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抓住文章主线,语文教学清清爽爽一条线

(2010-11-11 23:23:15)
标签:

杂谈

    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有时候很迷茫,特别是阅读教学,课堂常出现“糊糊涂涂一大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的现象很常见,导致预设的课时计划不能完成,往往抓不住重点又解决不了难点,徒劳无功。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怎样做语文课堂才能清晰明朗起来呢?这段时间听了学校几位同事的课以及自己在课堂实践中体会到:抓住文章主线,语文教学清清爽爽一条线。
    有名师说过:“任何文章都是有主线的,你抓住了主线,也就走进了文章,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丰富的语文世界。”对于这句话,虽然有所感悟,却在教学中很难觅得其中真意,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界对普通的教师不易触摸,难有此驾驭能力。但我们可以摸索、学习。
    首先,善于找主线。在语文教材中,特别是精读课文,文章的主线都明晰出示在课后的问题中,如:《唯一的听众》课后习题的第一题——说说“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问题中包含了文章的两条主线,即:一条是“我”心理和行动变化;另一条是变化的原因,即老人的神态和语言。这篇课文的看似繁杂沉长的十个自然段就是由这两条主线紧密地串联起来。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篇幅较长,有二十四个自然段,文章的主线就在课后题的第一、二题中,引导学生抓住“鲁迅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文中通过哪四件事具体说明的?”这条主线,再长的课文也阅读起来也清清爽爽、明明朗朗。
    其次,善于抓住主线教学,紧扣课文重点,解决难点。那天听我们的梁校长教《少年闰土》,他就是抓住文章中“‘我’从闰土那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这一主线教学,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感悟文本,栩栩如生的闰土形象展现孩子的眼前,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维,拨动了孩子的心弦。一节课下来是那样的清爽、愉快。又如钟启科老师在教《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抓住作者心情变化这一条主线,从“得意—急切—委屈—依依不舍”,很多内容都可以贯穿其中,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可以围绕“我为什么得意?”这个问题展开,引导学生理解是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鱼很漂亮”,“而且还来之不易”,这样就不会很枯燥地只讲道理,也不会很琐碎。重难点迎刃而解。
    语文教师只要潜心钻研文本,善于抓住主线教学,语文课堂就走向清爽明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花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