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北京雍和宫附近的五道营胡同,有家主题为“关于100种小生活单车生活馆”,进门正对着自己的玻璃窗上写着五个大字“骑车救北京”,下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在世界各地旅行,对于一个美好城市的记忆,多数停留在那些街上的漂亮自行车上。
ALEX作为地道的北京人,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一员。他从小喜欢骑车,玩城市自行车也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他说,“骑行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会陪伴我一生。”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很多生活方式。想想很多影像里常见的镜头,时间退回到几十年前:一座城市的街道,各种各样的人群骑着车或者推着车,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今,悠闲地穿梭在车流中,却反而成为了一种奢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fd9a67c778b745b90d5ccd1c2f07abd1.jpg
郭小姐是一名资深的骑行爱好者。她说骑行对于她来说,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以前都是开车,现在深切感受到开车太不方便了,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时候,骑车感受一下北京道路的变化和人文景观,让自己慢慢放松下来,去慢慢感受周围的事物,自己变得也没有那么浮躁了。”
现在她的主业就是负责自行车店铺的经营。在这种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家都在享受汽车带来的各种便利,已经慢慢远离了生活最初的样子。郭小姐希望有人能够重拾它,还原生活最初的样子。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f26346d3f41886661f26f6bdb76b417a.jpg
王勇的本职是北京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他从上学就开始喜欢骑行,只不过那时骑的车比较普通,工作之后就玩起了进口车,最近他正在筹备去自行车王国——荷兰,旅行、学习并考察。
对于常常骑行的人来说,每款车的款式不一样,骑起来感受也不一样。王老师比较爱骑一辆叫“总统”的黑色自行车,那是一辆荷兰进口车,外形有点像中国的老式二
八车,但是相比老式二八车,那辆车看起来比较时尚。王老师说他常常骑它上下班,骑起来非常舒服。老式二八作为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单车,如今
也终于告别了它的时代。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6487e262cbbe0bbcca4fb4c81d8f9a28.jpg
不管这个圈子是大是小,至少他们享受的是这种美好的体验。骑行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在路上的自由和未知。
●骑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头盔,无论骑行的速度快不快。在国内很少强调这些,因为大家都不戴,自己戴就会觉得很扎眼,骑赛车的他们很多人都会戴,他们速度快,距离远,城市车也就5公里之内,所以安全意识从自身角度就会给自己慢慢降低标准,但在国外无论骑什么车都是建议戴头盔的。
●作为一个中高端的自行车产品来讲,能保证几年的骑行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出现把你搁在半路的尴尬,所以还是很划算的。男人其实特别喜欢炫酷的单车,可能他们攀比的心理比女孩还要严重,如果说女生更加关注车形和颜色,那么男人一般更关注车架、材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ab37d56c640f9ab6f1213f7bfc7299f0.jpg
●女生,首先是第一眼,先从外观看,对于自己而言特别不好的车自己也不会骑上去,所以她们还是要美美的骑车。
●女生骑车,车的高度要适合自己,比如穿裙子不方便的时候或者遇到紧急情况下首先就是脚能触到地面。这是基本的安全保障。
●特别细的轮胎不适合女生骑,因为遇到沟沟坎坎的时候没有特别好的缓冲,会特别颠簸,不平稳。
●现在铝车架也很流行,不管是搬还是推,对女孩子来说铝车架比较轻。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21bb7d7e06db93b89acc8dcf34543bec.jpg
●如果骑行路程偏远的,可以选择带有自动变速功能的车,两速或者三速的,这种车骑到一定的速度会自动换挡,速度上会比较快,所以路程远的时候骑起来没有那么累,变速会让自己的骑行变得更加轻松。
●路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比如坑坑洼洼的路况,就选择偏运动型的,车胎比较宽的。这种车偏山地车性质,宽的车胎也会缓冲更多的颠簸,骑起来会比较稳,一般稍微专业点的会选择这种。
