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6月4日9时20分康定出发,游览泸定桥景区、丹巴甲居藏寨,目的地小金县城,行程520公里,用时11小时。9时20分康定出发,离泸定只有50公里,一路穿行在山间的隧道中,最长的隧道有21.5公里,可见我国的基建工程有多牛。山间植被茂盛,山峰云雾缭绕,蓝天白云相伴,如同行驶在天界中,景色美不胜收。10时20分到达泸定,两山之间高楼林立、错落有致,不宽的街道,车水马龙,停车位可以说是一位难求。泸定桥又名大渡桥,为铁索桥,座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大渡河上,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由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中国国内独有。也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而得名。站在泸定桥上,桥下的大渡河水声隆隆、惊涛拍岸,怀着崇敬的心情游览泸定桥,想起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场景,仍令人心生几多悲壮的感慨,勇士们那英勇无畏的精神荡涤着心灵,升华着思绪。11时30分离开泸定,一路上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隧道,只觉得心情有些压抑,还好出隧道山水之间的自然风光,美的令人沉醉,可以缓解一下。15时20分经过丹巴县城,前行到达丹巴甲居藏寨景区,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丹巴县城约8公里,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在售票处购票后换乘景区的大巴车上山来到寨子中,登上观景台观看,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半山腰云雾袅绕,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远远眺望,向阳的高山坡地上分布着上百栋红、白、黑三色相间的石砌小楼,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居住着140多户嘉绒藏族居民,藏寨层层叠叠盘绕在大金河谷上,背靠皑皑雪峰和茂密森林,碧绿的大金川河在谷底奔流不息,展现了一副田园牧歌式的优美乡村画卷。沿寨子中的木质栈道前行,有一条进寨下山蜿蜒曲折的狭窄小道,沿途隐蔽在绿树丛中的白塔、转经筒、五色经幡神圣庄严。寨楼多为石木结构,造型独特、别致,极富层次感,同时,色彩明快、鲜艳,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等互为衬托,着实让人着迷。民居以一幢一户为特色的寨楼,依山而建,七彩颜色相配得宜,具有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风格,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藏寨家里打扫的非常干净,院里院外好精致,都是花花草草,装饰着整个藏寨,和着不时飘来的炊烟味和瓜果香,着实的浪漫,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很热爱生活,懂得经营、懂得享受,最美的乡村景色大概也就如此了。18时15分离开景区,赶路前行,自不必多说,20时到达小金县城。县城依山而建,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虽然已是晚上,行人却川流不息,特别是这里的火锅相当不错!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为铁索桥,座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大渡河上,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由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中国国内独有。也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而得名。站在泸定桥上,桥下的大渡河水声隆隆、惊涛拍岸,怀着崇敬的心情游览泸定桥,想起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场景,仍令人心生几多悲壮的感慨,勇士们那英勇无畏的精神荡涤着心灵,升华着思绪。








在售票处购票后换乘景区的大巴车上山来到寨子中,登上观景台观看,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半山腰云雾袅绕,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远远眺望,向阳的高山坡地上分布着上百栋红、白、黑三色相间的石砌小楼,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居住着140多户嘉绒藏族居民,藏寨层层叠叠盘绕在大金河谷上,背靠皑皑雪峰和茂密森林,碧绿的大金川河在谷底奔流不息,展现了一副田园牧歌式的优美乡村画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