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文儿歌有什么特点?

(2010-06-28 18:55:41)
标签:

杂谈


 

90年代起,儿童英语在中国逐渐升温,随着各类从国外引进的英语教材的推广,一些英语儿歌开始在幼儿园中流行起来。细心的老师和家长会发现,孩子们英语可能学了很长时间还是不会说,但他们会唱,比如“十个小印地安男孩”(Ten little Indian boys),“老麦克唐纳有个农场”(Old MacDonald had a farm)都是很受欢迎的英文儿歌,这些儿歌在帮助孩子们建立英文语感和提高英文学习兴趣上有着普通语言难以比拟的优势。

 

本人有几年海外儿童教育经验,因此有机会接触几百首英文儿歌,听多了,唱多了英文儿歌就难免发生感触。此处就个人体会,试分析一些英文儿歌歌词创意的特点,以兹引起各方关注儿童音乐之人士的兴趣,起到抛砖引玉,并以他山之石攻玉之目的。

 

英文儿歌的创意角度非常丰富,歌词一般从小节入手,渗入儿童生活、情感、认知、兴趣的各个方面。英文儿歌的排词讲究韵律和节奏感,同时关照幼儿时期语言发展需要大量重复的特点,许多歌的每段歌词重复率特别高,比如前面例举的两首歌,“十个小印地安男孩”和“老麦克唐纳有个农场”,每一段的歌词几乎一样,只有一个关键词不一样。这看上去简单,其实大有学问。孩子们爱唱这些歌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的歌词重复率高,每一段重复不但好唱,让孩子有成就感,还可以任意换关键词,满足他们的“创造欲”,这样的歌词非常苻和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必定受他们喜欢。

 

具体到英文儿歌的歌词内容创意,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寓歌于教

英文儿歌是西方幼儿园语言和智能教学(languag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几乎在幼儿期需要理解和认识的概念上都能找到对应的儿歌,比如唱数字的儿歌有“十个印第安男孩”(Ten little India boys),“这个老人”(This old man)等十几首;唱十以内加减法的有“五只灰象”(Five grey elephants),“十个东西在床上”(Ten on the bed)等十几首;唱颜色的有“彩虹歌”(Rainbow song);唱形状的有形状歌,此外,唱昆虫的,唱海洋动物的,唱野生动物的,唱水果的,唱家庭的,唱各个种族的,甚至唱换衣服、上厕所等等,不一足列。在我几年的教学经验中,几乎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主题都能找到一首或几首相关的儿歌辅助支持。以歌寓教是西方幼儿园每天做很多次的事情,这次我在澳洲幼儿园工作最深刻的体会之一。

 

 

二.寓歌于情

英文儿歌不但关注生活常识和知识概念,也关注幼儿的情感。情感发展(Emotional development)是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在其中能起很大的作用。英文儿歌关注的情感有快乐积极的,也有忧伤消极的,因为儿童真实生活中本来也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情绪。有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写情绪的歌曲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这首歌翻译到中国也非常受欢迎,但中文版的歌曲只有欢乐的一段,而英文版歌曲还有如果感到气愤就跺跺脚;如果感到伤心就大声哭;如果感到疲倦就睡一觉等各种情绪。类似写情绪和情感的歌其实有很多。关于亲情,英文儿歌也表现得富有感染力,歌词从生活细节渗入,比如一首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歌曲就专门唱GrandpaGrandma带“我”去公园,带我吃棉花糖,给我打电话,为我做饼干等,用细节体现祖孙之间的亲情。此外英文儿歌中象声词特别多,象声词的出现是为了宣泄情绪,比如唱到狮子来一声“roar”,唱到安静时来一声“shhh”,唱到高兴时来一声“hooray 这些词能够在演唱中掀起一些小高潮,让儿童产生宣泄情绪的快感。

 

 

三.寓歌于乐

和有益严肃的中文儿歌相比,许多英文儿歌显得滑稽幽默,好像没什么意义,就是专门给孩子们逗乐。比如一些“Silly version song”(犯傻的歌曲),作词时用逆向思维,达到出其不意的滑稽效果。这里举一例典型的歌曲“Openshut them”(打开,合拢),这首歌唱的是一些手上动作,唱手打开的时候做合拢的动作,唱手合拢的时候做打开的动作,唱手放在头上时候手放在脚上,唱飞吻的时侯手放在嘴上做一怪相。这首歌是澳洲幼儿园里孩子们百唱不厌的歌曲,因为这种反向思维的歌词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潜在在逆反心理。还有一些“无厘头”搞笑的歌曲,也非常得宠,比如有首写青蛙的歌曲,青蛙没有老老实实地呆在池塘里,而是一下在微波炉里爆开,一下在抽水马桶里被冲掉,这样的歌词似乎太离谱,但孩子们就是喜欢这种离谱的想象力。

 

 

四.寓歌于景

这里的“景”不是景色,而是生活情景,事物情景,若仔细听英文儿歌,你会发现英文儿歌很少对某个主题进行全面的描述,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某个片段或对一个事物的某个特征进行描述。比如一首经典儿歌“Incy Wincy Spider”(小蜘蛛),这首歌的歌词大意是这样:“一只小小蜘蛛爬在水管上,倾盆大雨落下不知哪儿去了,当太阳出来照得暖洋洋,看那一只小小蜘蛛又爬在水管上。”(本人将此歌翻成中文版,收录在“开心果”儿歌专辑中)。这首歌并不写蜘蛛有八条腿,蜘蛛会结网之类的常识,而是写一只小蜘蛛爬水管的情景,短短几句话将一个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听众面前。不求“大而全”(抑或是“大而空”),只求小而精,是英文儿歌的一个鲜明特色。

