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杯”学术论文的撰写

(2011-02-22 02:21:50)
标签:

挑战杯

教育

分类: 竞赛指导

学术论文作品竞赛是“挑战杯”的一大项。掌握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每个参加学术论文作品竞赛选手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下面就简要的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撰写。

1.学术论文的概念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取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科学纪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学术论文种类很多,按学科分,大致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相应地划分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其中各自又可能分出各门学科的论文,如物理学论文、土木工程论文等。

   学术论文是用思辨方法进行研究,以间接研究的第二手资料为主撰写的论文,如理论性研究、细则研究、目标研究等。学术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性认识为主要内容,提出新的知识、新的见解、新的解释、新的方法和原则等,从而提高认识,指导实践。学术论文展示了崭新的论点以及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彻底的说服能力、辩证的逻辑力量等。不管哪种论文,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论文的内容。学术论文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的成果,这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根本点。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要具有新思想、新方法、新结果。三新不是并列的,新思想是首要的。为了表达新思想才建立新方法,有了新思想必然产生新结果。所以评价文章水平高低,首先要看其有无新思想。优秀的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学术价值

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先进行和创造性,能提供新知识、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揭示科技活动的规律。论文选题应立足于该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一些已经做过的工作如果没有新的进展最好不选择。重复选题或采用同一思路研究题目都是缺乏新意的。例如有一篇研究降低齿轮噪音的论文,从提高制造精度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果。虽然论文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没有错误,但只是在前人的理论、方法和视角的基础上,把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得的数据堆砌起来,没有新发现和新观点。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新点,在参赛时是没有竞争力的。

(2)社会价值

   创作任何学术论文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它的社会价值,所以论文应具有时间性、应用性及价值推广性,能解决科技活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科技活动起到推动作用。

(3)资料和文字水平

   撰写论文要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概念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内容简明、通俗易懂,符合科技论文的格式。

   除综述、专著和快报外,在学术论文(简报)中报到的原始数据,通常只出现一次,再次出现只能作为二次文献引证。参赛的学术论文中,如果有较完整的可靠的原始性实验数据或统计数据,无疑会提高参赛作品的水平。

   写好论文的关键是科技活动的水平和课题研究的成果,因此我们要仔细查阅有关文献,通过在实践中探索提出新的观点。

   从课题研究成果到科研论文,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写好论文还在于作者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提高研究报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必须学习撰写论文的基础知识,并参加与写作有关的实践。

2.学术论文的结构

   一篇论文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开头、中间到结尾,要做到首尾连贯、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一般论文的结构可归纳为前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但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不同,论文的结构也不完全一样。

(1)前言

   应说明提出该课题研究的缘由和重要性,省内外、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已进展到什么程度,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还没有解决,课题研究是在什么基础上开始的,达到什么程度等。

(2)正文

   要以论为纲,论点明确,论据确凿。学术论文应简明精当,以表达一项研究工作中最主要的、最精彩的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结论必须有事实证明,但不宜罗列过多的事实;引用文献资料或别人的材料,必须在脚注中表明出处。

(3)结论

   扼要提出研究的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有待今后讨论等。

3.学术论文写作要点

(1)题名

   科技论文的题名,也可叫论题、命题或题目。题名,被喻为论文的“眼睛”。好的题目,既能提挈全文,标明物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阅读论文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题名。从文摘、索引、题录中找到的也是题名。题名应便于科技工作者阅览、编目。基于这种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对学术论文题名的写作提出如下要求:

1)题名应是鲜明、恰当词语的逻辑组合,并且能够具体、确切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及其研究范围和深度。例如:《大陆板块在西藏高原的碰撞》,题目比较简明,文中的重要内容“碰撞”及特定内容“在西藏高原”均有提示,是一个好题名。

2)题名应有利于索引分类。题名中应避免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以便提供实用信息。信息情报人员往往把题名作为编录索引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题名不恰当,容易把文中揭示的信息漏掉,造成文献的漏检。论文的中外题名应一致,但书眉上题名过长时,可用缩略题名。题名命好后,最好用主题词表检查一下,应该把可作索引用的字都包括进去,并把重要的字尽可能靠前写。如《电磁调速离合器电磁场的有限元法计算》题名就比较符合要求。

