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菩提树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记得在版纳小乘佛教的寺庙中遍植的五树六花中的五树其中一种就是菩提树。
网上又查了些资料:
菩提树别名沙罗双树、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黄桷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与佛教渊源颇深。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为“觉悟”。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菩提树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以作为药材入药。
菩提树不仅身世丰富,且实际用途十分广泛。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形成“独树成林”景观;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其气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
菩提树以根、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
【性味归经】
根:微辛,凉。
叶:涩,平。
【功效主治】
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
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5~8钱;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拍于昆明一寺庙外,栽培。
![[0443]菩提树 [0443]菩提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0443]菩提树 [0443]菩提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0443]菩提树 [0443]菩提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0443]菩提树 [0443]菩提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0443]菩提树 [0443]菩提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0443]菩提树 [0443]菩提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