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东川蒋家沟

(2019-04-16 10:41:11)
标签:

东川

蒋家沟

泥石流

铜运

分类: 走遍云南
走进东川蒋家沟
走进东川蒋家沟
       东川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泥石流最频发的地区,其小江流域的蒋家沟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天然泥石流博物馆”的一条泥石流沟,是研究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理想场所,不仅在我国罕见,在世界也以其为冠。由于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特殊性,蒋家沟成为泥石流暴发最频繁的一条泥石流沟,平均每年发生泥石流12次左右,最多的一年达28次。
       由于近200年来蒋家沟泥石流频发,在东川站前面的河沟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泥石流冲积扇。扇面两旁山高坡陡,峡谷纵深悠远,置身其中放眼望去,人渺小得如同一粒沙子。据了解,大规模的泥石流不但经常造成河沟堵塞,沿河沿江耕地、工农业生产设施、公路、铁路也受到严重淤埋和损毁。目前,小江流域已查明的泥石流沟有140条,多年以来,泥石流、滑坡成灾达40多次,造成人员死亡210人,冲毁房屋、田地、公路、铁路、桥梁,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据地质学家考察,一百多年前,小江河谷原在今天河床以下70到100米的深处。由于小江年年暴发泥石流,年年大量淤积泥石,年年抬高河床。直到今天,小江河床还在以每年20到60厘米的速度淤高,近20年就淤高了5到10米。
      小江流域处于深大断裂地带,地质构造比较活跃,造成这个地区岩层异常破碎,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岩石,这就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而蒋家沟上游的一些矿石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废渣,也为泥石流的发生创造了条件。降雨是发生泥石流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小江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的6月到9月是这里的雨季,虽然年降雨量不大,但单点暴雨降水量很集中,松散物质迅速饱和后形成泥石流。
        小江流域泥石流频发的一个历史原因就是植被破坏。据《东川府志》描述,直到清雍正年间,东川一带的森林植被还保持良好。

      但东川自古以来,就以产铜而著称全国。到了清朝中叶,东川铜就已经成为朝廷铸造货币的主要原料。古老的炼铜方法对木炭的需求量极大,每炼铜100斤,要用木炭1000斤,而烧出1000斤木炭,又要砍伐10000斤林木。据专家推算,在清朝乾隆年间,每年要砍伐约10平方公里的森林,才能满足当时炼铜的需要。这样的砍伐速度,远远超过了森林的再生能力。

      “到1949年解放前夕,东川的森林已所剩无几,水土流失愈演愈烈,干旱风蚀不断加剧,泥石流也就接踵而来了。两百多年的掠夺性开采掏空了山体,堆积了矿渣,又没有得到治理,泥石流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了解,时至今日,小江东川流域已有30多条泥石流沟等到有效治理,泥石流灾害得到初步治理,小江的泥沙含量也已由最高时的30%降至了5%到10%。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在东川,泥石流的危害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控制,泥石流沟也逐步得到了治理。
        
         在旱季,我们沿蒋家沟徒步了大约5公里。所到之处,虽不能说寸草不生,但几乎没有乔木也是事实。
P1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
走进东川蒋家沟
P4
走进东川蒋家沟
P5
走进东川蒋家沟
P6
走进东川蒋家沟
P7
走进东川蒋家沟
P8
走进东川蒋家沟
P9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0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1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2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3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4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5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6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7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8
走进东川蒋家沟
P19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0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1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2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3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4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5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6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7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8
走进东川蒋家沟
P29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0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1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2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3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4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5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6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7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8
走进东川蒋家沟
P39
走进东川蒋家沟
P40
走进东川蒋家沟
P41 泥石流观察站才看到一棵大树
走进东川蒋家沟
P42
走进东川蒋家沟
P43
走进东川蒋家沟
P44
走进东川蒋家沟
P45
走进东川蒋家沟
P46 这边属干热河谷,有木棉(攀枝花),晚餐有道菜是炒攀枝花,看了半天,似乎只是花蕊
走进东川蒋家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