3)题名概念统一,简约精炼,切忌冗长空泛。如《煤、电能、劳动力的合理转换》,按文中意思是讲能量转换,而题名概念不一,若改为《热能、电能、机械能的合理转移》就比较好。又如,《关于中国公元前三千年至今为止的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就比较紧凑合理,若改为《中国气候的研究》貌似简练,其实太笼统空泛。因此,要求题名精炼,并不是字数越少越好,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为宜。美国《美英格兰医药》杂志,在稿约中规定题名限制在75个字符以内,以防冗长题名的出现。有的论文题名貌似精炼,但会出现与其他同类论文雷同或不适当扩大的现象。如《XXX的若干问题》、《XXX机理探讨》等,前者有可能雷同,后者有可能不切实际,应注意避免。在有的情况下,还应考虑采用副题名。例如:

1.题意未尽,用副题名提示特定内容,以示区别;

2.论文分册或分篇出版,可用副题名提示特定内容,以示区别;

3.用副题名引申题名或对题名进行说明,或对长题名进行改造。

   副题名处在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下面用破折号引出:也可以用小字与主题名分开;也可以在题目与副题名之间用冒号隔开。如《论基础科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兼议建设基础科学的重要性》,这是副题名作引申。

   论文应根据内容需要,安排章、节、条、款、项等小标题。一般论文小标题分四层,第一层标题居中写,占行;第二层,第三层标题缩二格写,占行;第四层标题缩二格写,不占行。

(2)署名

   写作论文,应署名,一般写在标题下面。

   论文的作者,只限于哪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重要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并了解论文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余有关人员,或列入参加工作人员题名页,或另外对其逐一致谢。

   个人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研究成果,署名的次序按照对该课题研究贡献大小次序排列。在一项工作中,谁提出研究课题或设想,谁承担主要工作,谁解决关键问题,都是衡量贡献大小的标准。

(3)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译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作用有:

1)报道作用。摘要即摘取论文的主要内容,读者看了摘要后就可决定是否读全文,大大方便读者。

2)索引作用。摘要是二次文献的著录内容,同时有利于文摘报刊转载。

   摘要应有与论文同等量的情报信息,应该说明研究的缘起、问题及重要性,试验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或结论,应用范围及意义等内容。

   摘要的写作要求:

1)简短。摘要字数以200-300字为宜,约为论文正文字数的3%左右。建议不少于500词。对评审的学位论文获论文,节缩全文的详细摘要,可单独印发,字数可达2500-3000字,写作上要求突出具有新见解的内容。

2)自含性。摘要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并有数据结构。

3)独立性。摘要是一篇短文,能独立使用,可以引用或编文献卡片等。

4)不评论。摘要必须忠实原文内容,无须对正文作评论或解释。

5)特殊性。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一般只用标准科学术语和命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体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8词作为关键词,另立一行排在摘要左下方,并要求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前言

   前言又称引言、导言、绪言或序论等,有时不署这些题名,但也是论文的一部分,写在正文之前。前言是向读者揭示论文的主题、目的和总纲。其作用是便于读者、新闻记者了解全文,引导读者了解有关科技成果的意义、试验方法和论文展开论点的计划等。常见的前言包括以下内容:

1 提出课题的现实情况和背景;2 说明课题的性质、范围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3 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4 达到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5 研究工作的新发现等。

   前言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不要注释基本理论,不要推导公式,不要介绍基本方法,不过谦也不吹嘘,应言简意赅,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学位论文前言中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对主要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评述,以反映对翻阅文献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

(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创造性的信息主要由这部分反映。因此,正文的水平标志着论文的学术水平。

   要写好正好,首先要有材料、有内容,然后用观点去统帅材料,并按照逻辑规律顺理成章。正文部份特别要注意内容准确先进,少而精;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深浅程度适合既定读者对象;文字力求明确具体。

(6)结论

   结论,是全篇论文的归结,是对引言提出问题的呼应。结论,从内容上讲,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更深一步的认识,是从正文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过程而得到的新的总观点。写作结论应包括:

1 说明理论的适用范围,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的问题;2 说明成果意义,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做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了哪些修改与补充;3 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可参考的关键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

   结论的写作,要慎重严谨。结论要有说服力,恰如其分,要用肯定的语气和可靠的数字写作,决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在科技工作中,若对下一步研究工作有新的设想、在研究中有新的问题(如仪器的改进,留待后人解决的问题等),可在结论中提出,以有助于搞好课题“接力赛”。

(7)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工作总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提炼的。凡论文中引用过的前人的文章、数据、结论等资料,均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在参考文献表中。这样做,足以反映出起初的科学依据,严肃的科学态度,尊重前人的科学成果,还有利于读者了解此领域里前人做过的工作,便于查找有关文献。列参考文献的范围应以与本文密切有关,确经作者阅读并有所借鉴者为限,多列或不列都是不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