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人物评之(十五)太子萧景宣

标签:
琅琊榜 |
分类: 琅琊榜相关 |
http://ww3/large/685c29dcgw1ewlli3t08vj20c704f74r.jpg
第十五篇 太子
能力未及的悲剧
太子,之前在我脑海中,真的是一个路人了不能再路人的角色,哪一部涉及皇宫的小说没有这么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下半部就没有什么戏份的角色。他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梅长苏选择景琰是多么难得,就是那种单单知道有身份很厉害但是文中却不告诉你有多厉害的角色。因为梅长苏一出手,太子就连连出事,除了在谢玉的执行下抓了出逃的何文新,似乎具体就没有拿的出手的算计。也许有人说,太子不厉害怎么和誉王斗这么多年,这大概就是行文结构的问题了。这是一个从结构上被作者后面写消失的人物(因为主要是写长苏卧底誉王然后明着反水),太子,不过是需要的半个对手罢了。扯了这么多,也就是想说,太子真的没有什么出彩的,除了身份,那些个腥风血雨都是在“前传”中才会出现的,在《琅琊榜》设计的结构中,就是一个炮灰。性格也不讨喜,所作所为也不讨喜,设计郡主时犹豫不决还没有她母亲有做大事的果决,面对梅长苏的设计没有见到丝毫自保之道,就这么被小强到了,和誉王因为长幼嫡庶互相打耳光真是不合逻辑的愚蠢,后面被幽禁,也是该怎么落拓怎么落拓。然后,就被废了,速度之快,让初读的我瞠目结舌。
那么这样事情上毫无建树性格上没有亮点,除了身份什么都没有的太子,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评论的了,反派不是正面不是路人一枚。但是重看之后,楼主还是有话要说。
太子算起来应该行二,不知道当年萧景禹有没有被立过太子,大概十三年前梁帝正直壮年也觉得没有必要立太子,但是论长幼论嫡庶,太子之位怎么都轮不到萧景宣身上,况且当年论恩宠越妃也及不上宸妃。当年萧景禹的华彩,那是连梁帝也忌惮的存在,何况萧景宣?萧景宣儒弱,母亲好强,大概年少的时候活的也不甚开心。好像每一个大族豪门的老二,不是活的卑微就是阴狠强悍的隐藏大Boss,大概就是被这种看着最近的位置却求而不得的心理多年折磨的吧。纪王爷说过,身为皇子,哪个人对皇位没有想法?萧景宣,就算不强势,就算前面的大哥怎样风姿卓越,也是皇子。当然,还有一种是和景琰一样的,时候未到心理不成熟。
萧景宣如果是一个闲散王爷,大概也能庸庸碌碌过一辈子安乐悠闲,奈何他不是,没有那样的手腕的情况下,有这种上位者的企盼是很可悲的,当真坐在太子之位上的时候,萧景宣应该也是惶恐多于欢喜,因为他那个将帝王之心玩弄地七窍玲珑的父皇,还给他树立了一个对手:誉王萧景桓。看二人的出场:“前后脚进棚的这两个人,一看便知是兄弟,都是高挑韧健的身形,深目薄唇的容貌。太子萧景宣今年三十五岁,唇边有两道很深的口鼻纹,气质略显阴忌,而三十二岁的誉王萧景桓眉目更为舒展些,一进来就刻意露出平和的微笑。”谁心机更加深沉,一目了然。俗话说面由心生,二位平日里的心思性格立马呈现。越妃太子VS誉王皇后,能够两厢平衡,儿子这一端誉王的能力占了一筹,母亲一端,虽然皇后背后有太师势力但是论枕边风,越妃的手段可是高了好多。虽然以梁帝的帝王水准是不可能几句枕边风就可以影响的,越妃的势力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皇后(至少文中没有提及),但是所谓“帝王心术”,有“心”才可以玩“术”。梁帝的高明就在于,他给了太子一方撑腰,但是绝对不完全放手太子做大,太子没有完全脱离他的势力,不像皇后背后有太师几代留下来的势力,不然誉王虽然有能力,也不能与太子掐斗这么多年不倒。平衡,平的不仅是后宫平的也是帝王的心。这些平衡,稳定的是大局也是心。不能不说梁帝扼杀掉长子的风华和势力之后就很注重朝堂的平衡,不会让自己的心里有超脱控制的存在,所以,有了太子,有了太子的对立面誉王,相互牵制。这点,太子是明白的,但是却无能为力,因为这是帝王的有意为之,誉王都知道的事情。所以才有了幽禁东宫时的那一幕:“算了吧,我早就看透了,父皇无情多疑,总是骂我不修德政……他也不想想,要不是他扶了个誉王起来跟我做对,我何至于干那些事情……我的德行不好,父皇的德行难道就好了?”太子说了这一句,又大声惨笑,接着便是吞酒掷杯之声。
成为太子,却没有得到太子该得到的权力与尊重,就像给你了阿拉丁神灯却没有告诉你咒语还要天天被想要神灯的人追杀一样,如果能召唤神灯何至于东躲西藏。萧景宣没有梁帝的魄力,也没有继承母亲的狠辣,长久以来的来源于父母的“压迫”,不能自强只能打蔫,或者得到了太子之位后面对誉王还有点心理扭曲了,看文中太子的多次冲动就明白了。放在太子之位上,如果仅仅是和誉王斗法,可能还是会被斗下去,他有的,只是名正言顺。这所谓的名正言顺,遇见有魄力的人大概也就是一纸空谈。苦逼的可望不可即,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争取足够的资本。
如果能够重新选择,萧景宣还会愿意成为太子么?可能,他不会想这么多。
——太子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