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使用不当造成的病句
(2016-09-27 18:27:01)
标签:
病句类型练习训练数字使用不当专题 |
分类: 教研心得 |
1.“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
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下降了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
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
2.“平均分(成绩)都……”
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了85分。
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
3.“时速每小时……”或“时速……/小时”
①这种新型车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②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速度,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
重复累赘。例①应删去“每小时”,例②应删去“/小时”,或把“时速”
改为“速度”。与之类似的还有“单位价格”“日均”“年均”等,如:
①这种电子元件每件的单位价格是15元。
②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3 288元。
③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1 500人。
④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5 000万
吨。
件、台、日、年都属于“单位”,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
4.“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
①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②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五千八百元以上。
“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而“……以上”
“……以下”都表示范围,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的
表述都存在语病。例①应删去“以下”,或删去“最多”而代之以“在”;
例②“以上”或“至少”使用一个即可。
5.“囊括……中的……”
由胡佳、彭勃、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
在这次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
“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中获得“五枚”,虽然不少,但也不
能称“囊括”,应改为“获得”。
6.“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
①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②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依然很硬朗。
“超过”“大约”“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约数,若其后再跟约数只会
造成表意不明,因而“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这样的表述
存在语病,修改的办法是删前或除后,例①可删去“超过”或“以上”,例
②可删去“大约”或“上下”。
7.“一边有(是)……”
这种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一边”是否存在歧义。如:
①树下坐着一位老人,一边有一个孩子。
②路的一边是一排商店,另一边则是废弃的工厂。
③他的身边有两个孩子,一边一个。
例①的“一边”可以理解为“其中一边”,也可以理解为“每一边”,存在
歧义。例②和例③的“一边”分别理解为“其中一边”和“每一边”,不
存在歧义,不属于语病。
8.“三季度”“四章”
这类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三”“四”等数词是否存在基数与序
数不明而造成歧义的问题。如:
①我公司已经提前完成了三季度的生产任务。
②三季度的销售额比前两个季度的总数还多了三个百分点。
例①中的“三季度”存在歧义,而它在例②中却表述明确。明确是基数还
是序数,才能消除歧义,这可以通过语境判断,如通过例②中的“比前两个
季度……”可判断出“三季度”为序数。也可以采用基数和序数的明确
表示法,如表基数时在数词后增加“个”等量词,或用“两”代替“二”;
表序数时则在数词前增加“第”。
9.“二十多个岁月”“几家新闻界的记者”“三个莘莘学子”
“岁月”“新闻界”“莘莘学子”属于集合性名词或短语,不能以“个”
“家”等为单位,“莘莘学子”中的“莘莘”表示大量,也与“三个”矛
盾。可以分别改为“二十多个年头”“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三个学
生”。
10.数量的演算错误
①原单位价格1 000元,现降低到360元,降低了三分之二多。
②该市去年旅游收入300万,今年达到450万,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③该村2006年人均年收入1 366元,2007年达到2 798元,翻了两番多。
例①应改为“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二”,例②应改为“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例③应改为“翻了一番多”,因为“翻一番”等于“成为原来的两倍”,
“翻两番”则为“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