●自行车材质中最贵的是钛的,很轻,这是衡量一辆好自行车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骑行区域介绍:
妙峰山是北京市名山之一,京郊游览胜地,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境内,门头沟区与昌平县界山,属太行山余脉。位于北京西北30余公里,距市区55公里,妙峰山属太行山脉,火成岩结构,主峰海拔1291米,山势峭拔,花草清丽。妙峰山有日出、晚霞、雾淞、山市等时令景观、有戴“华北一绝”桂冠的千亩玫瑰花、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传统朝圣庙会、是北京周边最具文化底蕴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旧名仰山,以“古庙”、“奇松”、“怪石”、“异卉”而闻名。因山势雄峻,五峰并举,妙高为其一,故亦称妙高峰。
妙峰山线是北京近郊非常经典的一条线路,因为其21公里的爬坡路线,对于很多在北京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来说,妙峰山都象征着一个坎,迈过了这个坎,意味着骑行的强度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4793a4e7d44854282ef2e2b01a4d01ef.jpg
骑行级别:★★
体力强度:★★★
技术难度:★★★
惊险刺激:★★
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
行程攻略:
航天桥-定慧桥-首钢集团-模式口-三家店水库-军庄-妙峰山-军庄-三家店水库-模式口-首钢集团-定慧桥-航天桥
约130公里
(原路返程)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5af79ac4fd612d4da4b7fcca041de806.jpg骑行季节:
3月—11月。春季4—6月份妙峰山会举办庙会活动,且5月底正是玫瑰谷的万亩玫瑰开放的时节,因此强烈推荐4—6月份去骑行。
全线时间:
单日返程,总骑行时间约8小时。21公里的爬坡山路根据个人体力和技术能力不同自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平均成绩为100分钟左右。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d963f4aacaffc3c842313f0cdf382c51.jpg
路线评价:
1、离市区近,它是离市区最近的公路型高山,上升海拔1000米以上,21公里盘山道被户外探险杂志评为骑行难度仅次于“四海垭口”的三星路段,可以充分享受上坡与放坡的乐趣。
2、人烟稀少,妙峰山顶是死路终点,除了涧沟村民,娘娘庙大祭小拜上香外,平时很少有人前往,将事故率降到了最低。
建议人数:
该骑行路线相对成熟,骑行人数没有太多限制,推荐2—4人的小型队伍休闲骑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e54e46f0292534ab5b9e18584ed07444.jpg
必需装备:
变速车(山地优先、公路赛其次),因为有一个21公里的长坡爬行,城市通勤自行车会相当费力,因此不建议采用。
其次,还要准备防风上衣、排汗内衣、背包、墨镜、头盔、手套。
(该线路是京郊线路,有将近一半的路程是在北京市区的,考虑到北京的雾霾天气,强烈建议在市区骑行的时候带上口罩。)
TIPS:
爬坡途中,14公里的中坡对骑行新手来说是一大挑战。要注意合理安排爬坡速度,为避免膝盖受伤,建议将变速档位调低。
骑行区域介绍:
白羊沟自然风景区位于昌平区流村镇西北部,距德胜门40余公里处,沟长12公里,面积3700公顷,景区内有1958年修建的共青团号水库,水面面积 700余亩。过了水库,便可看到自山中飞流而出的瀑布,最大时40米落差,虽不见其气势之雄伟,却另有珠帘叠翠之感。景区内一路奇石小溪瀑布相伴,乐趣无限。
白羊沟并不是盛名在外的景点,一是因为交通不便,二是溪水区面积不大,而古迹又相距较远;但是于初级骑行爱好者来说却是一次痛并快乐的体验。2013年环北京国际公路自行车经典赛段测试赛在该地举办,更加提高了该线路在骑行爱好者中的知名度。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14e9620e9adc79429af72697c68be3a3.jpg骑行级别:★★
体力强度:★★
技术难度:★
惊险刺激:★★
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
骑行路线:
马甸-清河-沙河-阳坊镇-葛村-流村镇-白羊城-芦家-窑湾-白羊沟自然风景区-高崖口-流村镇-阳坊镇-沙河-清河-马甸
全程约120公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5f28f098f8af2bcb22e47277cd409dfc.jpg骑行季节:
除雨雪大风天气以外,全年皆可。本线路与其他北京近郊初级线路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路况较好,没有非常困难的骑行路段,因此冬天也能看到很多骑友前往。但推荐在春天或夏秋交接时沿途风景更好
全线时间:
单日返程,总骑行时间约8小时。该条线路在进入白羊沟后的六连弯和之后连续的12公里缓坡,虽难度不大,但也要骑行者合理分配体力。
路线评价:
1、白羊沟在北京骑行爱好者的圈里,享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距离北京市区的距离非常适宜骑行。从北京市区马甸桥出发,到白羊沟只有50多公里的路程。
