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蓬论长胶三宝 挡、磕、拱
(2010-07-23 19:17:08)
标签:
乒乓乒乓球乒乓球技术乒乓球教学体育 |
分类: 乒乓球技术 |
张晓蓬论长胶三宝 挡、磕、拱
张晓蓬,1965年出生,曾是辽宁省乒乓球队运动员,中国第一位乒乓球博士研究生。1990—1999年在体科所从事乒乓球科研工作,现任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
挡
从长胶运动员运用挡的时机和方法来看,挡更大程度上是属于防守技术。挡球一般用来对
付速度较快、冲力较大的来球,如正手扣杀、前冲弧圈球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球的
力量很大,长胶运动员很难自己打击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时,倾倒地胶粒在球反弹过程
中,还来不及恢复原状。这时,底板的作用明显。由于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难以形
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冲力。在挡带有强烈上旋的前冲弧圈球时,回球的上旋
性质则不是非常明显,一般多为弧圈比较平直的不转球,有时略带下“沉”。在回击正手
扣杀球时,由于来球主要表现的是向前的平动冲力,旋转不强,给球板的压力不大,同样
使回球不带什么旋转,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挡前冲弧圈球大,同样球的前进速度明显减
小,落后台第二弧度较高,弧度较大。在对付这种球时要注意身体的适当迎前,否则不容 易找准合适的击球时间。
在运用挡球时,板形控制对击球的准确性影响非常大。尽管来球冲击力较大,上旋较强,
但由于长胶球板弹力较小,摩擦力小,在回击这种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胶或反胶那样
适当前倾,否则就会打滑,使球过不了网。应该是使球板保持与地面垂直,如果来球力量
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后倾,接触球稍厚一些,保证能“吃”上球,使球产生足够过网的平
动能量。在击球点上,反手挡球,球板在胸部高度,击球时球板要尽可能靠近身体,增加
手上感觉得准确性;正手挡时,球板在腰部与胸部之间的高度较为合适,位置过高不容易
借上来球的力量。在击球部位上要保证能够击球的后中部,使反作用力尽可能多地通过球
心,给予球足够的撞击力。在准备下一板击球时,由于回去的球比较下“沉”,让对方很
难再发力回击出弧线低、速度很快的球、这时,长胶选手重心就要适当前移,准备下一板 转攻或采用相持的办法了。
在开始练习长胶挡球时,最好是采用多球“喂”球的办法。这样可以提高练习的密度。因为如果单球两人对练,很难形成攻(拉)对挡得回合;在练习的内容安排上,要先练习挡中等力量的扣杀球,因为这种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较单一,可以减少手上感觉得难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础上,再向单独练习和对付难度较大的前冲弧圈球过渡,最终走到实战运用的目的。
磕
长胶运动员反手在对付上旋球的过程中,由于胶皮所具有的特殊性能,大体上分化成两种 技术:一种是挡,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另一种就是磕。这是本文重点要说的内容。在 实践中,磕主要用来对付速度不是很快的上旋球,如加转弧圈球,推挡球、上旋发球等。
在击球性能上,由于过来的球冲力不大,在作用于球拍时,齿粒变形后恢复原状的程度比 较充分,胶粒的作用明显。同时,当较强的上旋球向后压向胶粒时,由于长胶粒的倾倒, 使支撑力有明显得下降,球在球拍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滑动,加上在球下部倾倒后的胶粒再恢复原状时,其力量是顺着来球的旋转方向的,使回球不能像正胶和反胶那样多数是反 旋转的球,而使球的下沉感很强,有时回击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下旋感觉。鉴于这种回球性能,在对付长胶磕过来的球时,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化,在判断上,就当下旋球来处理,以免造成自己的混乱。
在运用磕时,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为是对付速度比较慢的来球,伸手不要太早,当来球过网后,接近本方台面中间时,出手一般比较合适。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后仰,不能看来球很转,就把拍形下压,这样会打“滑”的。接触球的后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时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一定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点像正、反胶的减力挡。在击球过程中,要带一点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样对球就会失去控制,在磕的时候,击球时间至关重要,在上升期击球最为合适。因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以借力为主的技术,如果错过了上升期,就很难借上力了,勉强把球弄过去,也失去了磕得意义,变成了别的什么技术了。在身体控制上,在磕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收腹、含胸。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磕过去的球运行距离是比较短的,可调节的范围很小。这就要求身体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细,不然的话,就会使球不过网,造成失误。
在平时练习时,可以单球为主,辅以多球练习。一方练习磕,一方练习拉。为了增加回合 ,减少练习失误,在磕过一板拉球后,陪练方在第二板可以适当减小点摩擦力量,把球“ 托”过去。长胶运动员挡一板过来,陪练方再拉,一直循环下去,也可以进行推磕对练;陪练方第一板推出,下一板可用搓球回击磕过来的球,然后,长胶运动员再磕。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练习接发球等其它环节中的磕。
拱
拱是长胶运动员对付下旋球的一项常用技术,也可以说是长胶运动员特有的技术,具有一 定的进攻型技术的特点。在对付下旋球时,由于长胶的胶粒比较软,摩擦力相对较小,球 在球板上的支撑点让运动员较难感受,所以,很难用正胶或反胶拉球的技术进攻下旋球, 而长胶胶粒向侧倾倒使球产生的反旋转恰好可以用拱的技术来对付下旋球。长胶用拱击球 时,回过来的球一般不会带有下旋,常常是接近不转的上旋球。有些业余爱好者不禁会问 ,那么为什么回击拱球时还时常出界呢?据我的观察和体会,主要是由于长胶拱的时候, 有一定的主动发力,再加上胶粒恢复原状的作用,使球出手后的前半段运行较快,是对手 产生一种感觉,后半段的速度可能也会很快,然后按照回击通常的正、反胶胶皮打过来的 球那样,下意识地要后退半步,拉球回击。可是情况则与人们的想象有一定出入,长胶 的击球在后半段的速度衰减比正胶和反胶要快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拉手较大,位置 又不太合适,就很难找到较合理的击球时间,常常是过晚,而造成回球下网。另一个原因 是,长胶运动员拱过来的球,一般都有一定晃动,轨迹不够固定,使回球方不准击球点 ,不敢用力,只有轻碰,但由于后半段过来的球冲击力很小,所以又借不上什么力量,造成回球下网。这是在回击长胶拱球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http://www.smartpang.com/pqjl/pingpangzhishi/2010-07-22/1375.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