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台啤酒”-中国最早的两家民族啤酒品牌之一

(2010-06-05 10:41:40)
标签:

杂谈

分类: 烟台史话

  老烟台都爱喝烟台啤酒,看球赛尤其是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赛事的时候,三五人聚在一起边喝边侃之时,手中拿的一定是烟台啤酒,但又一次世界杯来临,烟台年轻人电视机前的茶几和桌子上却已经见不到烟台啤酒的影子了。约三年前,这个烟台人珍爱的品牌被青岛啤酒收购了,虽然还在生产打着“烟台啤酒”牌子的啤酒,但质量已经很差,没多少人喝了,好一些的啤酒则为标着“青岛啤酒”的字样。以前,在烟台的大街小巷,青岛啤酒是不见踪影的,也象青岛一样,经常在街上见到用塑料袋装烟台散啤、扎啤带回家喝的场景。当时网友们的跟贴中有一句:爱烟台更爱烟啤,即是老烟台人对烟台啤酒的深厚感情的最好表达。

  曾经到过烟台的人都知道烟台啤酒的好喝,一位台湾美食家推荐的中华美食中也赫然有烟台啤酒,中国最早的纯生系列好象也是烟啤最先生产出来的,当不能喝酒的自己三年前第一次喝到无醇的烟台商务啤酒时,还感叹,烟台啤酒的创新意识真是不错,没想到很快就被收购了,这个创立于80年前的民族啤酒品牌竟然不复存在了,不知道是不是有行政干预的原因,但有青岛啤酒在侧,烟台啤酒的宣传始终走不出半岛一带,或许就决定了他今天的宿命。要知道六十年前,烟台啤酒的广告可是做到了上海滩最繁华的南京路上。

    今年是烟台啤酒创立八十年,昨天碰巧又看到了烟台啤酒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街道的大幅广告老照片,遂发此文,以纪念之。烟台的先辈们在清末民初创下的一系列中国民族轻工业知名品牌,如今好象只有一个张裕葡萄酒了。

  

  引原烟台博物馆馆长宋玉娥著《烟台近代建筑》中的一篇文章:《烟台近代建筑掠影之  醴泉啤酒厂旧址》作为对烟台啤酒历史的介绍:


    醴泉啤酒厂旧址坐落于烟台市芝罘区上夼村西北部的老虎岩,现为烟台市啤酒厂厂址(部分建筑保留)。旧址占地1.6公顷,有房产400余间,包括厂房和办公楼,形成一个封闭型厂区。
    醴泉啤酒厂是烟台首家生产啤酒的厂家,1920年由荣成人王益斋、李介臣等筹集大洋五万元,购置上夼村西北部水质甘甜的“老虎岩”边河沟崖地,并呈报北洋政府农商部立案,时为国内中国人创办的第二家啤酒厂,仅在北京的双和盛啤酒厂之后。初创时共有员工40余人,设有啤酒及汽水制造机各两部,制冰机三部,锅炉三口,所用之水,仅取自当地“老虎岩”之水,特别甘甜适口,故酿成之啤酒、汽水亦极精美,1921年生产啤酒20吨,汽水两万箱,冰块一万八千吨,啤酒与汽水的销路极广,行销至上海、汉口、广州、青岛和南洋等地。
    醴泉啤酒厂从开业后,连年亏损,当时因受外货倾销的影响,已面临倒闭的危险,王益斋为支撑残局,四处奔走,勉强筹得资金20万元,将工厂改组为“烟台醴泉啤酒股分有限公司”,将20万作为股分总额,在上海、青岛等地设代售处,生意略有起色。1934年该公司在上海的代理企业义成公司倒闭,醴泉啤酒公司亏损9万余元,银行贷款无法偿还,造成资不抵债的局面。因而在1935年2月,由中国银行烟台分行接管,行长徐望之聘请留学欧洲的上海啤酒专家朱梅来该公司任酒师,当时还聘请瑞士酿酒技师菲斯奇。由于技术力量的加强,酿造技术日渐提高,啤酒生产日趋好转,产量大增。1940前后,王益斋等人又分别去天津、威海、青岛等地筹集股金55万元,成立新的董事会,清偿中国银行债务,收回抵押财产,从中国银行手中购回,自行经营。当年产啤酒32吨,打入了上海市场,战胜了外国啤酒垄断上海的局面,醴泉啤酒名声大噪,1944年啤酒产量达934吨,为建国前最高水平。  

 

  烟台啤酒在上海滩的广告将另发一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