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国字号生物教学杂志投稿须知
(2011-09-04 02:10:1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研究 |
《中学生物教学》投稿须知
本文转载自
夏焦兵 老师的新浪博客
2本刊极力维护学术尊严,反对学生腐败。来稿文责自负,如发现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益的行为,本刊将协助权利人追究侵权责任。
3无论是纸质稿件还是电子稿件,编辑部均予以受理。手抄稿件,应抄写在方格稿纸上,打印稿件正文字号一般用四号单面打印;纸质来稿可在稿件左上角注明文章所属的模块或栏目(这一点暂不强求),为了便于互动,请在文后写明作者的电话、电子信箱及详细通讯地址。电子来稿请发至本刊电子信箱:bio@cfe21.com,并在“主题”栏依次注明文章所属的模块、栏目、省份、作者姓名及文章标题。除文章标题外,其余几项全部放在括号内。
4本刊对拟用稿件有权删改,不愿改动者,来稿时予以说明。
5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处理阶段及结果将通过E-mail或信笺的形式告诉作者,如果稿件寄出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该稿。
6文中标题的不同层次,分别用1.1 1.1.11.1.1.1……表示。
7 书籍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不超过3个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书名.版次(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起止页码.
示例:梁秋英,陶铭,乔永民.青少年生物世界探秘.西安:未来出版社,1999.187~188.
期刊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文题名(选择项).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示例:夏献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中学生物教学,2003(4):24~26.
8 来稿中的计量单位请用法定计量单位。如在表达量值时,一律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kg、m、min、h、mm、cm等,而不能用中文符号。已经废弃的计量单位如亩、吨、ppm等,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9 翻译或编译的作品,请注明原文出处。
10 请勿一稿多投。尽管我刊和《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以及《中学生物学》几家刊物曾联合发表声明杜绝一稿多投现象,但这种现象仍有发生。为此,向本刊投稿时一定要声明此稿专投《中学生物教学》,否则来稿不予审阅。若发现一稿多投或抄袭现象,将在本刊给予曝光,并通知其所在单位,五年内本刊不再刊登其稿件。来稿务必写明详细的联系地址及邮政编码,最好注明联系电话及E-mail,以便及时联系。
11 本刊特别欢迎提供封面、封底或封二、封三用的彩色生物照片,并附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来稿请寄: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中学生物教学》杂志社,邮政编码:710061,
《生物学教学》杂志征稿简
(2010年第1期发布)
《生物学教学》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杂志面向国内外正式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生物学教师,兼顾高校和其他生物学工作者。
1 刊载稿件的栏目和内容
2 来稿要求
2.1 字数 一般不超过4000字。特别欢迎1000~2000字的短文。来稿用计算机打印在A4纸上。
2.2 姓名、单位 在题目下一行写姓名,然后在括号内写省、市(县)、单位全称和邮政编码。
2.3 摘要、关键词和作者简介 2000字以上的文稿需有150字以内的摘要,
3~5个中文关键词以及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只介绍第一作者,如:出生年份、性别、职称、学位、电子信箱、电话、手机等,排在文稿末。
2.4 标题 标题按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3级。每级标题均于左起顶格写题号,然后空1格写题名(参见本刊正文)。
2.5 计量 计量单位及其他专业符号以国家颁布的标准为准(例如:mL、kg、cm等)。
2.6 参考文献 文中若涉及重要的数据资料,应列出参考文献。
[1]赵子峰,张亚丽,吕 辉,等.2003.叶绿体色素纸层析分离实验的关键步骤.生物学教学, 28(6):
33~34(期刊文章)
[2]James P. 2000.Origin of inclusive
education.KansasBiologyTeacher,9(2):78~80(期刊文章)
[3]张德永,于运联.1994.中学生物学实验大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6(书)
[4]王秋远,钟 阳,张志礼.
1998.元认知与生物学科学素质培养初探.见:马炜梁,张文华.生物学教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5~38(文集)
2.7 其他 外文请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大、小写和正、斜体。文中所附的图表须标明在文内的位置,并有图表序号和说明。插图可用计算机绘制,或用墨线手工精绘,须比计划刊出的图放大1.
