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城期间的多目标冲突分析
(2022-04-16 13:47:25)
标签:
疫情封城目标冲突 |
分类: 林子原创 |
封城的目的:阻断新冠病毒在城市内传染,并防止外溢到城市以外地区,最终实现感染人员清零。
封城期间需要实现的多目标任务:
1.
2.
3.
4.
5.
6.
7.
8.
上述目标任务之间的冲突分析:
A.
目标1要求尽可能多的人禁足家中,尽可能少的人员在外流动;也就是说保供人员要尽可能少;
目标2要求必须有充足的保供人员才能保障所有居家人员的生活所需。
B.
目标3要保障重大疾病人员的应急就医,就必须医院提供门急诊服务。总是会有就医人员处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医院接诊病人就很难做到不发生院感。
目标4 要求医院防止院感,院感发生会被追责。对于医院来说,不接诊就不会有院感,少接诊就降低院感风险。所以医院就会尽可能不提供或少提供门急诊服务。
C.
目标5 高频次全员测核酸,对于已经疫情已经大面积社会传播的城市来说,必然在一定时间段内大量检出阳性人员,随之产生对于转运能力、集中隔离点、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的巨量需求
目标6 转运数量越大,转运频次越高,转运人员感染的风险就越大,也就意味着转运人员在执行转运任务时会持续减员,导致无法满足阳性人员及时转运的需求。
目标7 城市中适合作为隔离点、方舱医院的建筑或空间总是有限的,应急建设方舱医院也是需要时间的,能够用于新冠治疗的定点医院也是有限的,难以满足疫情上升期的巨大需求。
D.
目标1和2 城市停摆,必须依靠外部力量来维持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大量物资要运送到疫情城市中来
目标8 为了减少病毒外溢,应该尽可能减少疫情城市与外界的车辆和人员来往
E.
目标3 应该维持必要的常规医院门急诊服务
目标7 疫情上升期间,要将更多的常规医院改建为新冠定点医院
目标3 应维持必要数量的医护人员用于非新冠病人的门急诊服务
目标5 应最大限度地将医护人员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以实现高频次全员核酸检测
目标7 更多的医护人员要投入到方舱医院和新冠定点医院
这些相互冲突的目标任务,正是处于疫情风暴之中的上海出现各种疫情次生灾害的原因。
由于奥密克戎的超强传染力,导致新增感染者数量日以万计,且数日居高不下。保供人员、医护人员由于在工作中被感染而持续减员,更加剧了上面所分析的种种冲突。决策层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决定了目标2和3相对于其它目标较低的优先级,于是便有了上海人正身处其中的种种困境,居民买菜难、非新冠病人就医难,更有数起病人因无法就医或无法及时就医而死亡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