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对话》节目“高炉下的对话”将于2012年10月21日晚21:55在CCTV2财经频道播出)
经济危机以来,钢铁业倍受冲击,2012年一吨钢的利润最低降到了1.68元,人们惊呼钢铁卖出了白菜价。即便钢价在近期有所上涨,业内人士仍然认为看不到马上回暖的迹象。面对这样的困境,小钢厂纷纷选择减产停工,而千万吨级以上的大钢厂却只能继续高产以降低成本,一边是价格不断跳水,一边是产量高居不下。整个钢铁行业就像一辆已经无法停下的列车,虽然全行业亏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似乎谁也无法让这列火车停下的办法。钢铁企业如何共渡时艰?中国的钢铁业何去何从?钢铁价格起落,谁才是幕后推手?工业脊梁屡屡受伤,产业链为何梗阻?《对话》走进钢铁‘心脏’,展开“高炉下的对话”,10月21日21:55播出,敬请关注。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第一钢铁大国,却没有话语权!】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在央视财经频道10月21日即将播出的“高炉下的对话”节目中,愤愤不平的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大国,占全球钢产量的45%以上,但是我们没有话语权。”
2008、2009、2010年,仅仅铁矿石的涨价,比任何一年,77家钢铁企业的利润都要多。2011年三大矿山公司,巴西、澳大利亚的和力拓这三大矿业公司,他们的利润是520亿美元,是我国全钢铁行业利润的4倍。这三家公司的很多矿山和国内的不一样,我国都是在井下几百米挖出来后还要选,国外是露天的开采,他们的成本也就是20美元、30美元每吨的价格,加上从目前巴西到国内的到岸价不到50美元每吨,卖到100美元每吨。国内的企业被迫赔本也要用这些铁矿石。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http://s7/mw690/685036f9tcc9c688ecf16&690
王义芳:“三大矿石商他们的产量占全世界的产量占三分之一还要多。2011年的贸易量占一多半。他们联合起来的话语权比我们国内分散的企业要强势的多,一个是国内77家的钢铁企业又协同不起来。还有和钢铁没有关系的,有进口自治的贸易商在里面参与,所以他们的价格会各个击破。这些年为什么价格在持续的涨,一个是我们国内钢铁集中度,和国外的相比,他们远远大于我们。另一个就是我们希望依赖外矿太多。”
中钢协副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迟京东:“我非常理解王董事长的心情,虽然我们不是从事钢铁生产,而是从事钢铁研究,到会场看到铁矿石,我对它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必须要铁矿石,没有进口6亿多的进口铁矿石,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城市化,高铁的建设也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这是它对我们的贡献。狠的就是铁矿石的商家是最大幅度和限度的压榨了钢厂的利润,在他盈利好的时候,一顿铁矿石要赚40、50美元。我们好的时候也就是20、30美元的利润。它之所以这么强势,我们如果理智一点考虑,那也就是尽管中国是最大的买家,但是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你的话语权、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弱。”
《对话》主持人:陈伟鸿
主嘉宾:
王义芳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
对话嘉宾:
上游企业:张文学 五矿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下游企业:杨红新 长城汽车材料工程研究院院长
焦中平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市场部总经理
钢贸企业:刘亚红 中钢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销售)
观察员: 迟京东 中钢协副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
石洪卫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徐向春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