处,居住着600余户人家,其中有400多户人家高度集中在一处小山坡上,修建着相似风格的苏皖民居木瓦房,错落有序,高墙深巷,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镇。

       迤沙拉村至今约有600来年历史,是汉族与彝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群体,既传承了古老彝族的民族特性,又融入了汉族的文化元素,现在这里居住着1500多人,有起、毛、纳、张四大姓,民间有“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之说,据考证他们的祖先是明朝南京人,是“洪武开滇”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据当地提供的资料显示,明朝初期,朱元璋派兵30万远征云南,军队以南京人为主,另有部分江苏、江西、安徽人,后来明朝政府鼓励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并规定:娶了彝族妇女的,士兵改归彝族;娶了纳西妇女的,改归纳西族。迤沙拉彝族自然村落就这样一代代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据介绍,迤沙拉村民居是苏皖民居与彝族民居的巧妙组合,是经过苏皖建筑师改造的彝族民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彝族人家,堂屋里只摆神龛,不设锅庄;民族民俗文化也与众不同,其风格融合着秦淮河畔的江南丝竹。

      “迤沙拉村家家有院,院院相邻;门前有巷,巷巷相通。这些村道小巷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一般来说,不走过两三次,都会迷路的。”当地村民说。
        我们在一个大降温的日子进入迤沙拉村,而且据说村子里有事,往常可以吃饭的地方全都没有开门。于是匆匆在里面转了一圈就去不远的平地镇吃午饭。真真的到此一游。
P1 县在中途一个观景台看看金沙江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 进入村子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4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5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6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7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8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9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0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1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2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3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4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5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6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7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8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19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0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1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2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3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4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5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6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7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8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29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0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1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2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3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4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5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6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7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8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39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40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41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42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43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P44
[四川]彝族村子迤沙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