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新冠肺炎疫情寒风中绽放的花朵(散文四则)
(2020-07-08 20:34:48)
标签:
《运河》散文随笔文学 |
分类: 《运河》2020第三期目录 |
新冠肺炎疫情寒风中绽放的花朵(散文四则)
河南
26号楼下的婆婆纳
迎春花败了,婆婆纳就开花了。
在前去26号楼的路上,我想到了那些躲藏在杂草丛下的婆婆纳,不由得用眼角的余光一瞥。就这样发现了那些零零星星的蓝,开放在杂草丛的枯竭色中,犹如孩童遗落在草丛中的弹珠,闪烁着璀璨的光。停下脚步,循着这亮丽的蓝望去,我看到了杂草下那一簇簇的婆婆纳,黝绿色的叶子开始泛出嫩嫩的绿——黝绿色,是寒冷的冬天留给婆婆纳的伤痕;嫩嫩的绿,则是春天送给婆婆纳的生机盎然。这些惊艳的星星点点的蓝花呢?我想,那一定是婆婆纳的宣言了。你看,在迎春花绽放之后,似乎为了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风,本该桃红柳绿的季节却突然静寂下来,唯有这婆婆纳花在悄悄地绽放。
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地上万物。在去26号楼的路上,我止不住眼泪流了下来,就蹲在路边闭上眼睛止泪。用了好长时间,在妻子的轻轻抚摸中睁开眼睛,妻子用手扒开了白雪,露出了蜷曲在杂草下的婆婆纳。那是怎样的婆婆纳呀!如婴儿一般,倦怠缩着身躯,尽管有杂草覆盖,白雪压顶,却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这就是婆婆纳,孱弱的生命,却有旺盛的斗志,白雪灌顶的日子里,她会蜷曲身体,减少代谢,抵抗寒冷的摧残;炎炎烈日下,她会匍匐在地,躲避阳光的曝晒,在树木的掩映下悄悄地生长。我对妻子说:“你放心!婆婆纳是修得菩提智慧的生命,无论劫难再多,也不会轻易放弃,注定历劫不灭!”
在等待春天的日子里,却迎来了一场举世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仅是我们要蜗居在家中躲避疫情的肆虐,万物似乎也停止了生长,春天也姗姗来迟,连26号楼前面的那簇迎春花儿也改变了急急的性子,在我的期盼和祈祷中,极度不情愿地消极开放,没有了往年似锦繁花,只有一朵朵细碎碎的黄花挂在黑黝黝的枝条上。
女儿居住在26号楼,婆婆纳生长在26号楼下的草地上。在这块生长着婆婆纳的草地南侧,是物业公司用来种植绿植的苗圃,春天里种下的月季花总是在秋天里开放,非常耀目,如今却显得了无生机,褐色的枝条上挂几片枯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寒风中抖擞;草地东侧是一条通往社区休闲广场的小路,路肩上的小叶黄杨开始羞羞答答地欲吐新绿,却抗不住春寒料峭,闭上了睡意蒙眬的双眼。远处广场上的几株枇杷到了挂果的日子,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蜜蜂飞来飞去,猛不丁,一阵斜刺里刮来的风,把蜜蜂吹得七零八散,落荒而逃。柳树已经泛绿了,让我想到了吹柳笛的女儿,还有春风里跟着飞翔的风筝蹒跚学步……
为了晒太阳,我陪着女儿从26号楼下来。我怕女儿脚步有闪失,女儿劝我小心脚下的坎坷。就这样,我和女儿慢慢地行走,一点点地丈量着春天的大地。妻子在后面紧紧地跟随,唯恐我和女儿有不虞,总想伸出手来搀扶我们一把。走过那片开放着婆婆纳花的草地时,妻子把我对婆婆纳的钟爱讲给女儿听,女儿非常高兴地向我普及婆婆纳的知识。她说,这种开放着蓝色花朵的婆婆纳叫“波斯婆婆纳”。原产于北非、中亚和阿拉伯地区,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如晦,才在中原地带扎下了根。“婆婆纳的花语是‘健康’,她不仅有顽强的生命力,还有散结消肿的疗效。”对婆婆纳,女儿深有研究,她郑重地对我说,“婆婆纳是让人尊敬的生命,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听了女儿的介绍,我心情也高兴起来。在这个氤氲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春天里,我愿意和女儿一同前行,尽管脚下可能会出现闪失,也会有坎坷,但是,如这些不起眼的婆婆纳不畏疫情肆虐悄然开放,生命就有了璀璨的意义……
