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记之昆明(下)

标签:
云南昆明 |
分类: 旅游类 |

大观楼公园正门

绿草茵茵




孙髯翁
昆明有个大观楼公园。公园不很大,但里面绿树茂盛,鲜花盛开,非常漂亮。我们在花丛中穿行,去找大观楼前国内最长的楹联。大观楼有楼三层,门前两侧蓝底金字的楹联从左至右各三行,无标点符号,共180字,为乾隆年代的名士孙髯翁所登大观楼后所作。上联写昆明滇池风光,下联写云南的历史,写景抒情合二为一,实乃楹联中之极品!楼前有孙髯翁的石头雕像。

朱德和同学当年种下的桉树


鲜花和绿草
公园里,朱德和同伴们1922年栽下的桉树虽早已被砍伐,然它宏大的树桩仍然稳如磐石,令人称奇。沿着三面环水毗邻滇池的近华浦一路经过葡萄架,紫藤群,我们离开大观楼。


阿胡随拍
下一个目的地是昆明的西南联大旧址,它在云南师范大学内。纪念馆平时对外免费开放,因为目前情况,学校闲人免入。和联大纪念馆的人员取得联系后告诉她我公公原是西南联大学生,我们是否能进去看看那些老校舍。但因为那个时代的特殊原因,他的真实姓名和哪个系哪一届我们家人都一概不知。她答应替我去问上面,让我们在门口继续等候。后来因为目前即便是学生没有通行许可也不得入内,更何况我无法提供公公的信息只能作罢。

昆明老街

正在修葺的石牌坊

她让我加纪念馆公众号,在那里可以看见老校舍和纪念馆里的一切。其实老校舍早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旧址也是后来复建的。我只是想去实地感受一下经过艰难跋涉来到这里的联大学生们(包括我的公公)当初的雄心壮志。

戒备森严的校门
我们来到学校正门,上面“云南师范大学”应该是毛体的。两侧墙壁上镌刻着两弹一星元勋,1945年从这里走出来的朱光亚先生的题字和西南联大校训。我们几个后辈看着里面来回走动的保安和门口设置的屏障,只能拿起手机留下纪念后无奈地离开。

当年标语今犹在
回到老街,一幢老屋红色板壁上白色的大字写着文哥时的标语,不由想到那些南渡北归的热血青年们在后来的生活中遭遇到的不公;想到我的公公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里失去了的自由;还有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青春的我的父母,后来遭受到过的不公,不仅令人为之叹息不已。

精致雕刻的门楼

烈士纪念堂
老街上有着超现实艺术门头的老宅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现实中来,凤凰、花卉、蟠桃、人物脸面等等雕刻精湛栩栩如生。老街上有一座抗战胜利堂,当我们赶到时,才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开放。从铸铁缕空的大门可以看见里面那座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毛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


聂耳故居
根据网上的导引,我们在老街上找到了聂耳故居,这里也是他的出生地。在他8岁的时候,父母带着他离开了这里。这是一排两层楼的连体商铺,聂耳父母曾经在这里开过“成春堂”小医馆。1943年因为拓宽街道而被拆除,后移4到5米重建。目前我们看到的是2010年修缮过的屋子。




复建的近日楼
从老街走去昆明最古老的遗迹,始建于南诏国(唐代)的“东西双塔”我们用了大约四十分钟,途中经过始建于明朝的“近日楼”,意即它的高度可以接近太阳,又名丽正门、大南城。可惜上世纪50年代,此楼被拆除。2002年,在城楼的遗址往南900米的地方,东西寺塔的中间复建了此楼。并建成恢复了老昆明风貌的步行街。老街上又见医馆,几组老昆明市井青铜雕像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