5~2倍。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设计有关的文稿,须由一线教师为第一作者撰写,文稿审定后作者不能更改和增删。与基金项目有关的文稿在文末注明课题来源名称及编号。
3 投寄
4 录用通知与审毕即告
5 承诺和约定
(2010年第3期起登)
从本通知刊出日起,凡是给本刊投稿的作者,须同时提供纸质文稿和电子版文稿。纸质文稿投稿须知:如果想早日知道审稿结果,请按“审毕即告”的程序运作,即:在来稿时附上填妥回信地址、邮编、收信人的信封,并贴足所需邮票,本刊将尽快给出初审意见。电子文稿投稿须知:电子文稿采用Word版,请以附件形式发送至swxjx@ bio. ecnu. edu. cn;为便于与纸质稿核对,主题词与附件中的文件名依次为:“第一作者姓名:题目全称”。举例如下:主题词与文件名样式:“徐方民: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一个电子邮件只能附一篇稿件,如果是2篇稿件必须发2个电子邮件,依次类推。不论纸质稿或电子稿,在文稿正文的题目下第一行写作者姓名,然后在括号内写省、市(县)、单位全称和邮政编码;此外,为便于与作者联系,在第二行下写作者的电话、手机号码和E-mail地址。举例如下: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徐方民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六中学 215000)
电话:0512-XXXXXXXX 手机:XXXXXXXXXXX
Emai:l XXXX@XXX. com
《生物学通报》征稿简则
1 《生物学通报》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读者对象是全国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并兼顾大专院校师生和一般生物学工作者。
2 本刊主要刊登下列内容的文章:介绍生物学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国内外生物科学进展及新成就、新技术;生物学课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经验体会、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最新中学生物学教材及参考资料;考试与命题:开展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索性题目及研究方法、简便的实验技术、教具制作;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有关的国内外参考资料;新书介绍及评价、问题解答以及有关彩色照片、电镜图片等。
3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3.1 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引用资料请列出文献。基金资助项目须明确标注。文稿一般不超过3 000字。特别欢迎对某个问题进行论述的l 000—2 000字短小精悍的文章。3 000字以上的文章一定要附英文题目、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和中文摘要(摘要不超过200字),以及3~5个中文关键词。文章请注明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3.2 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抄写在每行20字l6开单面方格稿纸上,或打印在A 或B 纸上(A 纸每页不超过l 600字.B 纸每页不超过l 200字.字号不小于5号,字迹清楚,标点准确,每个标点符号占l格。留出足够的行间距,以便文字修改。外文请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文中只附最必要的图表,插图在稿内段落处标明图位、图序、图题与说明。插图请用白纸黑墨精绘,图内文字用铅笔标写清楚.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1倍。表格应用三线表示,例:置于文中段落处。照片务必图像清晰。层次分明,背面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将图和照片集中附于文后。显微照片应写明放大倍数,文中附图一式两份(一份可为复印件)
3.3 文中提到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均需写出学名。
3.4 标题层次的划分,一般不宜超过4级,4级不够
时,可将层次再细划分。例如:
第l级标题—— l
第2级标题—— 1.1
第3级标题—— 1.1.1
第4级标题—— 1.1.1.1
f 2. 1 f 2.2.1 f 2.2.2.1 f 1)
2一{2.2一{2.2.2一{2.2.2.2一{2)
(2 3 c 2 2 3 c 2 2 2 3 (3)
编号应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1个字的位置再写标题,另起1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
题时,在编号之后空1个字的位置再写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前不加编号时,其每段的第1行均左起空2个字的位置再书写。
3.5 参考文献择其最主要者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综述性文章的参考文献为5~8条,一般专论性文章的参考文献为3条以内。请按下列格式书写:
『期刊] 序号 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1.”).文题.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1:起止页。『书籍] 序号 作者姓名.书名.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1,年:起止页。
举例如下:
1 宋大祥.节肢动物的分类和演化.生物学通报,2006,41(3):1—3.
2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14.