和羽衣甘蓝相遇在深秋。
那天,长椿路边的梧桐树树叶落英缤纷,撒落一地金黄。鼠尾草长长的紫花穗已经被秋风刮得干枯,冬青已经挂上了红红的果实。一簇簇的葱莲花突然开放了,洁白的花瓣,黄色的花蕊,喧嚣了宁静的秋,让人忍不住要蹲下来细细地品一番。正是秋冬季植树的好时候,园林工人们把羽衣甘蓝从路边的花圃中拔下来,扔在路边,种植上了褐色枝条的樱花,说是来年的春天,长椿路就会变成春光明媚的樱花大道。就这样,羽衣甘蓝眼看着就要变成城市的垃圾,成为人们的弃物。此时的羽衣甘蓝依然是美丽的,有着幻梦般的颜色:黑绿色的叶子,一层层变幻着颜色,最终变成了柔柔的淡淡的粉红,幽幽的紫,皱皱的黄,如是一朵朵遗弃在路边的牡丹,落满了岁月的风尘。
园林工人看出我的心意,热心地帮我挑选了几棵看似活力未褪的羽衣甘蓝,从路边的花圃里找来被人遗弃的塑料袋,装了满满一袋刚刚从花圃中挖出的土壤——土壤是黑色的,里面散落着腐败的树叶和草梗,可以看出非常的肥沃。一位看似工头的年轻人对我说:“那儿有只废弃的木箱子,你搬回家吧!把羽衣甘蓝种在里面,非常合适。”
就这样,听从工头的话,我把废弃的木箱子搬回了家,放在阳台上,把那一塑料袋的黑色土壤放进箱内,把羽衣甘蓝一棵棵扶正,施肥,浇水,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这是个漫长的冬季。尽管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早早地到来了,冬天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不断地延长,社区内处处散发着冷冷的寒意。从立春到惊蛰两个节气之间的一个月里,因为要躲避疫情的肆虐只能呆在家里看书写文章,实在是寂寞的时候,就坐在阳台上喝一杯茶水,品味着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的暖,看着社区广场上那些戴着口罩匆匆而行者,思考着本来不该思考的生命的意义。
季节到了,无论寒冷,总能唤醒沉睡的羽衣甘蓝。先是偷偷地伸长了一下身躯,抖搂掉身上的尘埃,长出了一层又一层的新叶子——年前的绿叶愈加沉淀,年后的新叶却变得五彩斑斓。深秋时柔柔的淡淡的粉红变成了如少女脸颊的嫣红。那幽幽的紫也变得润湿,如紫水晶样闪烁着春日的光泽。还有皱皱的黄,伸展开来,晶莹剔透,如紫禁城里飘逸的皇家气派,映照着遥远时光的盛世的梦想。当然,和这些美丽的羽衣甘蓝同生的还有绽放着蓝色小碎花的阿拉伯婆婆纳,奉献着米粒样小白花的荠荠菜,挥舞着锯齿样叶子的苣荬菜。一棵泽漆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土中钻出来,鲜嫩的叶子泛着稚黄,几粒花苞已经崭露头角……
羽衣甘蓝让我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你看,春天到来,寒气未褪,初萌的羽衣甘蓝却能够适应时光的变化,迅速甘于沉寂,收敛似锦繁花成为待放的花苞。如禅坐的老僧,尽管在修为上已经超越众生,却依然能够沉下心来进入无我状态禅定,等待着时机成熟,果成出关的精彩时刻。而我呢?仅仅是一段时间的居家办公,却有忍受千般痛苦的心魔作怪,坐在阳台上眺望远方,恨不得插了翅膀飞……
就这样,有羽衣甘蓝的陪伴,我渡过了新冠肺炎疫情漫长的寒风季。当疫情一天天减轻,紧张的防疫氛围渐渐淡定的时候,羽衣甘蓝那些彩色的叶片开始了美观多変之旅:先是整株酷似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色彩绚丽如花,呈现出她的雍容华贵;没有多久,牡丹花伸展开来,变成了如少女般亭亭玉立的茎体,叶片儿如蝉羽般透着亮,一层层地如宝塔样旋转生长。特别是晚上,灯光照射下来,高高大大的羽衣甘蓝身着多彩的羽衣翩翩起舞,而那些匍匐在地的阿拉伯婆婆纳,荠荠菜,苣荬菜,泽漆,则是伴舞的精灵,犹如华清宫里的霓裳羽衣舞就这样开始演出了……
盛世社区广场上的梅花开了。
透过窗台上的玻璃,一株粉红色的梅花映入我的眼帘。不过,当时我误认为是开放在挟带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寒风中的桃花。心中疑惑:人说桃红柳绿。如今,柳树未绿,桃花怎么先红了呢?后来,翻了翻花卉书本,比照了一下图片,感觉像紫荆花。不过紫荆花因“紫”而花,怎么会嫣红如晚霞般灿然?
