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与方程》教学反思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对于本节内容,我没有按照课本的内容讲。
课本由如何研究直线、圆、椭圆等,引入新课,通过其各自方程,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衔接比较自然,但我认为此种设计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不利于学生的自主研究,所以,我决定重组内容。
课初始,我给出了两个问题,让两名学生上黑板演示。问题1由图象求方程,通过添加限制条件说明方程要想表示曲线,必须满足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问题2给出方程画曲线,说明曲线要能表示方程,必须满足曲线上的点都是方程的解。结合问题1和问题2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学生动笔求方程,动手画图,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这节课不足之处还有很多,主要有两点:
1.讲解完概念后,没有用集合的语言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2.学生平面几何的知识点很薄弱,导致做题速度慢,教师应提前复习,或者采用其他解法(比如例2求垂直平分线,第一次授课用点斜式讲解,但学生将直线的有关知识点几乎忘光,所以,在第二次授课时,仅对点斜式法进行说明,然后让学生回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用距离公式求解)。
3.在讲解例2时,由于临近下课,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只在黑板上写了关键步骤,没有进行完整的板书,导致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因此,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完整的板书,尤其是例题的板书,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