2、整个白羊沟长度为12公里,大部分路段均可骑行,全程缓坡,沟中还可以钓鱼, 有闲情逸致的朋友友不妨将垂钓的家伙一并带着。进入四月份这里百花盛开, 风景宜人,又有溪水相伴,可以尽情地享受拥抱大自然的乐趣。
3、白羊沟著名的“魔鬼六连弯”,则是挑战骑行技术与体能的地方,有连续三S形弯道,好在这里道路平坦,而且极少有大车经过,所以虽然号称“魔鬼”, 也不过是给骑行增加一些情趣而已。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4cd9d3d0aa5510d2c625b666cfdf2c79.jpg建议人数:
由于该条线路过往车辆不多,原则上来说对人数要求较为宽松,但由于部分道路较为狭窄,因此最好不要超过十人。
必需装备:
防风上衣、排汗内衣、背包、墨镜、头盔、手套该线路由于是北京京郊线路,因此有将近一半的路程是在北京市区的,考虑到北京的雾霾天气,建议在市区骑行的时候带上口罩。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9ad98ed85c15600231985ffd5474d1a3.jpg
TIPS:
该线路的阳坊前路段,往来车辆尤其是大车较多,要注意骑行安全。
对于骑行新手或者若感觉从市区到南口这段路途比较乏味,还可以在德胜门带车搭大巴。919路大巴部分车带有巨大的行李舱,可以将自行车放进行李舱中,待抵达南口镇时,再正式开始骑行,一下便省去了30多公里的劳累。
环十三陵水库线
骑行区域介绍:
十三陵景区位于北京北部的昌平区境内,距北京市区约40公里.景区内不仅有著名的的明十三陵,沿途还有“铁臂银山”等自然风貌,一路途径十三陵水库,九龙 游乐园,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北京国际高尔夫球场等. 水库北岸就是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上树林茂密,是北京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
这条骑行线路由于距离市区较近,有山有水有风景,路况较好,因此对于骑行爱好者尤其是骑行新手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一条黄金线路。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c9330b0ab1e519bbff599833b5a4906f.jpg
骑行级别:★★
体力强度:★★
技术难度:★
惊险刺激:★★
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
骑行路线:
颐和园-上清桥-沙河-阳坊-南口-昌平-十三陵水库-水库环线-蟒山-昌平-南口-阳坊-沙河-上清桥-颐和园
约110公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7935faa61827cdedca4d00179ae8fc88.jpg
骑行季节:
3—11月。 这条路线除了冬季下雪和春秋季风力较大的个别天气外都比较适宜.但推荐在春天山花烂漫或夏秋交接的采摘季节为好。
全线时间:
单日返程,骑行时间6小时。由于是环水库骑行,且周围景区较多,建议不要着急赶路,而是适当放缓时间,享受沿途景色。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3e4b886432b6827381ca1746597c51cd.jpg
路线评价:
十三陵水库是骑行爱好者经常走的路线,环形路程为18公里,此路线大部分是平坦的路面,运动强度小,路线难度低,是一条适合周末放松的路线。不过由于八达 岭高速路是主要干道,所以路上车辆较多,需要注意骑行安全,进入十三陵环水库骑行时,车辆就相对少了很多,但由于山路起伏较大,而且多弯,所以要控制好速 度,避免意外发生。值得一说的是从水坝东侧经大坝北侧的一段上坡路,坡陡路长,大概有将近500米
必需装备:
由于要绕行十三陵水库一周,路况车不是特别好,因此最好是公路赛或山地车。
防风上衣、排汗内衣、背包墨镜、头盔、手套必须带上
该线路的前半程路面扬尘较多,若是在别的城市,一块魔术巾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再考虑到北京的雾霾天气,因此强烈建议在市区骑行的时候带上口罩。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e8623d9e7f9a560918bed5c75aa90558.jpg
TIPS:
从昌平到十三陵水库大坝为上下起伏路,蟒山脚下到山顶约9公里山路,下山时注意其颠簸路段,更要注意不要触碰中央隔离信号装置,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
返程中,清河,沙河段货车较多,通过时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注意体力分配,尽量匀速前进,耐力是最重要的,速度其次。
路线资料来源:知乎
编后按
相比那些动辄挑战几千公里的传奇骑士,我更偏爱这些利用每周的闲暇时间,从写字楼、咖啡店、家里的炉灶前奔赴一场“刷街”的骑行者们,他们自然、随性的生活姿态,单纯源于对骑行朴素的爱好,也可能成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内在力量。
原文编辑_张坤玉丨撰文_郑甜甜
摄影_Lycoo丨微编_mrdddonkey
选自《名汇FAMOUS》总第1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