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宝贝成长手记 |
在姥姥家不知不觉呆了一个月,回家的果果正好满十一个月。
十一个月的果果已经是个大宝了,这个月值得好好记一笔,是果果体能和认知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月,真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http://s15/middle/685611d7ga2da2ded34ae&690
荡秋千是果果在姥姥家每天的保留曲目,一听说“荡荡去”就往姥姥家的西边指(秋千所在)。荡的时候配上妈妈的解说更高兴:荡秋千 荡得高 一荡荡过柳树梢 小柳树 把头点 小鸟夸我真勇敢————
ps:最后的“勇敢”一定要抛上去,大笑!
“一把手”的故事
被舅舅称为“一把手”的果果无论在奶奶家还是姥姥家都是绝对的头号人物,一家人都以果果为中心,个个是说话量剧增,都变成了话唠。多和孩子说话好处多多,这个过程坚持起来却不容易,果果还是小小婴儿时天天和一个不会回应的孩子自言自语不停地念叨,对大人的信心和毅力是个不小的考验,但我们总算是坚持过来,这一点爷爷奶奶是模范,有时爸爸妈妈还抱着孩子发个呆呢。到今天妈妈发现了这一坚持的另一好处,用西尔斯夫妇的观点说,孩子在关注中和家人逐渐建立起牢固的亲密关系,内心有强大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个月妈妈带果果回姥姥家,刚开始到姥姥家果果的确表现得拘谨,熟悉的爷爷奶奶爸爸一下子看不见了,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睁着眼睛警惕的看着周围,只让妈妈抱,谁要来抱她都把手别在身后不让抱,妈妈很担心果果突然换环境不适应,失去安全感,所以每天都和爷爷奶奶爸爸视频,视频时一问爷爷奶奶呢,就指指电脑显示屏。可没出两天果果就逐渐的缩小警惕的范围,和姥姥姥爷舅舅打成了一片,出门再对其他人从警惕到熟悉再到热络,很快的那个快乐活泼笑口常开的人来疯小果果又回来了。整一个月没见过爷爷奶奶和爸爸,这个月龄的孩子还不能联想和重现,记忆也很短暂,可这小家伙一回到奶奶家马上就能兴高采烈地认出爷爷奶奶和爸爸,久别重逢的喜悦孩子不会说,只能以使劲儿地笑和拍手来告诉“我想你们了”“奶奶,我回来了”一问爷爷奶奶呢,马上准确指出来。
短短一个月在两个家之间切换,经历两次的离别和重逢,果果你是否也和妈妈一样的心情跌宕起伏,你是不是也懂得思念和不舍?妈妈希望你是不知道离别伤的,只愿你享受重逢喜就好。
http://s9/middle/685611d7ga2da3858d108&690
小鞋子,走一走
“小娃娃 学狗爬 抓抓爸爸 大脚丫”上篇妈妈刚刚还沉浸在果果会手膝式狗爬的蜜罐里呢,两三天后无意中扶着果果走,果果就会迈步了,那大步子迈得真个是不管不顾,身子斜在后面只管迈腿,踢得还是正步呢,那架势不是果果在走,只是穿在脚上的那双小鞋子在过瘾。刚开步就再也不愿爬了,大人不扶自己就扶着沙发走,一圈一圈的新鲜自己的新本事。
http://s9/middle/685611d7ga2d9f699db08&690
看这架势怪排场,公主出巡呐~
可看着怎么哪里不对劲泥?
呵呵,顺边顺拐了,公主~
http://s12/middle/685611d7ga2d9f79d578b&690
http://s1/middle/685611d7ga2d9f7f8d670&690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勤劳勇敢的小果果,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果果如是说
果果已经很清楚、自如的叫妈妈了,久不见妈妈在重见时还会来个撒娇叫:妈-妈----,妈妈那心都酥透了,赶紧抱过来亲一个!能有意识清楚叫爸爸,奶奶。在有求于姥姥爷爷抱抱时,憋急了才发出不太清晰地:爷爷、姥姥的声音,爷爷说“我不着急”。会说byebye,其他的语言就是用“啊”+手势表示了。在姥姥家,自以为很重视孩子的妈妈受到二堂姐的严厉批评:教女无方;孩子不会就是大人懒。这顶帽子我可不敢戴,马上纠正方法,现学现卖。二姐说教孩子说话要润物细无声。当孩子有需要时适时适地的语言引导和延迟满足,不能让孩子老依靠肢体语言。比如孩子要东西,大人就要教她说“要”,反复几次自然就会说了,开始从一个字或者象声词开始。果果和妈妈正在努力实践中!在此,谢谢二姨啦!
新菜谱
果果这个月体重增长到积食前的水平,
http://s6/middle/685611d7ga2da0e003c56&690
放养
这个月,果果没摸过书。天天在外面疯玩儿,到处摸爬,小手手还有小指甲经常都是脏兮兮的,脸蛋也上了层小麦色,可果果天天乐呵呵玩的尽兴,每天8点不到就呼呼了,早晨6点半准时醒,我们入乡随俗,快乐就好!
http://s15/middle/685611d7ga2d9f8ddae1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