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纪事)“探秘”锁罗盆--香港的另一面之七十二

(2013-04-22 23:11:20)
标签:

香港纪事

锁罗盆

猛鬼村

新界东北

颠茄

分类: 香港纪事




       “探秘”锁罗盆

             --香港的另一面之七十二

               薛永兴 文/图


 

  细雨菲菲,烟雾朦胧,寒锋来袭,乍暖还冷。最近,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和香港的行山朋友们一起探访了全港最神祕诡异的地方--锁罗

锁罗,又名锁罗盘锁脑盘位于香港新界东北,邻近荔枝窝。坊间传说锁罗从前是一条住满村民的小村,抗日战争时期的某一年太平清醮,一些在外的同村兄弟回村庆祝,发现全村竟空无一人,所有村民有如人间蒸发一样。有传村中是因为温疫,故村民全部搬走。又有传村民受日军袭击,全部村民无一幸免。但奇怪的是,各家各户的家具全都整整齐齐,还放着准备庆祝的食用品。而家中的禽畜亦都健在。是搬走、逃难、遭袭击,还是另有原因就不得而知。

还有传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不少远足人士在新界东北行经锁罗时,经常怪异地发现指南针失效。还有人根据地图找该村,但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更有行山人士在此迷路失踪,不明不白的离奇死亡。因此,锁罗还有一个怪名,叫“猛鬼村”。

近年来,锁罗越来越成为香港行山爱好者喜欢远足的地方。香港远足界资深人士认为,不仅是这些离奇怪异的事件引起许多行山人士前往锁罗盆探秘,近年来那里良好的生态及美丽的风景也是人们探访这个村落的原因。

我们从沙田马料水乘旅游专船出发,经赤门海峡,穿过香港最美丽水道“红石门”,进入如诗如画的印洲塘海岸公园,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就来到了一个通向锁罗村的小海湾。由于码头很小,我们只能坐小舢板登陆。

从码头出发,走不多久,就来到了一大片生长茂密的红树林,据说这里曾经是锁罗村民的基围虾塘,紧挨着的是一个像湖泊似的鱼塘,湖水清澈,苇花飘荡,湖边还有一个以前村民用过的捕鱼篓子。

在蒙蒙细雨中,我们一行人走在布满牛粪的乡间小径上,走上缓缓的一个小山坡,就走进了锁罗村。但见村里颓垣败瓦,滿目瘡痍,仅有几幢一二层高的房子,还在那里挻立着。那些倒村屋大多只剩下牆壁,没有了屋顶。村中树路纵横雜草叢生大樹遮天,阴暗潮湿,说不尽的幽深冷清只有几家门前的大红春联,才让人感到了一丝生气。

不过,走在村间的小道上,你就会发现,锁罗周边的环境真的是太美了,整个村子坐深長谷地,郁郁葱葱,澗水奔注其中,潺潺溶溶。只是由于位處谷地濕氣較重,加上大樹參天,在阴天阴风中,显得異常幽涼神秘。

在村里,我们遇上了一位姓黄的老人,他说自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后来移民加拿大,近年退休后又回到香港,正在与志同道合的村友们一起争取“活化”村落。老人指着路边一处小山林及隐藏其中的铁架子说:“这里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游乐园!”

据黄先生介绍,锁罗全盛时期有400多人居住,建有50多幢楼房,后来因渔业、农业日渐式微,加上交通不便,人口逐渐外移,村落就这样荒废了。不過,還是有村民會在舉行太平清醮期間回到村內進行祭祖。近年来,像他这样的不少村民开始寻根之旅,从外地回到这片巳被遗忘的土地。

由于地理偏僻,再加上几十年来人迹罕至,锁罗村一带的生态环境良好,在这里我看到了少见的“两面针”,像西红柿一样但剧毒的“颠茄”,还有树上长成一排排的“灵芝”。据同行的行山友说,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碰见“豪猪”等动物呢。

在昔日的古道上,我们看到一块刻有“销罗盆”字样的路碑,其中“盆”已埋泥下。

锁罗可从水路和陆路到达,陆路比较辛苦,大多从乌蛟腾起步,要走五个多小时才能抵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