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杭州——和浦西邻居同游(三)

标签:
杭州 |
分类: 旅游类 |
博士在拱宸桥
博士和教授
桥下的历史人物和图案
水上巴士康熙乾隆走过的御道
陈云题字
古董级的花地砖
三台晚餐
浴鹄湾秋色
岳坟路
好美的景致
二宝
牛皋墓
紫云洞前院落
紫云洞
洞口很深
洞内神殿
两个“盗”绿者
收获满满
还嫌不够
终于罢手
博士拍的大头照
11月26日,阴天。上午打车去看京杭大运河上的古桥拱宸桥。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是杭城众多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运河很宽水很大,远远地我们就看见了那座古朴的桥,沿着运河边向它的方向走去。岸边矗立着一块石碑,一面写着:京杭大运河南端,另一面刻着大运河的走向图。
我们几个想在碑前合影,无奈周围一大群正在热舞的广场舞大妈根本没有心情管此等闲事。恰好这时一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姑娘走了过来,我们赶紧上前叫住她请她帮忙。没想到,她非常热情专业,不单在拍摄前逗我们笑,还这般那样地给我们拍了好几张,真是太谢谢她呢!
古桥旁是一个广场,桥下有一凉亭,亭子里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建造大运河和桥的历史。亭子里几个老年人在那里聊天,我们在广场上到处闲逛。博士给孙女买了一本伊索寓言故事书,打算回去讲给孩子听。教授发现运河里有水上巴士(交通船),大约半小时到四十分钟一班,可以从这里坐回到城里,票价比公交车贵一块钱。
我们抓紧时间去桥对岸的商业街走走。走上这座石头建的古桥,整个桥面非常地宽,两边是人行的宽宽浅浅的阶梯,中间是用来推车的窄窄坡道。两旁的护栏比较低矮,往下看到桥两侧都有石墩,据说是用来防撞的。每个石墩上都卧着一个有点像龙一样的不知名的动物(上网查到了)。
桥对岸的商业街上游人不多,商铺大多大门紧闭。我们在拱辰书院门口停留了一会,怕赶不上班船,没有再往前去。从桥上返回,我们去排队等候班船。班船古色古香,前面翘起,后面像是一个火车头?
继续打车去云栖竹径。这两个景点在两个方向,因为第二天就要返回上海,只能赶着走了。云栖竹径是杭州新十景之一,早在清雍正时,“云栖梵径”就被列入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一直想去那里但却因为离市区有点远终究没能成行,这次和同伴们一起去,总算如愿。
云栖竹径在上天竺里面,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过后。沿着长长的中间铺着竖条青石板,两边是小方块石头,两者之间嵌着黑砖的小路(据说这是当年康熙、乾隆两朝皇帝来时走过的御道)一直往里走,两旁高高的青竹掩映着,夏天来此地一定非常地凉爽。
走过上面有“云栖”的石头牌楼,竹林里出现了些许红叶树,在碧绿的青竹间闪耀。我们沿着曲曲弯弯的小路前行,两旁的树林逐渐茂密了起来。路边的凉亭里一块黑色的石碑上刻着“云栖竹径”的字样,那是陈云题写的字。在洗心亭旁,两棵高大粗壮的千年枫香树让我们都不由地抬头仰望。它的树干上长了些青苔,虽然跨越千年,它却依然挺立。在它的面前,人又算得了什么?
红色的黄色的橙色的树叶多了起来,前面是一片建筑群。那里原来有始建于宋的云栖古寺,传说当时有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宏法师曾在此居住过。现在里面有一正在修葺的青砖墙民国小楼,在它的边上有一间小屋,匾额上写着“栖云阁”,里面的彩色地砖非常漂亮,靠墙是一圈从清朝到民国的石碑,其中有董其昌的《佛说阿弥陀佛经》。
从小屋旁边继续往上,石阶两边红叶显然多了起来。又是一个好大的平台,周围是带莲花柱头的石头护栏,两边有对称的石楼
放起了音乐,让我随心起舞。我们在那里玩了好一阵才下山打道回府。下来经过“兜云亭”,据说那里经常云雾缭绕,故有“兜云”之意。回去我们再次去三台山庄吃晚饭,点了那个博士最惦记的“私房芋头煲”。
11月27日,阴天。下午就要回沪,上午我们去饭店后面的栖霞山上走走。去往山上的路先是经过岳坟后门,往前一大片修葺一新的联排白屋,小路中间是大树绿植和红枫。路旁的香山精舍里是香山洞,洞前有一大石头,石头上有早年参加同盟会的抗日爱国将领诗人续范亭“尽此一报”的手迹题刻(回来写游记时从网上得知),我们着急赶路,只看见小路中间的指示牌,没有进精舍里去看看,留下了遗憾。
知道山上有紫云洞,因为对山洞没啥兴趣,所以没去过,这次只是顺路去打个卡。沿登山道走上几个转折,很快就看见了紫云洞的山门。我们先往前去看跟着岳飞抗金的将军牛皋的墓冢。知道牛皋是小时候听父亲讲岳飞的故事,没想到他的墓就在栖霞岭上紫云洞前。墓冢由半圆形石头护栏围着,墓前一块石碑上刻着“宋辅文侯牛皋之墓”。除此之外,别无任何祭祀物品。和岳飞墓比较,相差好远。
回头进去紫云洞山门,山门匾额上书“紫云胜境”。再上一条山道,就看见门前挂着“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的牌子的小门。进入是一个宽敞的院落,三面都有中式的大屋。院子里有一“倚石公司”,果然花卉盆景四散院内。原以为那只是一个浅浅的小洞窟,没曾想,这个洞很深,可以沿着石阶走下去。洞口石头呈斜向切割,真是鬼斧神工。旁边的石头上刻着“紫云洞”和“天地精华”的大字,下面有个一平台,深不可测的一侧用石头护栏挡着。从下面平台往上看,石阶的一侧被一堵墙挡住。
紫云洞因洞内石头显紫色,尤其在阳光下犹如紫云而得名。整个洞内全是石头,还有七宝泉。继续往里走,又是一个通往地面的洞口。小小的紫云洞内供奉着三尊金色的佛像(西方三圣?),看来平时这里香火很旺。
走出紫云洞,教授和博士一路采小草,山路边、树皮上的苔藓是博士的目标,他俩甚至还拔了一棵完整的小苗。手不够用,博士拿出钥匙当做采苗的工具。看他俩“工作”得如此认真起劲,我顺手把他俩的所作所为拍了照片和视频,以保留“犯罪”现场的证据。
去杭州这几天,原来天气预报都是雨天,还好老天爷帮大忙,雨总是在上午9-10点之前就结束了。一则,阴天的西湖和晴天西湖的水光潋滟、雨天西湖的山色空蒙都不同,只是我没有苏大才子的文字功底,写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罢了。二则,这次去的好处就是游人少,教授带去的又都是冷门景点。大家都觉得这次玩的景点过去大多没去过,玩得也就非常尽兴。三则,这次有新游友浦西大律师瑚瑚的加盟,又给旅途中间增加了不少新的谈资和知识点。
杭州是个玩不透的好地方,以后再相约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