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后感】《天生就会跑》读后感之一

(2014-01-07 16:55:19)
标签:

书虫

天生就会跑

跑步

马拉松

分类: 读书

@欢乐书虫部落

 

因为一个意外和这本书结缘,原本我不喜欢跑步,也对跑步的书没有兴趣,却因为一个和跑鞋有关的话题而结缘。因为《苹果的奇迹——这一生至少做一次傻瓜》里的老人的执着地对种植无农药苹果的事件中,他自己认同的也是来自另外一本书里的观点、并且也是后来他成功的关键的地方是在于,现代的农药和肥料虽对农植物有益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助力反而大大削弱了植物根系的抵御能力和抓取养分的能力;类似的,那些科技跑鞋的各种技术对足部的帮助和助力,或许其实也是在让足部变得越来越脆弱。这个在木板床其实比席梦思对人有好处一样,也类似于现在的录音棚技术已经让录歌变得非常简单和傻瓜化或许早已在削弱着艺人们的唱歌实力、音乐实力。这些只是我的“胡扯”,然而在讨论中,书友们提到《天生就会跑》的作者也是这样认为跑鞋的科技是大大削弱我们的足部的能力一样,从这里开始勾引了我的兴趣,这本书到底说的啥?

 

对它有兴趣还有一层原因,现在不是跑步大热么,不管是生活中大家的跑步,还是马拉松运动的红火,这个背后的深层的东西我开始越来越有兴趣,因为我喜欢打这个比方,跑步如此红火或许是体育锻炼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一个必须,而跑步几乎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不跑不动则身体容易锈掉,类推,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思维如一直不做思维运动则也越来越僵化,或许阅读就如同跑步几乎是最方便和最容易成为持久习惯的一种运动(身体运动)一样,可能阅读会是思维运动中最便捷和最容易成为持久习惯的一种思维的运动(或锻炼)。那么,既然跑步能红,能风行,对于想要推广阅读的我来说,自然似乎可以好好研究下跑步那点事,来给推广阅读找点灵感?只是,不自己实践怎知其一二?难道我得先跑几年再说?或者,我可以先从了解这本书开始。

 

所以,我翻开了这本书。

 

其实开始两页就被吸引了,作者是在讲一个故事,小说一样,只是真有思想和内容并且也会讲故事的人,从开始的语句里能窥见端倪,所以那种原本狐疑的纳闷为啥几个朋友都这么喜欢这本书的疑虑从第二页开始就已经略不再有。却也开始有了多个问号,这种写法很让我意外,只是他到底会说什么?

 

作者是个跑步爱好者,一米九三,一百公斤出头,跑步爱好者,却伤到脚,被诊治为不可避免,天生不适合。而他了解到了天生就会跑步的一个居住在偏僻世界的一个族群,好像那种可以一口气跑两天的族群,可以追鹿或其他动物到其累死并蹄子磨坏的那种惨烈程度,他们并没有任何装备,也没有任何饮食和营养的调理,却天生就会跑。貌似他在最后找到了出路,貌似书里严重推荐了赤足跑,我还没看完,但是我看的几十页已经让我忍不住做了不少标记。且不管这个族群人一生(男人)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在不酒醉状态,并且害羞到和老婆发生关系还只能在酒醉后,让我非常带感的是那句,“他们也不会专门为赛跑训练、拉伸韧带或热身,只是随意地走到起跑线前,互相逗笑着,然后飞奔出去……坚持四十八个小时。”这种完全抛弃掉任何环境、装备、条件因素的几乎本能性的随心的想跑就跑,随时就跑,这种行动力和随性和享受程度,不就是和我对阅读的看法几乎一样么?随处可以翻开一本书,不管是家里还是路上,不管我们开心或者不开心,都可以翻开一本书。也是因此,一方面让我深深体会得到作者是真的爱跑步之人,此书也多数发自心声,貌似更似他说在和他自己讲话,一方面,我也实在忍不住在书上做了诸多标记,不过都是延展到阅读和跑步的类比。只是这只是开始,后面,他又会说些什么呢?

 

书友会现场有几位马拉松跑者的现身说法,让这个讨论更带感,几个不同角度的几乎都是彼此的完全冲击,也更有意思,阅读么,讨论么,从来就不必是非要寻求多少认同和做多少争辩,那么每每触及不同角度的非常差异性的看法和经历,那种不断被颠覆和刷新的认知,不更是读书和读书会的意义(之一)么?而那个女马跑者纪元MM的沉醉其中的那种分享姿态,分不清到底她是沉醉于跑步中还是沉醉于此书还是都是,只是让人很羡慕,而她那句提到书快看到最后舍不得看完的那幕,激起了我的深深共鸣,因为,感同身受,真的在某本书上写过这句不舍得看完的话。到这里我几乎更能体会(yy的体会)为何那些跑者可以无比喜欢这本书并有深刻共鸣之处了,从这个阅读共鸣的小侧面所发现的。虽我不是跑者,可以感受易炜说的那种非跑者看此书不会哭的潜台词的意思了。

 

《天生就会跑》,你到底后面还讲了啥?

 

http://s15/mw690/001UuHAdgy6FBzJlvFI1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