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石林象距石台小石林阿诗玛杂谈 |
分类: 走遍云南 |

再游石林风景区(下)
从望峰亭下来,我们就跟着百度地图去找双鸟渡食和象距石台
↓P1

↓P2

↓P3 有一个类似千钧一发的石头。石林里面这个类型的不少

↓P4

↓P5

↓P6 这个就是象距石台 --至石峰顶,可见一石峰上立着一头石象。传说远古时,神鹰用翅膀遮蔽了日月星光,在石林群居的象群纷纷离开故土,惟有这头小象留下来,年年月月立于石台之上,盼望着光明重到人间。过了不知多少年,小象终于盼来了光明,自己却化成了一座石象,终日守护着故园的太阳,成为光明的守护神。而我的感觉,是一个老道站在大象旁,老道头是是发髻,长长的道袍一直到地上,不知各位看的又是什么?

↓P7

↓P8 双鸟渡食--双鸟渡食一座高耸的石峰,顶端有两块酷似小鸟的怪石,两双相向,嘴对着嘴,至亲至爱,充满无限情怀。两石鸟一大一小,好似渡食。相传此鸟为母女二人所变,慈祥的母亲和孝顺的女儿死后,天神将他们变成动人的渡食双鸟,使人们不要忘记,“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情”的美德。当然青年男女对此景点的看法则充满浪漫色彩,说不应称“双鸟渡食”而应称“恋鸽亲吻”,因为两块怪石更象一对相亲相爱的鸽子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P9

↓P10

↓P11

↓P12 剑锋池--举头一线天、低头一泓水,这是剑峰池的写照,剑峰池浅隐在一片石峰之中,面积虽不大,但是石林景区海拔的最低处,也是大石林中最幽深、最神秘的地方。这里的池水来自地下暗河,旱季不枯,雨季不涨。剑峰池的名称,来自于池中一块酷似宝剑的石头,剑柄没入水中,“剑峰”二字书写在剑身之上,不过剑刃却在一次地震中震落池中了。

↓P13 这个脚印,传说是阿黑哥为了救阿诗玛一脚把石头踹出了一个脚印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看看时间不早,去凤凰梳翅有点来不及了,就往小石林去了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吉祥三宝”:一只大象背上驮着一只乌龟,乌龟背上有一只蟾蜍。

↓P36

↓P37

↓P38 风帆石

↓P39 小石林最重要的景点,阿诗玛--小石林里有一座石峰“阿诗玛”,风风雨雨,她都在那里翘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来。相传石林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撒尼姑娘阿诗玛,美丽能干人人称赞。土司热布巴拉家向阿诗玛家提亲,没有结果,便把阿诗玛抢走。这事被阿诗玛的恋人阿黑哥知道了,他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从远方牧场匆匆回去救阿诗玛。回到家后,阿诗玛已被抢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骑上神马跨过九九八十一条河赶到热布巴拉家。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救出了阿诗玛。阿诗玛和阿黑哥欢天喜地,骑马踏上归途。他们不知走了多少路、跨过几条沟、翻了几座山。天黑下来了,风大起来了,为了早日到家,他们不顾一切地继续往前走。一阵乱风过后,天上乌云滚滚,四野雷声隆隆,眼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们只好双双下马。这时风又大了,雨更急了,看是看不见,喊是喊不应。山洪下来了,水越来越深,他俩走散了。洪水渐渐退去后,阿诗玛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两人都已迷失方向。他们正犯愁时,一只小蜜蜂朝他们飞来。蜜蜂围绕他们转了三圈后,开始讲话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来家歇,我家就在岩洞中。”于是阿诗玛同阿黑哥朝着小蜜蜂飞的方向走去。蜜蜂领着阿黑和阿诗玛进了石林,这里又湿又滑,阿诗玛伸手想找个癞石头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来了。她伤心地对阿黑哥说:“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去找白猪、白公鸡,拿来祭献神爷。”阿黑哥听后,又伤心又着急,他擦干眼泪,又翻过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条河,最后找来白公鸡,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猪。没办法,他只好找来一头黑猪,又到山上挖来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浆,涂在黑猪身上充白猪,这样白猪和白鸡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兴兴准备回石林时,由于连日奔波太疲倦了,爬过最后一座山后,一坐下来便睡着了。这时,没斯帕玛(老天爷)又下起一场大雨,雨水把他从梦中浇醒,过去看猪时,黑猪身上的白泥巴早已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崖神祭不成了,阿诗玛也救不下来,阿黑后悔莫及,他呼天唤地大哭一场,但崖神不松手,阿诗玛就永远粘在那块大石头上。天长日久,美丽的阿诗玛变成了石像,永远留在了石林里。阿诗玛石像前的玉鸟池,据说就是当时把白猪冲成黑猪的那场雨水积下的。

↓P40

↓P41
前一篇:[青海]辽阔西北在路上(三)
后一篇:[青海]在沙漠中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