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奶奶”万一英病逝

(2015-01-26 21:54:51)
标签:

娱乐

       据北京京剧院青年老旦演员翟墨1月22日晚在新浪微博中披露:老旦名家万一英当晚因脑出血去世。万一英曾在京剧艺术电影《沙家浜》中饰沙奶奶,享年70岁。


      万一英在1960年入北京京剧团学员班学老旦,李多奎弟子。1963年北京京剧团赴香港演出时,18岁的万一英被裘盛戎提携,主演了《望儿楼》、《赤桑镇》等剧目,从此名声大震,与王晓临、王晶华、王梦云一道,被称为优秀青年老旦的“三王一万”,后在京剧艺术影片《沙家浜》中饰沙奶奶。

 
 

 

    链接                                 
                                           人物简介
 

 

        万一英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父母均是京剧票友,姐弟共七人,万一英行三,自少年入北京京剧团坐科,至49岁提前退休,在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除演《沙家浜》过千场外,传统戏有《钓金龟》、《遇皇后  打龙袍》、《望儿楼》、《四郎探母》、《赤桑镇》、《罢宴》、《大登殿》、《洪母骂畴》等,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与王晓临、王晶华、王梦云一同,被戏迷称为优秀青年老旦中的“三王一万”。1984年以《罢宴》荣获北京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一等奖。万一英退休后,对京剧艺术仍魂牵梦萦,曾于1997年,在天坛西门开了个 “沙老太饭馆”,一时轰动京城,每周六全天停业搞 “戏迷乐”,成了梨园界、京剧票界人士聚会、座唱的好场所。


                                                                               
                                      主要经历
 

        万一英1960年6月考入北京京剧团学员班,当时团里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李(多奎)等流派大家挂头牌,可谓是强角联合、辉煌耀眼。万一英在众名家的薰陶中拜李多爷学老旦,平时在演出中做为学员只能跑跑宫女丫环,但万一英天资聪慧,肯吃苦心眼实,天天坚持练功,进团3个月就能拿元宝顶, 练毯子功下腰一次竟昏死过去, 一年365天练功、演出,没一天休息。万一英在这些京剧大艺术家之中,耳闻目睹用心偷学了不少戏。1963年,北京京剧团在萨空了团长率领下,被邀赴香港演出(李多爷因病留京),当时北京到广州火车要走两天两夜,在列车上乘客与京剧团演员联欢向各车厢直播。 结果万一英唱了一段《钓金龟 》,被在软卧车厢的裘盛戎先生听到,很是赏识,到香港便给她贴了一出《望儿楼》,连谢12次幕,结果一炮打响, 誉满香江。京剧团载誉归来回到广州进行汇报演出,当时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点了一出《赤桑镇》,裘爷问万:“爷们儿,你敢唱吗?”,当时万一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楞上了,结果大获成功,得到裘爷由衷的表扬。从此,18岁的万一英开始挂牌走红,成为团里的老旦台柱子, 从每月学员15元生活费, 转定为演员,每月拿48.50元工资。万一英在与裘爷同台合演的《遇皇后    打龙袍》《赤桑镇》等戏中,受益匪浅,得到裘爷许多难能可贵的指教,这两出戏曾在中山音乐堂,连演4场,场场爆满。裘爷对万一英在艺术上要求相当严格,对戏时一板一眼,一字一腔都抠瓷实,上台便又带又抬着她唱,万也用心争气,傍着裘爷要下一个又一个的好来,场场炸响堂。在台下,裘爷对小年青的万一英,又是关爱有加,一次演出前万发高烧,裘爷知道了,便买来橙子让她吃,并问:行吗?万答:“行,死也死在台上!”裘爷高兴拍掌:“爷们儿,我就爱听这话!”北京京剧团在1964年排演《杜鹃山》,是裘爷的乌豆,万一英的杜妈妈。裘爷也帮她设计了动作,建议她斥敌时用两指比用单指要有力。万在众位艺术家的帮助下,首次扮演现代京剧里的“杜妈妈”,为今后成功塑造 “沙奶奶”奠定了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