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罗雪山深处的风景(三)
头天下了一晚上的雨,就觉得不妙。果然,天亮后,出帐篷一看,天上仍飘着小雨,昨天清晰可见的垭口,披上了一层薄雾,而且越来越浓,等我们吃完早饭后,再看,对面的山已经一点都无法看到,全锁进浓雾中了。
但,路仍得走,山,仍得爬,出发吧。
穿雨衣穿越昨天穿过的竹林,觉得更难走了。右手一支竹竿做的拐杖,左手戴了手套,时时抓了竹子前行。脚下是滑滑的积雪加上倒地后滑滑的竹竿,身边是密密的,随时会抓住你,不让你走或更夸张,有时会给你一下的竹子。我们只能缓缓行进。今天背夫们一对一领我们上山,帮我背包的小伙子,同伴叫他“黑骨鸡”,到了我们嘴里,却变成“排骨鸡”了。
越往上,积雪越多、越厚,过了昨天休息处没多久,地上全是白白的积雪。上了一个大坡,好喘,向导说,平台过后,还有两个这样的大坡。天哪,,
好不容易过了竹林,没有了竹子的牵挂,觉得路好多了,但气温也更低了,一停下来,马上觉得雪峰吹得人直发抖。我们来早了近一个月,一路上也碰到几处杜鹃林,但只零零星星开了几朵小花,倒是雪地上,被我们惊走的山鸡,带来了一丝生机。
12点左右,到达最后一个平台,向导说到垭口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从垭口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七莲湖,还得一个小小时。加上回程,想想,全是陡陡的积雪山坡。下山一定更困难,大约在天黑前难回营地。一番简短讨论后,自己也想,山上那么大的雾,上去也看不到什么,于是一帮人和我们的想到先回了。
真没想到,下山是如此的轻松。后跟着地,一路小跑就下来了,虽也在雪地上摔了几跤,但到营地一看,才一点钟。更没想到,他们才二十分钟就上到了山脊上。唉,这帮背夫加向导,骗惨了我们。虽说到了山脊,因为大雾,他们也没再往下走,也没看到湖,但,差了那么一点点没上去,总是遗憾。
全部集中到营地后,雨也停了。看山上仍是云雾笼罩,看山下,却似天晴了。大家在讨论下一步的行动。两种办法,一是时间还早,为免明天太辛苦,全部下撤,走上几小时,减少明天的行程;一种是部分人下撤,想再上山的留宿,看明天天气,如晴,再次登顶,不行,明天再下撤。最后一直决定,天,明天不一定晴,大家一致行动,下撤吧。
虽说抓紧时间,但收拾帐篷等等工作完成,到真正上路时,又已是下午五点过了。无论如何,天黑前,得把下面难走的一段过了,否则,太危险。
一路下山,发现昨天一夜的雨,导致河水涨了不少,两处来时能借助石头过河的地方,却已经无法通过,只有脱鞋涉水。好在大约加了雨水,河水感觉不是那么刺骨地冷了。但我也上演了惊险一幕,前面两个人踩过去了的石头,我一踩,却翻到水里,幸而旁边的向导和另一个同伴一边一个,才把人扯回了岸边,但裤脚已湿到了大腿处。
过去后,大家都在说,下次过河别再脱鞋了,那么急的河水,万一光脚滑倒了,更是全身湿了。是啊,自己也想,走了几天,人累了,脚上没劲了,如果在河水中,一个不留神,真有可能滑倒的。
心里这么想,走了没多远,哈,怎么上山了。“山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了”,现在我对这句话可是太理解了。山上杂草丛生,中间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有一条路。坡度陡得让人几乎站不住脚。一路下山习惯了,爬了那么一段,居然气喘不止。下山更夸张,感觉人都要直冲下去。脚上没力气,下起来更困难,也不顾形象了,干脆来了个倒退下山。你别说,下得还挺快。到山下一问,不用再过水了,过水的两处都让爬山绕过去了。也好,省得脱鞋穿鞋还麻烦。
天慢慢黑了,终于到了营地。打着手电支起了帐篷吃了点干粮,换了条干的裤子,终于可以休息了。不过想想艰难的路今天基本走完了,明天的行程会轻松很多,心情放松,人也轻松了不少。
竹林阵



一些杜鹃已经含苞待放了





这一片像不像林海雪原,我们在这还见了山鸡

往山下走,天又放晴,气死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