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2012-05-09 08:36:12)
标签:

杂谈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辛弃疾是个抗金英雄,在词坛上也是个豪杰。他才气纵横,笔力超拔,不甘平庸。他对词体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创立了风格独特的“
稼轩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继承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进一步以文为词。即将散文的章法句法入词,将议论、对话的手法移到词中。他还大量引用经、史、子、诗、赋入词,因此他的词词汇丰富,而且生动、形象
、幽默,雅俗共赏。《菩萨蛮·商心亭为叶丞相赋》中:“人言头上发,总向愁里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清新明快,活泼生动
。著名的《贺新郎》中:“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首句即从《论语·述而》中化出。他用散文的句法,同时也遵从词的格律,使词在协律可歌的情况下,气势更为流注奔放,感情更加显得起伏跌宕。在这一方面,他比苏轼取得更大的成就。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到辛弃疾的语言时说:“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俚语、庾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
  其次,他的词善于塑造奇伟不凡的形象,如“水随天去秋无际”
,“红旗铁马响春冰”,“倚天万里须长剑”,“乱云急雨,倒立江湖”,“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等,这些奇特壮伟的景象以及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激扬着作者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和血性男儿的阳刚之气。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中,他塑造了孙权的英雄形象: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登楼远望,只见长江滚滚东逝,而系念中的中原故地却渺远难见,于是一种抚今追昔之情油然而涌上心头。想当年,孙权于汉末群雄纷争之际,“年少万兜鍪”,称霸江东,北拒强曹,成就三国鼎立大业,不失为一代青年英主,致使曹操慨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而如今,国难当头,北伐大业难以实现,孙仲谋这样的英雄又在哪里?在对古人的缅怀中,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和浓郁的怀古伤今之感。
  其三,辛弃疾词能刚能柔,既有雄深雅健、沉郁顿挫的一面,又能兼收并蓄,化刚为柔。辛弃疾发扬了苏轼词的豪放清雄,又继承了传统词的婉约含蓄,所以形成了他的刚柔相济的词风。刘克庄《辛稼轩集序》在肯定辛弃疾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豪放杰出之后,也承认“其穠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小晏”,指晏几道,“秦郎”,指秦观,两人都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上举《
摸鱼儿》词表面上就相当地婉约缠绵。所以,夏承焘评此词道:“刚肠似火,色貌如花”(《唐宋词欣赏》)。辛弃疾暮年所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词借凭吊历史上和京口有关的孙权、刘裕等人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时无英雄、人物具非、时势消沉的感叹。回首四十三年前自己的抗金经历,而想到如今金人依然猖狂的现实,不由感慨万端、悲愤莫名。最后以廉颇自比,犹有“铅刀冀一割之用”的雄心,十分悲壮。词极为沉郁跌宕、曲折含蓄,但壮怀郁勃、悲愤激切。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影响深远而持久,这不仅是因为他创作的作品数量最多,还因为他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丰富、他在改革词体方面所作的贡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辛弃疾的词时说:辛弃疾“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充分肯定了“稼轩体”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柳永词兼赏析
后一篇:苏轼经典名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