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教育中的“公地悲剧”现象分析

(2013-01-05 10:35:31)
标签:

中学教育

公地悲剧

题海战术

教育

分类: 林子原创

儿子现在上海市的一所重点高中读书,每天作业多得难以承受,晚上经常要写到11点钟甚至更晚,有时候还要早上5点钟起来继续写作业。如果没有完成作业,学生会被赶出课堂。我真的很担心,在这种高负荷的环境中,每天只能睡6个小时左右,儿子的身体能撑过高中三年吗?有一次去儿子学校开家长会,听了任课老师轮流来讲各门课的学习要求,我真的觉得学生是很难完全执行老师的要求的。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是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广为人知的名词。1968年,美国学者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森林过度砍伐的、河流和空气的严重污染等。

 

让我们将中学的老师和学生类比为哈丁笔下的牧民和公共草场。以下分析的前提是:家长和老师都认为题海战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有效手段(这一点与社会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和牧民一样,每个任课老师都想通过多布置一些作业来提高自己任教课程的成绩。虽然他知道学生们需要完成的作业已经太多了,但如果任课老师A少布置作业,而其他课的老师都多布置作业,那么学生就会在其他课程上花更多的时间而在A老师所教课程上花较少的时间,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A老师所教课程的学习成绩很可能会下降,A老师可能会被领导批评、绩效工资减少、无法评先进等等。而这一局面是A老师不愿意看到的,因此,A老师的合理选择必然是多布置作业。所有的老师都采取“多布置作业”这一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策略时,学生的境地就非常悲惨了。作业多到写不完,持续睡眠不足,没有时间娱乐和锻炼,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必然下降,厌学情绪上升,身体素质变差,学习效率降低,就像过度放牧导致持续退化的草场一样。在这一体系中,家长们往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老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应该多布置一些作业给学生,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更好。在现行中学教育体系中,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家长和老师处于监护人和权威的地位。家长和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冠冕堂皇的:“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们将来能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前途”。在这一话语体系中,学生只能默默地承受而无法抗争,就像无言的公共草场一样。

 

如何打破教育体系中的公地悲剧呢?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

1. 家长和老师要认识到,题海战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意味着做题越多越好,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个临界点,过量的作业不仅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反而会导致抄作业、厌学和成绩下降。

2. 学生们要认识到自己有正常的休息、娱乐和锻炼的权利,当自己的休息、娱乐和锻炼的时间完全被作业所挤占时,要敢于向老师和学校反映自己的要求,争取自己的权利。

3. 学校应建立同一年级不同学科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主动征询学生意见的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负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中学的年级组应该将上述事项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

4. 学校对于任课教师的工作绩效评估不能单一考虑学习成绩,还应兼顾作业量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