真的没有想到是梅花。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梅花是米黄色的,开在漫天的飞雪中。如今,飞雪已逝,春色渐近,这个时节怎么会有梅花开放呢?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趁着去超市购物的机会,我在这株梅花前停下了脚步,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全景,满树的花朵灿烂;另一张是聚焦,层层迭迭的花瓣清晰可见。用微信发给了远在江南的苏梅,并把心中的疑问随照片发出。苏梅是一个非常漂亮姑娘,因为追随爱情去了他乡种植梅花,把名子也改成了梅。二十年的功夫,成了梅花种植专家。看到照片,苏梅很快给我回了微信,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你说的黄色梅花,是腊梅。从你发来的照片看,你看到的应该是梅花。梅花有白、粉红、紫红之分,和腊梅风马牛不相及。”
不知道是不是王安石笔下的“墙角数枝梅”?还是王冕的“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如今,被苏梅考证的梅花就开放在盛世社区广场的四周,给人非常突兀的感觉。去年春天,开发商移来了很多树装点广场周围的绿地。夏天到了,这些树才开始茂盛起来。先是枇杷树挂了黄黄的果实,引来了一群群的绿头鸟儿啄食,糜烂了枇杷树下的草地,处处洋溢着枇杷芳香。没有多久,一簇簇的夹竹桃开放了,如火般的热情,迎接着炎炎夏日的到来。秋天,万物丰硕的季节,桂花不失时机地开放了,星星点点地撤落在地,社区里处处飘逸着桂花的芬芳。老婆把塑料布放在桂花树下,一夜秋风刮过,桂花就落满了塑料布,还有晶莹剔透的露水。这些桂花可以酿造出原汁原味的桂花酒,把秋天的丰硕绵延到寒冷的冬天。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为躲避新冠肺炎的肆虐,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没有走出去,只是坐在阳台上,边喝着桂花酒边晒着太阳。透过窗台上的玻璃,我看到盛世社区广场上的梅花一株紧接着一株,慢慢地连成了花海,幻化为梅花的海洋,扑面而来。在家乡的龙都上梅苑赏梅时,曾经羡慕那里的居民有着得天独厚的福份,每每春天的赏梅季节,可以享受傲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更可以品味梅妻鹤子恬然自适的古仁人高风。没想到,在飞雪时,未见腊梅开放。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寒风刮起时,梅花开放了。并且,一旦开放,便极尽灿烂,给人目不暇接的感觉。
对盛世社区广场来说,春节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分水岭。春节前,广场上热闹非凡;春节后,静寂无人。当有人出现在广场上,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就会跑过来,良言相劝,说尽新冠肺炎的利害关系,直至把人劝回家中。惊蛰到了,在政府发布的疫情通报中,新冠肺炎病例已经清零多日,社区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明显地放松了。如今,广场上人渐渐多了起来,当然,大家都自觉地不聚集,或三三两两地在广场散步,或坐在广场的台阶上晒太阳。如坐在阳台上的我一样,懒洋洋地享受的阳光的扶慰。当然,还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陶醉地依偎着广场边的梅花,尽管戴着口罩,依然夸张地做着幸福的动作。我相信多少年后,当女孩子看到留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寒风中的倩影时,定会回味无穷。
在居家蜗居的日子里,只想到岁月周而复始地循环,没有想到广场上除了枇杷树、夹竹桃、桂花树外,竟然还种植有这么多的梅花。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寒风中,在人人自危的恐惧中,在等待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刻,梅花竟然这么突兀地开放了,尽情地沐浴着春天的阳光……
石河生态公园的紫叶李
