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使命演绎出的一种精神

(2012-06-11 15:02:43)
标签:

杂谈

作家使命演绎出的一种精神

——读杜文娟长篇非虚构《阿里阿里》

欧阳琳妮

    杜文娟是一位我比较佩服的年轻女作家,从她成为中国作协首批定点深入生活作家,踏上西藏那片土地开始,我就为她祈福。有时候我会想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怎么敢去独闯神山?怎么敢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生存,如果她是西藏人,我并不惊讶,可她却是陕西人,陕西与西藏相比,那可是天壤悬隔呵!

    打开电脑在百度上查找西藏阿里地方,发现它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全地区面积约30多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仅九万人左右,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相汇聚的地方,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故称“万山之祖”、“百川之源”。在这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原野辽远无际的地方,一位女作家将如何面对生存?如何爬山越岭?如何战胜冰天雪地?

    果然,我在《阿里阿里》一书中读到这样的记述“我为有西藏的经历心存感激,八年间,先后五次进藏,三次抵达阿里,凶险与新奇同在。使我更加理解藏族人为什么重生轻死,生的艰难,死的容易,是每个西藏人的经历。凌晨四点,堆龙德庆县医院院院长带着一位医生,进到我的房间给我吸氧服药,将我从死亡线上拽到鲜亮的人世间。”这是一个作家怎样的经历?她需要一股什么样的顽强毅力和精神支柱来支撑?

    同时,从书中我读到了那些援藏干部、保家卫国的驻防官兵,汽车兵、志愿者,他们那种敢于与天斗,与大自然环境斗的求生精神,使我有了感动,读着世间最枯燥的二十九个故事,却感受着人战胜自然的大无畏精神,在这本书里,没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没有人性的贪婪,没有自私自利的表现,没有小资朝圣和时尚的炫耀。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援藏干部,驻守官兵的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是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青春之歌,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是震撼人心的生存纪事。

    贡保,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光着一双流血的脚,浪迹青藏高原,是人民解放军收留了他,把他培养成一名出色的部队军官。1959年达赖集团煽动叛乱时,贡保遭到三次暗杀,十多次劝降并悬赏暗杀,均未成功。

    西部歌王王洛宾眼中的王君植,是第一批到过阿里的汉族女军人,一位值得敬佩的坚强女性,她把青春年华献给了阿里。《半个月亮爬上来》就是王洛宾献给王君植的旷世杰作。

    洛年赤烈,一个给牧区带来欢乐的人,他走到那里,那里就有欢歌笑语,放电影,播放广播是他坚守的阵营。他共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夭折,是解放军军医救了他另外两个孩子和妻子。

    达娃扎西,一个阿里人念念不忘的名字,他不是一位普通藏民,而是阿里地区行署专员,人民群众为什么念念不忘,因为他为民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每当藏民看见他办的好事时就会竖起母指夸奖他,达娃专员在阿里工作了三十多年,跑遍了阿里的山山水水。达娃是月亮的意思,扎西是吉祥的意思,月亮吉祥,吉祥月亮,照亮夜空,驱魔降妖。

     洛桑山丹,一个美丽的名字,他在雪山草原之间,追寻梦中出现的地方,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饥寒无常,终于找到了阿里的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旁的楚果寺。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楚果寺的活佛。2008年在一场佛学教义与世俗丑恶的较量中,洛桑山丹共救出了106名无辜的汉人,他将佛的仁慈和人性的善良集于一身。

    王惠生,一位北京来的援藏干部,被阿里人誉为“活着的孔繁森”,讲一口流利的藏语,用自己的工资帮助困难牧民,老婆从东北调到阿里,应该安排工作,他坚决拒绝,让老婆做豆芽去卖,在内地,有哪一位地级干部会让自己的老婆去卖豆芽?儿子大学毕业回到阿里,他也不安排工作,一位干部看不顺眼,让小伙子到自己单位,当了一名工人。如今,王惠生的儿子开有网吧、餐馆,成为阿里有名的商人。

    诚然,还有许多援藏干部,如:万超岐,阿里地委书记,团中央组织部部长,在阿里这样一个十分缺氧的高原地区,同牧民一起抓羊绒,种青稞。

    行署副专员高巴松、地委副秘书长李玉键、县委副书记陈俊哲、组织副部长王洋、县委书记王继华等等这些援藏干部,他们廉洁奉公、无私奉献。骑马下乡,自带灶具,自己做饭,从不扰民,所挣的工资都无私地帮助当地穷困的牧民。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内地干部有几个能做到?

    汽车兵和边防哨兵,是西藏高原最可爱的人,这里是没有焇烟的战场,而每位官兵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头上时刻悬着六把刀:暴风雨、泥石流、雪崩、滑坡、洪水和缺氧。“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早,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六月雪花飘,氧气吃不饱”,这种自然环境,不是谁都可以对抗和避免的。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不把所有藏民迁移出来?”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知道这里是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相连的边界,如果没有这些官兵保家卫国,没有边民驻守边疆,我们能过上繁荣昌盛的日子吗?

    一位汽车兵写道:库地大阪险犹如鬼门关,麻扎大阪尖陡升三尺三,黑卡大阪悬九十九道弯,界山大阪高伸手可摸天。这就是汽车兵要通过的险境。也许几天前你还在托汽车司机顺道带点蔬菜,可是,你还没有等到吃上蔬菜,就传来噩耗,车毁人亡。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脆弱。

   掩卷沉思,心中有一股隐隐的伤痛,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实,有多少人愿意拿生命赌理想?假若,假若每位内地的父母官都到西藏去援藏一段时间,让他们去面对死亡和艰难险阻,他们还有精力去贪婪吗?还有精力去养小三吗?我相信从死亡线上下来的父母官,一定会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本书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故事。它只传递给我们一种精神食粮,一种生与死的较量。让我用这本书中的歌詞传送我对援藏干部、驻守官兵、汽车兵、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礼!

        请你在高原为我采一朵雪莲,

        让我吻一吻那圣洁的花瓣

        请你在高原为我许下一个心愿

        让我能够望见那梦中的雪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