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柳传志企业家央视对话财经 |
企业家的思想、企业家的气魄,往往总是被外人所推崇,柳传志先生作为知名企业家也不例外,他的很多思想和主张,现在依然在影响的年轻一代的创业者。然而,大家却很少听到他们诉说创业中遇到的坎坷,以及经历过的惊心动魄。在5月26日和6月2日《对话》“柳传志的中国梦”节目中,柳传志先生就为大家讲述了这样一次火药味十足的事件。
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 联想最初刚到香港做AST的代理时,决心要开始生产产品,买了一个香港生产能力较小的公司。柳传志他们认为自己作为科学院的技术人员,知道实验室的成果很清楚,真的把它变成一个工厂小批量生产,也还不是很懂,所以就买了一个香港的公司,并且准备生产出产品参加汉诺威的工业展。费用上,连同买下这个公司,预备好生产的环节,参加展览大概要一百万美元。当时,北京联想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柳传志他们就拿北京联想所有东西做抵押,再加上科学院帮助,连着个人的钱,借到了一百万美元。把一百万美元打给了香港的总经理运作这件事情。
谁知道到了半年后柳传志跟香港公司开协调会,了解情况的时候一问,出事了!
柳传志:“离预定计划差远了,根本就赶不上汉诺威那个展览。在电话里边,我听对方给我解释说。他们为了买一个波峰焊炉,因为这里面最大的环节就是波峰焊炉,花了多少时间,很多。顿时我就火了,因为他们真的是对这工作程序太不明白了,波峰焊炉买的再便宜,你把时间全花掉了,你就完不成。错过那个展览,卖不出去第一批成果。后边第二笔钱回不来,现金流就要断了。”
于是,柳传志没有通知任何人赶到了香港。为什么不通知香港公司,柳传志也有自己的考虑。
柳传志:“因为这火气非发出来不可,你不说他们不知道厉害。如果提前打了招呼,在机场接我,见了面照样握手、微笑。到第二天,全体人员开会的时候,我到那儿再跟他发火再说,这不太象话,没法发火教育不了员工。”
第二天公司开了高层骨干的会,一共几十人参加。
柳传志:“开会的时候,上来话茬就不善,我就说,你们知道我们做出这板子是为了参加汉诺威展览的,如果要是参加不上的话现金流就断了,现金流断了这公司就完了。而这钱哪儿来的呢,一百万美元,是我用国内的全体员工的辛苦劳动,再加担保和借贷来的,这一百万真没了,我就应该跳楼!我到现在,我就是个跳楼的人,跳楼的人说话,所有人都得听,而且光听还不算,我得问你们问题,你们就得回答,你们就得以这种心情对待我。你想那气氛,现在大家听,像听书一样,当时那个气氛实际上是充满了火药味。”
柳传志:“香港人他是总经理,我是董事长。表面工资,我们当时定工资是两万多港币,我比他大概多一千块钱,但实际上,我大概是只拿了三千块钱。两千多块钱的生活费,其它我都交还给北京联想,交还给国内,我们这都是自觉行为。因为这就是,当一个公司小的时候,你真的负责人,你多干少得,你自然就有威信、有底气。而且我确实做所有的事,全都是为了公司,所以就没有什么。后来果然这个产品还是按时到了汉诺威。
最近,柳传志关于改革的讨论又引发了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在坚守实业中,企业在市场、管理、品牌、技术、资金、文化、这几大要素发展过程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如何精心打造实业的上下产业链?
5月26日、6月2日柳传志做客《对话》,他将用自己对实业的坚守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家征战世界的雄心。从资本到实业的回归,中国企业家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坎坷?中国企业家的代表柳传志究竟有怎样的实业情怀和抱负?他对于卓越企业家又有怎样的理解?中国企业家的责任和使命他又有什么见地?央视财经频道5月26日、6月2日21:55播出“柳传志的中国梦”上下集, “教父”柳传志将和我们分享他对实业的深度思考。
《对话》主持人:陈伟鸿
主嘉宾:
柳传志
对话嘉宾:
李清文
潘鸿宝
田
何伊凡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