 

为了更好地表现寓歌于教,寓歌于情,寓歌于乐,寓歌于景这四种歌词创意风格,此处本人将自己用英文儿歌的创意风格写的几首儿歌作品作为范例陈列于下,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正:

 

寓歌于教:

 

小毛虫

 

我的样子有点奇怪, 浑身上下长满小毛, 我是一只小小的毛虫;

不要被我样子吓坏, 我会变成美丽蝴蝶, 我现在只是小小的毛虫.

跟着我扭啊, 扭啊, 再转个圈, 我是一只小小的毛虫,

跟着我扭啊, 扭啊, 再转个圈, 我现在只是小小的毛虫,

 

let’s go wiggle, wiggle, and turn around, 我是一只小小的毛虫,

let’s go wiggle, wiggle,  and turn around, 我现在只是小小的毛虫.

 

我把树叶吃得光光, 又为自己搭间小房, 我不再是小小的毛虫;

我在房子里面睡觉, 直到一天飞了出来, 我不再是小小的毛虫(我是只蝴蝶了).

跟着我上啊, 下啊, 再转个圈, 我不再是只小小的毛虫;

跟着我上啊, 下啊, 再转个圈, 我不再是只小小的毛虫 (我是只蝴蝶了);

 

Let’s go up, down, and turn around, 我不再是只小小的毛虫。

Let’s go up, down, and turn around, 我不再是只小小的毛虫(I’m a butterfly).

 

* 这首歌写的是蝴蝶的生命周期,小小毛虫成长为蝴蝶的神奇变化,在教育儿童关于昆虫的自然常识时可以用上这首歌,加深孩子们对这个生命常识的印象。

 

寓歌于情:

 

想起妈妈

 

每当我伤心的时候,我就想起她;

每当我流泪的时候,我就想起我妈妈。

她拉住我手,拥我入怀,轻轻抚摸我,

每当我伤心流泪,我就想起我妈妈。

 

每当我害怕的时候,我就想起她;

每当我惊慌的时候,我就想起我妈妈。

她拉住我手,拥我入怀,轻轻抚摸我,

每当我害怕惊慌,我就想起我妈妈。

我就想起我妈妈,我就想起我妈妈

 

* 这首歌写孩子对妈妈的深深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在孩子受负面情绪影响时突显。歌词也表现妈妈对孩子的深情爱抚。

 

寓歌于乐:

 

疯狂先生

 

有个疯狂先生,喜欢做疯狂的事情,

街上所有小孩,喜欢去学他的样子;

他用什么洗脸?(童声齐唱):他用苹果汁洗脸,

他用什么洗脸?(童声齐唱):他用苹果汁洗脸。

有个疯狂先生,喜欢用苹果汁洗脸,

街上所有小孩,都想用苹果汁洗脸。

 

有个疯狂先生,喜欢做疯狂的事情,

街上所有小孩,喜欢去学他的样子;

他用什么刷牙?(童声齐唱):他用口香糖刷牙,

他用什么刷牙?(童声齐唱):他用口香糖刷牙,

有个疯狂先生,喜欢用口香糖刷牙,

街上所有小孩,都想用口香糖刷牙。

 

有个疯狂先生,喜欢做疯狂的事情,

街上所有小孩,喜欢去学他的样子;

他用什么梳头?(童声齐唱):他用牙刷梳头,

他用什么梳头?(童声齐唱):他用牙刷梳头,

有个疯狂先生,喜欢用牙刷梳头,

街上所有小孩,都想用牙刷梳头。

 

有个疯狂先生,喜欢做疯狂的事情,

你是听话的小孩,不要学他的样子。

(童声齐唱):我们是听话的孩子,不要学他的样子。

 

* 这首歌在创作时用逆向思维,加上一点离谱的想象,是典型的“无厘头”逗乐的歌曲。

 

寓歌于景:

 

奶油蛋糕

 

Tip-toe, tip-toe, tip-toe, tip-toe…

踮着脚尖, 小心翼翼, 慢慢向前爬,

不要惊动那只小猫, 他还在睡觉.

嘘,quiet….

奶油蛋糕就在我眼前, 他还不知道,

如果被他发现, 我就无法无处逃,

嘘,quiet….

(music)

天亮以前,我要得到蛋糕,

天亮以前, 我要拖它回家.

Tip-toe, tip-toe, tip-toe, tip-toe…

 

踮着脚尖, 小心翼翼, 慢慢向前爬,

不要惊动那只小猫, 他还在睡觉. ….

 

* 这首歌以“老鼠”为第一人称,写出老鼠在一只小猫面前偷蛋糕的心情,着重刻画老鼠那种小心翼翼地偷东西的情景。

 

(以上歌曲均收录在“开心果”儿歌专辑中。)

 

作者:胡江波  澳大利亚政府认证幼儿教师  澳大利亚麦考理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