石河生态公园的河堤上种满了紫叶李,秋天的时候,紫叶李红彤彤的叶子开始变得灿如灯火,照亮了丰硕的沉寂,红的山楂,紫的葡萄,皆成了紫叶李的陪衬,即使是一只只裂开了嘴的石榴,也只能隐藏在密密的叶子中羞于峥嵘了。冬天,更是紫叶李的舞台。当万物被寒冷肃杀,树叶凋落的时刻,紫叶李变得更加丰饶,叶子由红变紫,紫得纯朴,紫得厚重。当寒风如利刃般刮来的时候,才恋恋不舍地回归大地,覆盖了皑皑的白雪,给冰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不同的颜色。
从去年秋天开始,因为儿子从单位辞职调档案的事儿,我在这儿徘徊了好多次,被紫叶李那如火如荼的秋叶所感染,想象着春天的紫叶李繁花似锦。也就是在这里,我借用《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辞安慰儿子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果然,经历了漫长的冬天,在传递着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胜利消息的春风里,儿子接到了劳动仲裁部门的通知:可以到单位办理正式的离职手续了。就这样,趁着儿子去单位办理辞职手续的空闲时间,我再次来到了石河生态公园,去看望那些久违的紫叶李。
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曾写有《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用来赞美梨花之美,其中有“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这样的句子。春天,行走在石河生态公园时,被这里的紫叶李绽放的花儿所陶醉,索性就拿了丘处机的诗句来赞美紫叶李。不过,石河生态公园的紫叶李和灵虚宫的梨花比起来,相同的是如雪花洁白,灵虚宫梨花却有着道场静修幽邃的淡然,石河生态公园的紫叶李则充满了春天争奇斗艳的灿烂。你看,当春风吹来,紫叶李的花苞就不由分说地炸开了。站在石河堤岸上望去,远处的紫叶李树树繁华,犹如一团团嫣红色的晚霞,红男绿女行走其间,恍若敦煌的飞天。走近看时才发现,紫叶李的花瓣是洁白的,沿着花瓣的边缘一点点地着色成了粉红色,才有了近看如一树白雪,远观则似晚霞烟云雾罩的感觉。此时的紫叶李,树叶未萌,枝条上皆是朵朵盛开的碎花,挤挤挨挨,给紫叶李披上了一身的银装。暖暖的春风吹来,便有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洋洋洒洒,如漫天的雪花飞舞。
石河生态公园位于巩义市的城市中心位置,她的前身是一段洪水冲刷而成的河道,两岸陡峭,经过几代人的改造,沧海桑田,变成了人民群众休闲游玩的乐园。行走在石河生态公园内,不由得想起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不过,这里有着“两岸青山”的美丽,却没有“孤帆一片”的孤独和沉寂。你看,在春风的抚摸下,河道两边陡峭的堤岸上已经春色满园,垂柳依依,婀娜多姿。无论是高高的塔松还是茂密的女贞,都呈现出阶梯状分布,一层层地向上延伸,直至和堤岸上高高的楼房接壤成一幅水墨景象。当然,还要苗圃中的月季,娇羞的榆叶梅,以及金黄的迎春花、黄澄澄的连翘,还在那些匍匐在地上的芨芨草、婆婆纳,无不呈现出春天里最为美丽的一面。
紫叶李属于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灌木,只要有适宜的阳光,就可茁壮生长。所以,在石河生态公园的开发改造阶段,大量种植了紫叶李,尔后才有种种的花木。如今,这些花木形成了美丽的画面如海市蜃楼中的风景,映照在紫叶李形成的晚霞之中若隐若现。
在石河生态公园,紫叶李是一种传奇的树木,花儿就有了化腐朽为传奇的功能。其实,她是一种极其普通的绿化植物。在很多城市的街头公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论起花朵的妖艳来,紫叶李比不得海棠;论起庄重与华贵,紫叶李比不得樱花。或许,当漫山遍野的杏花开时,当目不暇接的万亩油菜花绽放时,紫叶李的晚霞就会随夕阳遁去,色彩也会慢慢地淡化。但是,经过这样一段灿烂的时光,无论什么时候回味时,心中总会有一抹永远的美丽。
作者简介:贾国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着有长篇小说《测出的不仅是心跳》、《谜底就在现场》、《致命谈判》、《命案现场》、《神探》、《大测谎师》、《市长命案》、《市长夫人》等,以及散文集《立地成佛》、《心止即岸》、《行参菩提》等。创作、投拍了《命案现场》(20集)、《捕狼人》(20集)、《完美指控》(30集)、《博弈》(30集)、《糊涂县令郑板桥》(36集)等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