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培学习心得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加强儿童文学素养

(2011-11-14 00:23:12)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1国培侧记

上师大  李学斌  博士2011国培班讲座

高中生问:几岁算童年?大家认为,离开了幼儿园,童年就结束了。

联合国公约:18岁以下全是儿童

现在的教育现状,压缩童年

认识童年:

很多很多人像对待一顶旧帽子一样把自己的童年丢在一边,把它们像一个不用了的电话号码一样忘得一干二净,以前他们都曾经是孩子,后来他们都长大了,可他们现在又如何呢?只有那些已经长大,但却仍然保持了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德 埃里希 凯斯特纳)

孩子与文学:

如果地球中没有森林,飞翔的小鸟将无处栖息

如果成长中没有文学,生命将失去优雅和诗意

一、如何理解“儿童文学”

1.何谓“儿童文学”

几种说法:

1)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喜欢而且可以自己欣赏)

2)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以儿童为表达对象)

3)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以教育功能为核心)

4)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阅读的适应性)

1.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与小学教育的关系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资源                                           

80%是儿童文学,接下来85%,主要的课程资源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总计

儿童诗

40

5

3

3

4

386

比重超过全部内容的80%

童话

11

8

0

0

0

儿童故事

15

30

30

30

34

寓言

4

7

7

7

8

科学文艺

4

6

3

3

3

儿童散文

11

38

44

44

33

儿童小说

0

0

10

10

11

小计  

71

84

85

85

74

跨越式阅读:跳过字词句,直接进入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

二年级内阅读量达60万字

2.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方法

现状:

1.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基础教育实施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呢表明:在现有中小学课程序列中,就“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排名”,语文课列倒数第二名,仅次于“思想品德课”。

2.学生反映:语文课没意思,不是读课文,背课文,就是默生词、造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好多课文很乏味,读起来喝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

症结所在:

1.     以非母语教学方式对待母语。  字——词——句——章

2.     对自主阅读,母语语感培养重视不够。

地下儿歌:

学习歌

学习苦,

学习累,

学习还得交学费,

不如去当黑社会,

有吃有喝有地位。

 

小学语文课怎么了?

诊断               解决方案

1.     背离了儿童天性      顺应儿童天性

2.     脱离了儿童经验      对应儿童经验

3.     放逐了儿童趣味      尊重儿童趣味

4.     忽视了儿童能力      信任儿童能力

5.     压抑了儿童创造      激活儿童创造

杜威:教育只有顺应儿童天性,才会有所作为。

阅读能力的核心能力是理解能力,而不是认读能力。

能力和机会成正比,给孩子机会越多,能力就越强。

何谓“儿童天性”:感性 自由 想象 快乐 好动  简单

何谓“儿童经验”:亲情 友谊  游戏 行动 情感 语言

何谓“儿童趣味”:单纯 新奇 清浅 动感 丰富 有趣

何谓“儿童能力”:自主 独立 勇气 责任 信任 分享

何谓“儿童创造”:天马行空 不拘一格 独出心裁

儿童阅读兴趣调查:(排序)

幽默故事 幻想故事 童话  作文

例文:

《春天》

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

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

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

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

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

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选自人教社(上海)一年级《语文》

《蒲公英的种子》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微风轻轻一吹,

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飞啊飞啊,飞到哪儿,

哪儿就是我的家。

       ——选自一年级《语文》

这个教材有什么问题:

孩子的天性是依赖妈妈,这个情感体验就和孩子背道而驰,所以不能与孩子产生共鸣。

上海的教材:经典缺失 趣味缺失 儿童缺失 人文缺失

教学重在拓展

《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飘呀飘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

热情的花儿说不完。

            (一年级)

不符合孩子的经验,虚假做作,只因要表达这种中国和台湾血浓于水的情感

 

《帮妈妈洗地板》

       台湾 林焕章

帮妈妈洗地板,

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姐姐洒水,

我在洒过水的地板上玩,

像在沙滩上走过来走过去,

留下很多脚印,

像留下很多鱼。

然后,我很起劲地拖地板,

从头到尾,

像捕鱼一样,

一网打尽。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金波

《村小:生字课》

高凯

鸡蛋的蛋

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蛋蛋的蛋

马铁蛋的蛋

花骨朵的花

桃花的花

杏花的花

花蝴蝶的花

花衬衫的花

王梅花的花

曹爱花的花

黑白的黑

黑板的黑

黑毛笔的黑

黑手手的黑

黑窑洞的黑

黑眼睛的黑

外面的外

窗外的外

山外的外

外国的外

谁还在外面喊报告的外

外外——外就是那个外

飞上天的飞

飞机的飞

宇宙飞船的飞

想飞的飞

抬翅膀飞的飞

笨鸟先飞的飞

飞呀飞的飞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

贴近生活,适合拓展,充分展示了乡村的课堂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的教育方法:

