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隐头花序到无花果与雌雄异株——【转】榕树和榕小蜂

(2011-04-24 15:09:32)
标签:

ficus

l.

分类: 植物
    榕树又叫无花果,一朵花比我们书本上的一个句号还要小很多,与一般显性花不同,许多朵花簇生在一个膨大的花序托里面,构成一个隐头花序.花很小很幼嫩,容易遭到昆虫的噬咬破坏,故经过长期的进化的过程后发展到现在的花序将所有的花包裹起来,达到保护花的目的.这在进化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来给它们传粉 甲虫,蝇类,蝶类,蜂类和蚊类等各有不同口器,但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谁能完成为榕树传粉的任务呢 一种特殊的昆虫最终演化出来,这就是榕小蜂.以雌雄异株为例,雌株上只有雌花,雄株上有雄花和瘿花.瘿花是雌花特化的一种中性花,不能结实,只供榕小蜂产卵,然后孵化出新一代榕小蜂;瘿花柱头很短,正适合榕小蜂产卵器的长度,因而榕小蜂可以在每个瘿花的子房里产下一个卵.经过短暂的孵化后幼虫出来并占据瘿花子房,这时榕树像哺育自己的胚胎一样源源不断地向它们提供营养.由于被幼虫寄生的榕树只开雄花不结实,整年的光合作用产物几乎全用在培育几十万只小蜂上了.那么榕树自身繁殖所需的种子又从何而来呢 也许是受自然造化的捉弄,一些小蜂误入歧途,从雄性榕树上飞到雌性榕树植株上,等待它们的只有雌花.雌花花柱很长,小蜂钻进去后由于产卵器太短,无法产卵,而在寻找产卵地的过程中,就把身上的花粉擦到了雌花长长的柱头上,完成传粉作用.那些本来要寻找瘿花却误人歧途的榕小蜂在耗尽体力之后,满腹怀卵死在花序内,没有按照生物的本能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而是充当了植物的信使.最为奇妙的是,每年春季,当小蜂大量成熟飞出寻找瘿花时,榕树却只有大量的雌花序,长有瘿花的花序不足20%,也就是说榕树以精确的时间差迫使绝大多数小蜂为它服务,只传粉不产卵.这似乎是一种无谓的牺牲,无偿的奉献.其实不然,榕树由于榕小蜂的传粉结出种子,经历若干年长成大树后,榕小蜂的后代何愁找不到更多的栖息与繁育之地呢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榕树由雌雄同株进化为雌雄异株,由雄花分散在四周进化为集中在花序口部,雌花由既能结实又能抚育幼虫的低级阶段分化成专供小蜂栖息的瘿花.雄蜂由于一辈子都在密闭,黑暗的花序内生活,翅,眼和步行足退化,体色褪淡,雌蜂则产生可以削扁头部往花序里钻的结构."榕一蜂"之间相互适应,相互选择,形成一对一的专一性共生关系,它们"合则皆旺,分则皆亡".世界上有700多种榕树,我国有100多种,也就是每一种榕树都有自己特有的榕小蜂.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栽培的无花果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小蜂传粉,靠无性繁殖结实的人工选择的品种.

出自 :

王 晖 陈成忠《例谈自然界中的协同进化现象》

    桑科(Moraceae)的花为单性小花,但部分植物会是雌雄异株。而榕属Ficus L.的花是发展到极端的隐头花序——无花果,榕属也是桑科中唯一的隐头花序属,特征明显,可以此区分其它桑科。从上文得知常见雌雄异株,但就算雌雄同株雌雄花花期也有差别。这是天演,还是上帝的秩序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