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丑生二轮专题复习视频(实验探究专题+答题技巧专题+课标卷真题讲评专题)
(2017-10-24 11:41:15)
标签:
汉水丑生二轮复习教学视频 |
分类: 教学研究 |
简单说一下这套视频吧。
一、实验探究专题
第一个视频“什么是探究”主要讲解实验探究的两大基础理论:探究的基本流程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础理论。其余的视频主要分析两大基础理论在各个专题(调节、代谢、遗传等)高考真题中的体现,从学生的答题视角、专家的命题视角和高考阅卷的评分视角对课标卷经典实验探究类题目进行赏析。
课标卷中难度较高,区分度较大的题目往往都是以探究(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为背景,这类题目由于要交待清楚探究流程(问题→假设→方案设计→结果),往往信息量比较大,考生如果不是带着探究流程的大框架去读题干,很可能会出现读到后边忘了前边,甚至读了2遍都不知道题目要干嘛的情况。但是如果深刻理解了探究的基本流程,熟悉了课标卷探究类题目的命题风格,你就拥有了命题者的视角,不但可以拥有心态上的自信,更会节省获取信息的时间。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础理论其实并不复杂,无非就是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那些事,而且不同专题(调节、代谢、遗传等)的实验方案设计,其自变量如何设置、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如何获得其实早有定数。
二、答题技巧专题
估计不少朋友会对“答题技巧”感兴趣,仿佛学会了这个秘籍,就可以手拿一把西瓜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就能在题海里杀它个七进七出。
朋友,你想多了。。。。。。
其实,没有什么答题技巧。就算有,也必须转化成答题习惯,才能在紧张的理综考试中条件反射式的应用。
答题习惯,包括心态的习惯、信息转换的习惯、文字表述的习惯等等。习惯的养成非一早一夕之功,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加上一定次数的重复训练。答题技巧专题就是专为培养答题习惯而设的。
三、课标卷真题讲评专题
目录如下:
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课标卷真题总是会给大家一些错觉。比如,在做课标卷时,如果我们并不是像考试那样限时的把答案写下来并客观的给自己评分,而只是走马观花的做了一遍,又或者是带着答案去做,可能很多人给课标卷的评价就是“不难”。但真要是上了考场,像2016年的课标I卷、III卷和2017年的课标I卷、III卷,得70分其实颇为不易。
2017年的课标I卷的29题和III卷的32题,都属于“写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的实验探究类题目,标准答案的文字表述量比较大,分别是110字和220字。这两道题的命题风格让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很突兀,以前从来没这么玩过啊?但其实这类风格的题目在2016年I卷的31题已经初现端倪。如果我们把复习备考的尺度放到十年前甚至更早,你会发现,“写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的这实验探究类题目,简直俯首皆是。
因此,对于课标卷省份的考生来说,国家考试中心曾经命制出的高考真题,都可以关注,并且也是最好的备考复习资料。因为我们见到了“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品读,我们就能直面“命题者”。
所以,这个专题,我对2011年—2017年的14套课标卷真题做了详细解析,并选了一部分2011年之前的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经典的题目做了讲解。相信,吃透了这么多高考真题之后,每个人都会对课标卷有新的理解。
想了解一个人,那就去读他的“作品”。
四、讲个小故事
说人话:先买票后上车,详情咨询QQ(7093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