3.6 文中计量单位请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例如:kg、mL、m、s、t、rain、h等,而不用中文符号。已经废弃的计量单位不能再使用,如:亩、体积克分子浓度、ppm等,应将其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3.7 欢迎提供封面和封底用的光面彩色生物照片(宏观和微观均可)。照片要求清晰f光面扩印,最好提供底片)准确、整洁、科学性强,并注明中文名和学名;封面照片要求为横幅,并附200字左右的说明文稿:更欢迎有说明文字的系列照片。
4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投稿时一定要声明此稿专投《生物学通报》。稿件一式两份,文题下书写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需按单位公章书写完全),并写明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文后注明工作时间联系电话及E—mail,并请写明作者年龄、职称和职业。寄文字稿的同时,给swxtb@163.com 发电子文件。主题词为第1作者人名。以便与纸质稿核对。
5 稿件刊登与否,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半年之后未见录用,也未收到本刊用稿
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并请函告编辑部。凡不录用的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如要求了解本刊是否录用,发邮件至swxt@chinai0umal_net.cn,或登录本刊网页http://swxt.chinajourna1.net.cn的读者信箱,或打电话(010)58807645查询。
6 来稿一经刊登,即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 — 数字化期刊群”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收录不向作者另收费;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7 来稿请寄北京北太平庄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通报》期刊社,邮政编码:100875。
8 欢迎刊登广告。
《生物学杂志》投稿向导
《中学生物学》杂志新征稿启事
本刊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关注中学生物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提供可资借鉴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经验,倡导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研究高考动向等。
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参考资料,生物学教学研究,生物学实验技术和科技活动,生物学习题与练习,生物学教育硕士论坛,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等栏目,栏目体现知识性、实用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的统一。
为了更好的服务中学生物教学,特向各位老师征稿。
1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1 来稿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引用资料请列出文献。参考文献择其最主要引用者。
1.2 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用正楷抄录或者用打印纸打印,打印字号一般用5号宋体。
1.3 每个标题层次的划分,一般不宜超过4级。如
第一级层次1
第二级层次1.1 1.2 ……
第三级层次1.1.1 1.2.1 ……
第四级层次1.1.1.1 1.2.1.2 ……
编号应该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1个字的位置再写标题,另起1行写具体内容。具体内容钱不加编号时,其每段的第1行均左起空2个字的位置再书写。
2 文中的计量单位请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例如:kg、mL、m、h、min等,而不是用中文符号。已经废弃的计量单位不能再使用,如,亩、ppm等,应将其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3 欢迎提供封面和封底的光面彩色生物照片。照片要求清晰、准确、整洁、科学性强,并注明中文名和学名,并请附上100-200字左右的说明文稿。
4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对于一稿多投而造成恶劣影响的,我刊将予以曝光。稿件文题下书写作者姓名、单位以及邮政编码,在文后请注明联系电话。
5 稿件刊登与否,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半年之后未见录用,稿件可自行处理。凡是不录用的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6 本刊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已经正式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CFED)的收录期刊。从2003年起,请作者来稿时向本刊申明如果文章被刊登,是否同意被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收录。收录不向作者收费。对于未申明是否同意的来稿,我们将视为同意。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7 来稿请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学生物学》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10097
8 本刊的网站地址为:http://zxsw.chinajournal.net.cn,
E-mail信箱为:zxsw@chinajournal.net.cn
9 本刊的电话为:025-85891910 欢迎踊跃投稿。
来稿请附1~5 项参考文献和文章英文摘要,及详细的联系方式(电话和电子信箱),否则不予刊用。从2006 年7 月开始,只寄纸质稿件的文章,将不予刊用。投稿电子信箱为:zxswxue@126.com。
特别申明:本刊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已经正式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CFED)的收录期刊。从2003年起,请作者来稿时向本刊申明如果文章被刊登,同意被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收录。收录不向作者收费。对于未申明的作者来稿,我们将视为默认同意。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全国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师范教育专业的在读学生等。
和实践经验,倡导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研究高
考动向等。
动,生物学教学评价与考查以及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等栏目,栏目体现知识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的统一。
用。从2006年7月开始,只寄纸质稿件的文章,将不予刊用。投稿电子信箱为:zxswxue@126.com。
特别申明:本刊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已经正式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CFED)的收录期刊。从2003
年起,请作者来稿时向本刊申明如果文章被刊登,同意被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收录。收录不向作者收费。对于
未申明的作者来稿,我们将视为默认同意。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