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舞蹈讲述历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2019-10-29 22:06:11)
标签:

舞剧

分类: 书影剧观后感

用舞蹈讲述历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用舞蹈讲述历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题图:最后,女主角抱着孩子出现在舞台上。


那天正和当年的同事们在美丽乡村罗泾塘湾村的母亲花文化园里畅游,突然接到好友雪萍电话,问我晚上是否有兴趣去看舞剧?曾经看过这个剧的几个短视频,心里一直想看这个剧,听她一说,正中我下怀,马上给了她肯定的答复。


从罗泾回到家,放下东西,就去父亲家,把他安顿好。在那里吃了早晚饭,坐八号线换十号线,去虹桥的国际舞蹈中心。出站往前走不远,雪萍已经站在路边等着我了。


进去才知道那晚是雪萍单位举办的“三枪之夜”舞剧专场。


好久不看舞蹈了,男主角王佳俊长相英俊,第一次见到;女主角朱洁静瘦且高挑,是舞剧《朱鹮》的主角,曾经看过她的舞蹈。


故事的内容想必我们的同龄人都知道,五十年代孙道临和袁霞拍过同名影片,最近胡歌和刘涛再次重拍此片。想知道这样的故事如何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述。


大幕一拉开,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上海。黑暗的背景,身着长风衣,头戴鸭舌帽,看不清脸面的国民党特务在阴森恐怖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的伴奏下,从舞台四面走出,到处乱窜,把当年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白色恐怖表现了出来。


男主角从苏区来到上海,被安排在一个报社上班。舞台中央一扇缕空大铁门。黑暗中,站在门外的人们被一条从上到下的光带扫过,然后停止,铁门打开,像是代表着人们坐电梯上写字楼。


报社里的职员们手中拿着稿子,在办公室里在办公桌上互相交换着,这一段舞蹈节奏感很强,现代感很强,这样的群舞过去没有见过,是一种创新。


身穿长衫,脖子上挂着一条皮尺的裁缝,是上海地下党的代表人物,也是李侠的联络人,裁缝铺的小徒弟和街上卖花的小姑娘像是他们之间的联络员。


舞台边上一个大床,床前铺着一张地铺。当夜晚来临,女主角在楼下做掩护,男主角上阁楼去发报。一边是一张沙发,有三对演员分别表现出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知、相恋的三种状态。中间的双人舞细腻优美,表现出男女主人公为工作需要从假扮夫妻到互相了解后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真心相爱而后结合的过程。


黎明前的黑暗,有斗争就会有牺牲。大雨滂沱的黑夜里,风声雨声中不时出现的特务又在舞台上到处乱窜,当革命志士被国民党特务抓住严刑拷打时,当他们被押赴刑场杀害时,舞台灯光采用了刺入眼帘的血色,突出了垂死挣扎的敌人的残忍和烈士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自己最后一滴鲜血,令观众原来已经抽紧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喉咙口!


裁缝铺小徒弟的死,让李侠痛苦万分,他用一大段感情激荡的独舞把内心的痛表达得淋漓尽致;知道自己的同志遇难,女主角用不断地向前弯腰并嚎啕、捶胸顿足的形体姿态来表现自己悲愤的心情。让观众们深受感染。


整个舞剧最令人放松心情的是那段女子群舞。影影绰绰的水墨布景里是老上海的场景,身穿旗袍,头上挽着发髻的女人们,在抒情舒缓的《渔光曲》的伴奏下,左手挽着一张小凳子右手拿着一把团蒲扇,或坐或站在小凳子上,时而用那把蒲扇轻轻地扇动,鼓起腮帮子用嘴使劲地吹风,摆胯、出腿,举手投足之际那典雅的动作,那是老上海居民生活的写照。朱洁静领衔的那段群舞非常美,女演员们坐在小凳子上生炉子做饭时的优雅,起身时的窈窕身姿都令人不忍眨眼,那是上海女人与生俱来的那份“嗲”。虽然先前已经看过多遍视频,但是舞台上的光影随着演员身体动作的变化所勾勒出唯美线条的感受更是非同一般。


当李侠坐在舞台中央那张电报桌前,发出最后那条著名的电文时,变调的国际歌旋律和着电码的声音由弱渐强,


剧中李侠夫妇的双人舞很民族,男的穿长衫,女的穿旗袍,在舞动中隐约露出女主演那细长匀称的腿部,突出了女性美。


舞剧开始的电影形式和中间用打字的方式打出字幕的形式串联,让那一声声“永不消逝的电波”贯穿全剧,直击观众们的心灵。


剧本改编成舞蹈的形式很成功,无论是单人、双人、群舞的编排,还是演员的舞蹈功力,音乐的引用和渲染,舞美的设计和制作都让它值得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作为一个上海人,真心希望能看到上海歌舞团更多好看并有教育意义的舞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