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Play从理论到实践》第6、7章读后感

(2018-05-23 13:02:46)
分类: 读书笔记

角色游戏完全是由幼儿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发挥和表演,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它是幼儿对社会感知能力的真实表达,是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再现。比如表演医生的角色,幼儿平时见到的医生什么样子,可能在游戏中就会表现出什么样子。同时在游戏中,玩什么,怎么玩,故事情节怎么发展均由幼儿自己决定。角色游戏在带给幼儿快乐的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幼儿自身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在没有规矩和条条框框下,幼儿可以尽情自我表现,流露最真实情感表达,同时也更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与同伴交际能力。

l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主要作用

虽然角色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导地位,甚至强调教师不应多加干预,那是否教师就什么也不用做了呢?当然不是,相反,对于角色游戏中,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下面就做简要总结:

1)角色指引

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当出现幼儿对角色理解偏差时的指引,在角色分配完毕后,幼儿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进行角色扮演,但是有些角色幼儿存在着理解偏差,尤其是当幼儿理解中的角色出现较大偏差时,教师就要给予引导工作。另外一方面,就是当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出现不知道怎么演的时候,教师也要适时给予提示。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有人扮演爸爸妈妈,可能幼儿只会想到妈妈会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除此之外呢,这时候教师就要适时提示,帮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妈妈要做饭那菜从哪里来啊,需不需要去菜市场或者超市啊,或者宝宝生病了是否要带他去医院,帮助幼儿回忆平时生活中的场景,加深游戏情节的深入。

除了口头上的语言指引,教师也可以实际场景,比如在招待客人表演中,准备好茶壶、茶杯,在妈妈逛菜市场、超市的表演中,可以选择直接带幼儿去超市进行实际模板表演,这样实际场景下表演更能提高幼儿表演的积极性,加深幼儿的对生活经验的感知能力,更能体现进行角色游本身的目的和作用。

2)观察为主,适时干预

我们说角色游戏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作用,但绝不是要教师放任不管,任其自由游戏。教师一定要认真的观察幼儿的游戏进行,包括幼儿的言语表达,肢体动作,通过这些行为和语言的表现,要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能力,除此之外,还要观察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关系,角色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幼儿对游戏的态度、游戏持续的时间、幼儿外部与内心的表现等等,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以及性格特点,不足或者有待加强的地方。比如,有的幼儿在游戏中一直处于中心人物的地位,注意多,爱指挥别人,但是说话总是不够和气或者礼貌,这时候教师恰当给予指导,小朋友好棒,是不是要做好榜样啊,那对待别的小朋友是不是应该有礼貌啊,说话应该和气一点啊,这样的指引会让幼儿有成就感并且更容易去接收改正;再比如有的幼儿不善表达,或者说心里有话,但是不愿意说出来,这时候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可以带其去超市,“如果你是小售货员,你该怎么收钱啊”或者让其尝试多个角色,从小到大,当个客人,当个小弟弟,然后再可以鼓励去尝试爸爸妈妈,这种言语动作较多的角色。这样循序渐进的鼓励,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更有利于全面的发展。

3)巧妙融入,丰富游戏

我们班里进行表演游戏时,经常会组织不起来,教师就可以巧妙地担当游戏的组织者,“今天老师要当一名主持人,咱们要举办一场森林晚会,每个小朋友都要当一个小动物,然后进行表演”这样就会很快把幼儿组织起来,开始游戏。另外,当游戏出现尴尬的中断或者短暂暂停时,教师也可以机制的融入游戏,把游戏串联起来,从而带领幼儿继续进行。比如在角色游戏中超市买东西回家做饭,超市“售票员”在收完钱之后就没有什么语言和活动了,扮演的幼儿可能回不愿意扮演,或者演完就会比较“落寞”,这时候教师可以巧妙的扮演成另一位顾客,说“呀,刚才买东西,妈妈说忘记买盐了,但是我不知道盐在哪里放着”那么“小售货员”可能会非常乐意的带你去找盐。在小中班角色表演游戏中,教师可以多参与进来,一起游戏,但是在大班的角色表演游戏中,应该更多的发挥幼儿自主性,但是绝不是绝对的,在这点上,教师自己要把握好这个度的问题。

4)记好笔记,注意总结

教师在整个角色表演游戏中,要多观察、多聆听、多记录。多观察幼儿的表现情况,多聆听幼儿的言语表达,并把看到的、听到的重要信息及时记录下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有的时候也可以用手机将幼儿的表现拍下来,作为视频资料。这种文字、视频资料,方便教师进行前后的对比观察,发现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游戏改革或者方向的转变,让角色游戏发挥其作用。此外,这种记录也方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及时掌握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尤其是在对幼儿性格培养和习惯养成方面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