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林巴斯E-M1和PRO镜头组合总结

(2014-11-04 08:58:10)
标签:

杂谈

目前正坐在丽江机场的后继休息室内,航班毫无惊喜的再次延误,所以打开电脑上来码点字。有关于奥林巴斯M.ZD ED 40-150mm F2.8 PRO这支镜头,我之前实际已经写过好几篇博客了。其实第一篇开箱的内容就比较丰富,然后凯迪拉克ATS-L图集、索尼魅力赏图集以及这次丽江图集都是采用这支镜头拍摄的。

http://s1/large/001UuoNZzy6Nl8DFOBGd0

原本打算按照常规评测的套路来写,但后来发现意义不大:这支镜头在M43和43阵营里已经几乎找不到对手,而拿它去与其他画幅镜头做对比似乎又不是很合适。我只能这么说:奥林巴斯M.ZD ED 40-150mm F2.8 PRO可以横扫自家系统中的所有变焦头画质,并完全可以比肩自家的几支中高端定焦头。请注意,说这句话的前提还是光圈全开F2.8——这支镜头甚至无需靠收缩光圈来提升MTF表现,和M.ZD/ZD系列那些神镜一样,这类镜头从最大光圈开始画质就迅速进入到极限水准了。有时候,它们甚至会给我们最大光圈即为最佳光圈的错觉。尽管实际想要达到解析力理论值上的顶点,你最好还是把光圈收个半档一档的,但请记住:这种镜头全开光圈时绝不是“画质不错”这么简单而是“画质极佳”。

http://s3/large/001UuoNZzy6Nl8FzqlYf2

我这里又附上两张带有100%截图的样张,第一张猫咪是在全开光圈 最长焦端 iso1600拍摄的,焦点位置是画面中心;第二张丽江束河古镇上某位制作烙铁画艺人的特写,光圈收缩到F4,焦段在当中且iso200,基本达到理论最佳画质点。这张照片的焦点在画面左上角的人物脸部,至于效果大家有目共睹。

注意:EXIF参数镜头型号显示错误,但具体参数是对的。

http://s1/large/001UuoNZzy6Nl8Gkhiw80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24 快门:1/200 光圈:F/2.8 焦距:150毫米 感光度:1600

http://s8/large/001UuoNZzy6Nl8Hekt157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镜头:OLYMPUS M.40-150mm F2.8 时间:2014-10-24 快门:1/200 光圈:F/2.8 焦距:150毫米 感光度:1600

http://s14/large/001UuoNZzy6Nl8HHCWhcd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31 快门:1/400 光圈:F/4.0 焦距:82毫米 感光度:200

http://s11/large/001UuoNZzy6Nl8HPi6maa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镜头:OLYMPUS M.40-150mm F2.8 时间:2014-10-31 快门:1/400 光圈:F/4.0 焦距:82毫米 感光度:200

昨天晚上我发了丽江图集后,大家的反映都不错。甚至有网友问为什么效果那么好,比他的NEX5要好太多了。我只能汗颜的回答他,效果好也是要靠钱堆出来的。且不论奥林巴斯M.ZD ED 40-150mm F2.8 PRO本身9XXX元的售价,单是我使用的E-M1机身售价也要超过NEX5系列套机了。毕竟,奥林巴斯E-M1和PRO系列镜头的定位很高:在奥林巴斯内部是作为最高旗舰存在,而对外也是用来与各款APS-C旗舰(比如佳能7D系列、尼康D7K系列)一争高下的。镜头名后缀的PRO字样证明它的定位是给专业摄影师和高级用户所准备,这与主打消费应用的NEX微单系列有极大的差别。

http://s5/large/001UuoNZzy6Nl8JbXLe94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31 快门:1/500 光圈:F/4.5 焦距:100毫米 感光度:200

http://s15/large/001UuoNZzy6Nl8KeV78ce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24 快门:1/250 光圈:F/2.8 焦距:106毫米 感光度:500

也有朋友认为昨天的照片不够“毒”,看起来似乎还不够过瘾。我想撇开我的摄影水平不说,这也可能是与照片中较少有刻意浅景深效果有关联,因为朋友觉得那张有明显浅景深表现的风铃(实际是许愿牌)照片看起来就不错。不得不说,由于画幅上的天生限制,M43的浅景深效果仅有等效焦距同等光圈镜头的一半。相对全画幅产品,本套组合的F2.8全开下的虚化水平仅相当于等效焦距全画幅F5.6的水平,所以在这一点上比较艰难。但奥林巴斯M.ZD ED 40-150mm F2.8 PRO的优势实际也很明显:

http://s6/large/001UuoNZzy6Nl8LkFhje5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24 快门:1/250 光圈:F/3.2 焦距:95毫米 感光度:200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24 快门:1/1000 光圈:F/3.5 焦距:150毫米 感光度:200

http://s4/large/001UuoNZzy6Nl8LLif123

1、体型小巧。不止一次听到网友质疑微单镜头还那么大,岂不是失去的微单“微”的意义?但这事情你要看怎么比的。如果你拿饼干头来比,奥林巴斯M.ZD ED 40-150mm F2.8 PRO自然是够大的。但请再看一眼我在开箱文中的两张对比图。连带机身的整套组合体积还没有尼康D800 2470 F2.8大。要知道现在你手上的这支镜头可是有300mm的长焦且是恒定的F2.8光圈!在135幅面中且不论暂时没有这样规格的变焦头,即使考虑用APS-C机身 小白或者小竹炮这样的镜头再算上转换系数,整套组合的体积重量也要远远超过现在这套奥巴旗舰。我平时出差用的天域摄影包除了背后的笔记本仓,主体部分采用上下等分结构:上层空间用来装一些简单的换洗衣物和电源线之类,下层则可以装下E-M1 两款PRO镜头 充电器等摄影器材。如果是换用APS-C或者全画幅器材,我就没有办法用这个包而不得不动用一个更大的乐摄宝包并额外想办法装衣物和笔记本了;

http://s10/large/001UuoNZzy6Nl8OzKOJc9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29 快门:1/320 光圈:F/3.2 焦距:120毫米 感光度:200

http://s6/large/001UuoNZzy6Nl8OOgTjf5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24 快门:1/8 光圈:F/3.2 焦距:142毫米 感光度:1600