1.     感性化的而飞理性式的;

2.     想象性的而非逻辑化的;

3.     整体性的而非拆解式的;

4.     情感性的而非科学性的;

5.     人文性的而非教育性的。

 

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百草园”

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儿童文学对儿童有什么用?

1.     想象的游戏

2.     体验的通道

3.     阐释的娱乐

4.     语言的狂欢

 

儿童文学对儿童阅读的其他功能?

1.审美的熏染

2.情感的释放

3.心灵的补偿

4.认知的扩张

儿童文学推荐:台湾的王淑芬《君伟上小学》

 

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课外文学阅读

1.     课外儿童文学阅读材料的选择

基本原则

1)关注作品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

2)尊重儿童的阅读兴趣,强调阅读的引导性

3)尊重市场选择,强调作品的经典性。

4)关注作品的趣味性与思想性

5)把握作品的民族性、传统性、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2.课外儿童文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诵读) (体验) (分析) (领会)

基本步骤:整体——局部——细节——语素(字词)

基本方法:

把握整体,切勿肢解文本。(整体性)

注重体验,避免脱离实际。(体验性)

强调想象,培养发散思维。(想象性)

尊重趣味,唤起儿童兴趣。(趣味性)

渗透情感,熏染孩子心灵。(情感性)

重视思想,塑造童年人格。(人文性)

3.小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

三份书单: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30种)

中国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70种)

(苏州大学 新阅读研究所项目组2011年四月发布)

21世纪读友”儿童文学拓展阅读书系(小学12卷)

(上师大  李学斌主编)

 

三、怎么开展儿童文学鉴赏与教学活动
儿童文学鉴赏的总体策略:

一种面向

两项原则

三个层面

四层关系

 

1.如何判断儿童文学作品的优劣?

一种面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两项原则:

真实性原则(生活真实 想象真实 情感真实 细节真实)     

新奇性原则(独出心裁  别具一格 出人意料 引人遐想)

推荐阅读:

波兰:麦克 格雷涅茨《月亮的味道》有梦想就有奇迹

瑞典:阿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面向孩子 符合真实(愿望真实) 很新奇

意大利: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2.怎样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

语言层(语言特色)

语象层(形象特征)

语意层(主题蕴涵)

推荐阅读:意 普密尼《马提与祖父》

梅子涵《戴小桥全传》

佩特 哈群斯《金老爷买钟》

3.如何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写作素材?

四层关系:

1.     儿童文学写的是有感情的生活

      《两个小洛特》德 凯斯特纳

一个离异的家庭,在两个孩子的撮合下,重新复合

2.     儿童文学写的是有趣味的生活

   李学斌《蔚蓝色的夏天》   《倒霉的硬耳朵》

3.     儿童文学写的是有想象的生活

       《男生贾里》男孩子的英雄梦和勇气  赋予冒险的愿望

4.     儿童文学写的是有判断的生活

       梅子涵《写信》

4.怎么使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的素养?

小学语文教育资源的运用

观念:打破“唯教材论”,拓展教学资源

做法:(1)“课内”为本,“课外”为用,拓展教学空间

2)打破“课内”“课外”壁垒,通过课外资源“课内化”,实现语文教学“多元化”

教育者自身的素养提升、资质培育

教育理念上:推崇“能力本位”,倡示“儿童本位”,打破“教材主义”,践行“文学教育”。

知识结构上: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甄别、鉴赏、指导、应用儿童文学作品的素养和能力。

教学方式上:语文教师除了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优质设计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掌握对优质阅读资源进行深度开拓及阅读指导的策略。

例:《去年的树》理解 环保 ,其实是很好的生命教育的题材。生命的偶然性,小鸟去追溯生命;也可是友情的理解。

儿童文学“硬件资源环境”的创设

学校对语文课程结构的设置

语文课外阅读实时间和内容的安排

班级儿童文学图书资源的配置

校外文学阅读氛围的营造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评价机制

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结语:

文学是灯,照亮长大的路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