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6年11月13日,由中国企业建造,中国企业运营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正式开航。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瓜达尔港将把中国目前绕经马六甲海峡的石油运输缩短85%,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巴基斯坦上上下下对瓜达尔港开航欢欣鼓舞,寄予厚望。作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被昵称为“巴铁”的巴基斯坦从港口建设之初就给予各种条件支持,当地民众以能够参与港口建设为荣。中巴双方的工作人员克服了自然条件的困难,生活条件的艰苦,甚至恶性恐怖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用汗水和鲜血建筑起今天的瓜达尔港。
2月12日21:52《对话》请来在瓜达尔港亲自带队工作多年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子宇,为你讲述瓜达尔港建设中的“巴铁”故事。
巴基斯坦员工为何争当“先进生产者”?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子宇:实际上不同信仰的民族,不同国家的人,都是一样的,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都是一样的。慢慢的我们就和当地老百姓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们尽可能地多地用一些当地经我们培训的工人。我们会每年给他评比,就像国内评选先进生产者一样。大家不要笑。
他们非常地珍惜。开始我们也不理解,说你为什么这么珍惜我们给你发的证书呢?他说拿到你们中国港湾给我的证书,这就是我的一个饭碗,当你们项目完成了之后,我去其他的项目,出示这个证书,我会优先获得工作的机会。
比金钱还高贵的是生命的意义!给中巴友谊点赞!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子宇:2004年斋月,穆斯林的习惯,在太阳升起之后和太阳落山之前完全禁食,我们就缩短巴基斯坦兄弟的工作时间,只工作半天。但是巴基斯坦的这些员工们,他们的热情很高。有一次,工作完了要把疏浚管子码放整齐,八吨重的管子很重,当然是用吊车。但是吊车下面得有人指挥,我们巴基斯坦兄弟就是在下面指挥吊车。不小心,他光把管子是放下来了,他人没有离开,这个管子就压在他的胸上了。他在去之前说了一句话,因为警察要取证,他说这个不怪中国兄弟,是我自己不小心。当天下午,我和瓜达尔港务局的副局长一起去看望他的父亲,当时我取了折合人民币三千块钱,总要办理后事。到了他家,什么叫一贫如洗?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巴基斯坦员工兄弟,他父亲住的地方,就是四个木杆子,三面围着草席,上面的屋檐也是一个草席,地下铺的草席,全部家当是在角落里的一个手提包,做饭就是在沙漠里面用砖瓦砌成的一个简易小炉子,熬点汤喝。
陈伟鸿:您带去的三千元,那真的是雪中送炭。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子宇:对他是很大的一笔数目。当时我就跟老人说,这些钱先用做料理后事,其他的补偿,我们随后再来商谈。老人不会讲英文,他用乌尔都语讲了很多,我也听不懂,港务局副局长就翻译给我听,他说老人的原话,你们中国人到我们巴基斯坦来是帮助我们发展的,我的儿子为你们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他说人的生命是不可以用金钱衡量的,愿他在天之灵安息,一分钱都不收。这件事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物质上赤贫,精神上富有,中巴之间的友谊,已经融入到骨血之中。所以当时我们就有一种信念,一定要高质量地快速地安全地把港口建成。所以这种力量迸发出来,就是上升到国与国之间,人民和人民之间这种力量,这个项目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提前七个月完工。这个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激励着我们更好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