2、画质出色。其实有关镜头本身我觉得已经不用多说,大家实际都已经了解。而奥林巴斯E-M1机身与这两支PRO镜头构成的组合,不能说与全画幅器材比画面表现,但用来对抗APS-C我觉得没有问题。昨天也有网友问,M43元件的画质比APS-C(比如索尼NEX或者α)如何。我只能说M4/3一直在宣称自己画质能够与APS-C媲美,现在看起来至少在E-M1这样级别的产品上(可能还包括松下GH4)应该是实现了。在今天(实际昨天也有)放出的照片中,有几张是在ISO 1600下拍摄的画面,我觉得E-M1在此感光度下画质有足够保证,整体表现与APS-C的ISO1600相当。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最近发布的佳能7D2在ISO3200下画面也很纯净,甚至可以向稍早期一点的全画幅逼近。看起来这种“以下犯上”的追赶是不会停歇的。不过,需要提醒奥林巴斯的是,我觉得E-M1与更大画幅器材在画质上的差异除了高感外还有一个曝光宽容度。特别是对比全画幅器材,M43对于丽江强烈日照下的高光/暗部的细节处理还是比较弱。但这一点实际是可以通过机身内电路处理来得到改善的,奥林巴斯和松下可以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

http://s9/large/001UuoNZzy6Nl8Q0EKQf8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31 快门:1/320 光圈:F/2.8 焦距:150毫米 感光度:800

3、操控自如。即使级别如E-M1我也不太会用ISO1600以上的感光度,这固然是因为高感并非M43强项,也是因为E-M1与PRO完全可以依靠F2.8光圈全开 五轴防抖来弥补高感上的不足。画面中有一幅在索尼魅力赏上远远偷拍的礼仪MM,当时现场光线全暗仅靠旁边的LED屏幕上发出的光线照亮。看参数拍摄这张照片时镜头已经拉到了几乎最长焦的284mm(等效),而快门速度仅有1/8S!没有办法,光线太暗所以无论我光圈全开还是ISO1600,快门速度就真的只有这么一点了。但我依然是手持拍下了这张画面,且画面清晰无抖动。是的,这依然需要“铁手功” “运气” “多次尝试”(我一共拍了五张,这是最清晰的一张),但1/8S下的手持,这应该也可以说明一点问题了。同时,奥林巴斯M.ZD ED 40-150mm F2.8 PRO在E-M1机身上可以实现极为高速毫不逊色于APS-C旗舰DSLR的AF速度和精度。即使随手抄起相机进行抓拍,镜头内独有的Dual VCM对焦系统(两套线性马达、悬浮对焦)使得镜片移动速度极快,确保能够快速的抓拍运动对象(如那张在昨天晚宴时抓拍的打鼓的女演员特写)。所以说PRO镜头与E-M1的组合是真正可以拿来干活的,我打算有机会把这套组合给我们专职舞台摄影的达人丁振杰先生试验下,请他帮忙拍点演出照片并顺便验证下PRO系列镜头的专业素质;

http://s15/large/001UuoNZzy6Nl8RiJB42e

http://s14/large/001UuoNZzy6Nl8RRsZvbd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时间:2014-10-31 快门:1/640 光圈:F/3.5 焦距:150毫米 感光度:200

品牌:奥林巴斯 器材:奥林巴斯 E-M1套机(12-40mm) 镜头:OLYMPUS M.40-150mm F2.8 时间:2014-10-31 快门:1/640 光圈:F/3.5 焦距:150毫米 感光度:200

4、微距防水。奥林巴斯M.ZD ED 40-150mm F2.8 PRO带有一点点(0.42X)的微距特性。作为一支300mm的长焦头,它的最近对焦距离仅为50mm(前组镜片到被摄物体),所以我还是放了一张用它拍的花草特写上来。这个距离其实不管是拍摄花鸟鱼虫还是被同行的媒体MM拿去拍晚宴上的美食都已经够用,当然也请各位看下100%截图中被阳光照亮的枝叶上的绒毛细节...不过,本镜头的防水性能我还没有机会试用到,这主要是因为这几天丽江天气未免太好的缘故。不过奥林巴斯的这种内变焦顶级头在防水方面应该不会有问题,至少我以前用老的ZD 50200就在大雪天里连用N小时而毫无问题,那还是外变焦设计的头呢...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这套E-M1与两支PRO头的组合拿来干活并满足较高画质输出要求,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只不过到底能有多少朋友会花费这些价钱来买一套M43器材来投入专业应用让人感到怀疑。毕竟同等价格,也可以买一套APS-C旗舰或者入门全画幅组合,出于保险考虑我想大部分用户还是会选择保有量更大更常见的C/N,而不是选择相对小众的M43。但这类M43旗舰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卖点,最突出的就是能实现小巧大光圈的长焦——也正是奥林巴斯M.ZD ED 40-150mm F2.8 PRO的最大卖点。因此对一些在这个方面有明确需求的用户还是可以考虑这种相对另类的专业组合。至少对我而言,奥林巴斯E-M1和PRO镜头们还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